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检验方法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检验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6-2021.6月我院收治的9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均接受血脂生化检验,前者采取拉网式检验法,后者采取分级检验方法。将两组检验结果[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及载脂蛋白B(APOB)]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TC、TG、LDL-C、ApoA、Apo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级检验方法在血脂生化检验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脂生化检验 分级检验法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血脂生化检验中实施分级检验对其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和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科室检验科,时间2021年05月~2022年05月,均行血脂生化检验。每例患者收集同等两份血液样本,其中一份作为常规组,采用常规拉网式方法检验;另一份作为研究组,采用分级检验方法检验。统计学分析两组的临床检验结果。结果:经统计,在TC、TG、HDL-C阳性检出率上,研究组(56.50%,35.50%,15.50%)略高于常规组(55.50%,34.50%,15.00%),P>0.05;在LDL-C、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阳性检出率上,研究组(78.50%,6.50%,42.50%)明显高于常规组(51.50%,1.00%,19.50%),P<0.05。结论:在血脂生化检验过程中采用分级检验方法,其检出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检验价值。

  • 标签: 分级检验方法 血脂生化检验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医疗检验工作展开过程中分级检验方案的应用方式以及其对血脂水平检测结果所造成的影响。方法:收录在我院接受检验的血脂样本共96例,以硬币法作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传统组与分级组,完成其检验结果收录工作并对其进行对比。结果:检验结果中传统组与分级组检验结果之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指标之间并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分级组检验结果之中的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低密度脂蛋白检验与传统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血脂生化检验工作展开过程中,采用分级检验方案完成相关血脂指标的检测工作,能够有效提升血脂检测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在后续的临床检验工作中对该检验方案展开进一步应用。

  • 标签: 临床 血脂生化检验 检验方案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微生物检验中PCR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患者90例,均采集痰液或尿液标本进行PCT技术检验分析检测结果,评价PCR检验的特异度、灵敏度。结果:该90例患者中痰液标本62份,检出大肠埃希菌计35.48%、铜绿假单胞菌计6.45%、肺炎克雷伯菌计19.35%;尿液标本28份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4.29%。PCR检测特异度100.00%,102拷贝/ml核酸样本检测灵敏度为100.00%。结论:PCR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能有效检出各类病原菌,诊断效能高。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PCR技术 灵敏度 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了我院在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7月期间进行血常规检验的 26例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不合格的标本当作此次研究样本,分析和研究有影响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结果 : 导致血液常规检验结果不合格的的因素主要包含患者生理因素、人为因素、试剂因素、仪器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分别占 26.92%、 38.46、 11.54%、 15.38%、 7.69%。结论:患者生理因素、人为因素、试剂因素、仪器因素这 4类因素是导致患者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不合格的主要因素,这 4类因素所占比例为 92.30%。鉴于上述导致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不合格的各类因素,应加强对血液采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以提升工作人员操作的规范性水平,确保血液样品的采集、送检、制剂的使用、贮存等各个流程的科学、合理的操作。此外,还应不断优化血液常规检验的有关制度,梳理以往的流程,对不足之处及时改进,以促使血常规检验的有序进行,最大限度提升血常规检验质量

  • 标签: 血常规 临床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3 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患者各 56 例作为研究对象,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 56 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受试者展开血液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经对比发现,地中海贫血组 RBC 、 RBC/MCV 、 MCH 、 RDW 、 Hb 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缺铁性贫血组 RBC 、 RBC/MCV 、 MCH 、 RDW 、 Hb 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血液检验可为临床贫血患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女阴道分泌物感染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2017年7月~2018年7月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的5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清洁度、滴虫、霉菌、细菌性阴道病的情况。结果该组受检妇女中白细胞3+至4+30例,占53.57%;阴道毛滴虫阳性4例,占7.14%;霉菌阳性10例,占17.86%;细菌性阴道病阳性12例,占21.43%。结论该组妇女阴道分泌物主要病原菌为细菌和念珠菌,病原菌在WBC3+以上患者中检出率较高。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降低宫颈炎、盆腔炎等妇女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妇女阴道物 检验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运用SWOT分析方法,结合民营医院检验科实际情况,明确医院检验科内部的优劣势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尝试探索适合民营医院检验科发展的道路,针对性提出制定民营医院检验科管理的相关意见,促进民营医院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民营医院 检验科 SWOT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将对我院临床生化检验中存在的误差例数复检,通过整理结果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实际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结果经研究发现,影响我国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因素包括血液采集方式、严重溶血、实验室标本处理不当等,对各标本复检结果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临床生化检验各环节的管理控制,可降低检验结果误差的发生率,为检验结果准确性提供重要保障。

  • 标签: 临床常规生化检验 影响因素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方法:临床生化检验体检人员66例,收集患者血液样本10mL,分别在两个试管中装入,分成两份,一份开展人工溶血处理为观察组,不做溶血处理是对照组,两组血液样本行对应生化检验。结果:两组差异大的是血清样本谷草转氨酶等检查指标(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对临床生化检验诸多检查项目造成影响,生化检验时应对溶血做好预防和处理。

  • 标签: 溶血现象 生化检验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法医学领域死因分析以及参与度划分可以明确死者致死的相关因素,依据尸检结果、病例诊断、现场勘查、案情资料等客观与公正地判定死者死亡原因,从而作为司法机关量刑以及民事赔偿提供科学依据,不仅可以有效地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可以促进医院诊疗水平的提升。笔者结合从事法医工作多年的经验,首先概述法医学死因分析,然后阐述各类死因的参与度划分,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 标签: 法医学 死因分析 参与度 划分依据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检测所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检验科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检验的 86 份 不合格血液检测标本产生的原因。结果:经分析原因,采取规范采血操作流程,选择正确的采血时间及体位,严格掌握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加强检验科与护理部沟通,按照要求及时送检等措施。结论:临床血液检测标本采集时要严格按照检验分析操作流程和检验要求,运送要及时、准确,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基层医院 血液标本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肝功能临床检验的可行性与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22例健康受检者为对照组,实施肝功能临床检验,比较两组对比对象的肝功能指标,并于观察组内对比肝硬化不同分级肝功能指标水平,包括总胆汁酸(TBA)、血清胆碱酯酶(CHE)、总胆固醇(CHO)、血清白蛋白(ALB)。结果 组间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肝功能指标中CHE、CHO、ALB均低于对照组,TBA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肝功能检验 肝炎肝硬化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128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作为研究资料。本次研究的所有资料都由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采集,采集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对血液生化检验标本进行检验,对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法。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所有血液标本中有35份不合格,检测不合格率为27.34%,主要影响因素较多,具体内容见结果部分。结论:影响血液生化标本检验结果产生错误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对血液检验流程进行控制,降低错误率,最大限度避免标本不合格现象的出现,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 生化检验 检验结果 标本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现如今微生物检测的现实情况,制定微生物检测标本的质量控制和控制策略,为不断提高预防控制中心的检测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20年2月至2020年11月,收集了我们实验室收到的256份不合格微生物检测样品,并出于不合格原因提取了统计样品。结果:256个不合格的样本的来源为唾液样本(42.19%),尿液样本(33.20%),血液样本(14.45%),分泌样本(5.08%),粪便样本(2.73%)和无菌体样品(2.34%)。形成不合格样品的原因是样品污染(26.95%),然后是错误的采集时间(22.66%)。结论:针对微生物标本存在的问题,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检验标本 质量控制 对策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付费改革前后的病案管理质量进行对比,总结病案质控对策。方法:选取本院DRG付费改革(2020年8月~2020年12月)的病案管理质量为对照组,选取本院DRG付费改革后(2021年1月~2021年5月)的病案管理质量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改革后,病案3日归档率、终末病案质量(包括各种记录书写规范率、甲级乙级病案率)、病案首页填写质量(包括各诊断填写完整率、诊断和手术填写规范率、离院方式准确率)均优于改革,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保DRG付费改革后,通过加强一系列的病案质控,病案归档率、病历书写时效、病历书写质量、首页填写质量和病案归档完整性进行效果评价,均取得显著成效。

  • 标签: DRG 付费改革 病案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