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区间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探究对象为此区间本院收治的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每组各30例,即常规组(n=30)和观察组(n=30),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从心理特点出发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记录并且对比两组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状态、护理满意度状况。结果:对比两组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患者的负性心理状况:SAS评分、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数据显著低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P <0.05;对比两组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P <0.05满意度。当P < 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康复,建立自信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以借鉴。

  • 标签: 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 心理特点 康复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患者刘某,女,86岁。2011年4月曾因肺炎合并脑梗死住院治疗1个月后好转,无明显后遗症[1]。2011年12月25日因腰椎压缩性骨折住院治疗5d,症状略好转,2012年1月2日突然腰痛加重,下肢无力,伴言语不利,再次入院。急查CT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病灶,右侧脑室旁脑梗死,双侧室旁白质脱髓鞘改变”。诊断为“大面积脑梗死”,予对症治疗1周,症状未好转。1月10日患者突发胸痛,神志不清,呼吸困难。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T改变,左前分支传导阻滞。超敏肌钙蛋白I1406ng/L。生化:BUN14.13mmol/L,Cr179.00μmol/L。胸部CT:“右上肺炎变;双侧胸腔中量积液。”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大面积脑梗死;肺部感染;肾功能损伤。予溶栓抗凝、扩血管、抗感染等治疗2d,症状改善不明显。其后中医开始参与治疗,由家属通过电话、照片汇报病情变化及舌象。

  • 标签: 脑心卒中 中医 病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后尿失禁护理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84例产后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探究组与参照组各42例,对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予以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对探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差异。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后,产后3个月,探究组患者的盆底肌力状况评分为(3.37±0.41)分、尿失禁发生率为9.52%、患者满意度为92.86%,探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护理,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状况,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患者的认可度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 产后尿失禁 盆底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伤口护理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医院2019年05月至2020年10月接诊的普外科患者96例,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此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参照组相比伤口愈合状况显著改善,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伤口护理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促使伤口快速愈合,稳定患者情绪,改善护理治疗,有助于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 标签: 护理干预 普外科 伤口护理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之间进行的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SAS、SDS评分,护理前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评分较低,且QOL评分较高,数据有统计差异(P<0.05);试验组满意度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数据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乳腺癌护理工作实际,有效的促进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变,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身体康复、心理恢复有重要意义,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