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责任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58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结合不同护理方式分组,甲组和乙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责任护理,而后总结效果。结果:综合分析两组护理后的各项症状积分,乙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是36.26±.25分和32.36±0.14分,其评分低于甲组。乙组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自身健康评分分别是90.25±0.14分、36±0.14分、94.26±0.17分、95.58±0.44分,均高于甲组。乙组的满意度高于甲组,分别是93.1%和75.8%。结论:针对冠心病的患者采取责任护理方式,其优势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冠心病 护理质量 病情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我院老年糖尿病患者行责任整体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例资料选自我院于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期间,按照掷骰子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普通护理(常规组50例)和责任整体护理(实验组50例),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式对我院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中不满意度患者为2例,满意度占比96.00%;常规组中不满意患者为8例,满意度占比80.00%;且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血糖指标改善效果较好,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整体护理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我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和临床指标,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对于本院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责任制整体护理 满意度 心理状态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护理在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研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责任护理。结果: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快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胆囊炎中,应用责任护理,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同时,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尽早康复,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腹腔镜下 急性胆囊炎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应用责任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到2020年1月这一时间段本院接诊收治的共计1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电脑分组法将所有的病患对半分为实验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责任护理模式的应用,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相关指标评分、整体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明显更好,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开展的满意度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护理模式应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并应用。

  • 标签: 责任制护理模式 冠心病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导师联合 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本院消化内科实习的 20名医生进行本次研究,按掷硬币法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 10名。参照组用一对一导师教学,观察组用一对一导师教学联合 PBL教学法,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结果 使用后,参照组的考核成绩显著差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导师联合 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有着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实习医生的学习效果,值得在带教中使用。

  • 标签: 导师制 PBL教学法 消化内科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 现在对于普通医学高校对于五年中西医结合临床专科骨伤科传统培训模式已经无法去适应当前临床的需要,也无法适应现代化的教育发展。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对医学类专业

  • 标签: 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临床专科骨伤科 实践教学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臭氧联合硝呋太尔霉素阴道软胶囊对阴道炎实施治疗,分析病情改善结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阴道炎病,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法对 34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病情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硝呋太尔霉素阴道软胶囊,观察组则为臭氧联合硝呋太尔霉素阴道软胶囊,分析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从改善质量上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1%( 16/17),对照组为 82.4%( 14/17),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外阴道疼痛改善、外阴道瘙痒消失以及白带异常消失以观察组用时更短。此外,在黏膜充血消失时间上,观察组为( 7.1±0.9) d,对照组则为( 11.2±1.3) d,依然以观察组用时更短。结论:采用臭氧联合硝呋太尔霉素阴道软胶囊作为治疗方案,对阴道炎的治疗效果好,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臭氧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 阴道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酸咪康唑与霉素在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本院收治的 4 0例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霉素治疗, 2 0例)与观察组(硝酸咪康唑治疗, 2 0例),对比其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一致( p> 0.05);但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硝酸咪康唑与霉素对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前者安全性更高。

  • 标签: 硝酸咪康唑 制霉素 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初产妇分娩中应用一对一责任助产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随机筛选我院妇产科2018年1月-2021年4月期间接收的初产妇30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人数为15例,两组产妇分别给予一对一责任助产护理和常规助产护理模式,将两组产妇的最终护理效果进行详细比对。结果:观察组分娩期间产妇的焦虑情绪和依从性均得到良好改善,自然分娩率较高,最终剖宫产率以及母婴不良分娩结局均较低,组间指标对比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一对一责任助产护理模式应用于初产妇分娩护理中,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及时纠正产妇的错误认知以及不良情绪,增强产妇的依从性,提高自然分娩率和分娩安全性。

  • 标签: 初产妇 一对一责任制助产护理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责任护理应用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治疗的患者80名,对照组(40例)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40例)进行责任护理,观察妊娠结局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结局比对照组的更好,血糖降低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妊娠合并糖尿病 妊娠结局 影响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初产妇使用一对一责任助产护理对提高分娩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作用。 方法:选择 86 例产妇作为研究主体,均为初产妇,参照抽签法分组后,组名为对照组的 43 例产妇行的是产科常规护理,组名为试验组的 43 例产妇行的是一对一责任助产护理,对比的是护理效果上有何差异。 结果:两组间的比较上可以看出,试验组的自然分娩率要比对照组高,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要比对照组少和短,护理满意度评分要比对照组高,差异方面, P 值均< 0.05 。 结论:初产妇通过开展一对一责任助产护理后,不仅对分娩质量能起到提升作用,还能改善护理满意度,证明了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可行性。

  • 标签: 初产妇 分娩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一对一责任制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初产妇围分娩期实施助产士主导的全过程“一对一”责任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初产妇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共计62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一组为常规组,给予本组31例产妇实施围分娩期常规护理,另一为实验组,给予本组31例产妇助产士主导的全过程“一对一”责任护理,并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分娩方式上对比,实验组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均为(p0.05);从阴道分娩产妇的产程时间上对比,实验组明显短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助产士 “一对一”责任制护理 初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红核妇洁洗液联合硝呋太尔霉素阴道软胶囊在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疾病治疗中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12月诊治的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74例,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研究组实施红核妇洁洗液联合硝呋太尔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硝呋太尔霉素阴道软胶囊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康复时间短,组间差异经过比较有意义,P

  • 标签: 红核妇洁洗液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 妊娠期 霉菌性阴道炎 疗效观察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社区延续康复训练指导的探索 茹菊香 吴兴区朝阳爱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湖州 313000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社区延续康复训练指导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笔者所在辖区 98 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和家属是否同意和社区签订后续社区延续康复指导计划协议书的原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 组患者出院后社区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并电话随访;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出院延伸康复指导管理模式。 结果 两组 ESCA 量表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在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122.62±7.82 vs. 114.95±6.5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 Barthel 指数与 Fugl Meyer 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提高(p < 0.05) , 观察组治疗后评分 (68.54±9.62 vs. 63.77±8.90) 、 (76.61±8.25 vs. 72.25±7.13)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社区出院延伸康复指导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自我康复训练技能、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有助于改善患 者临床预后和整体康复。 关键词: 脑卒中;社区;延续康复训练;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 能 脑卒中是指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症[1] , 笔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 2017 年 1 月始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实施健康教育的基础开展了脑卒中的社区延续康复 训练指导干预,明显提高了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 能,提高了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
  • 作者: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 学科: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创建时间:2020-07-21
  • 出处:《健康养生》 2019年第17期
  • 机构:纳入标准:年龄<70岁,脑卒中首次发病,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出院伴神 经功能缺损,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后续康复训练计划协议。排除标准:严重心、 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精神疾病、帕金森病、恶性肿瘤患者以及患者本人或 家属不同意签订后续康复训练计划协议。脑卒中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 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 2006年制定的《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 ( 试 行)》[2]。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