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运用临床观察和实例分析的方法,深入探究了护士在工作环境中所遭受的各种职业性危害,诸如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生理心理及社会危害等等,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减少或消除护士身心健康受摧残的防护性措施,诸如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心过度劳累等等,强化了职业安全教育。这样做,既能够增强护士对职业性危害因素的防护意识,又能够调动和提高她们工作的积极性与效率性,同时,也能够使大家认识到确保护士职业安全的重要性。

  • 标签: 护士 职业性危害 防护性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症状进行科学评估,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离散性变量采用构成比进行描述,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本研究的研究对象MoCA量表根据受教育年限调整后总平均分为(22.18±6.91)分,根据MoCA量表认知功能障碍判别标准,研究对象中190人有MCI,患病率为79.17%。结论某医院呼吸科慢性阻塞性肺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高年龄和低文化程度是该医院诊治患者中最主要的疾病影响因素。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衰弱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门诊诊治的资料全面的283例老年COPD患者;采用衰弱评估量表(FRAIL)评分的方法对老年COPD患者的衰弱现状进行评估,对其与年龄、老年综合征疾病、用药情况、营养状况、认知能力、睡眠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经评估老年COPD患者283例中,衰弱及无衰弱患者分别为87例、196例,发生率分别为30.7%及69.3%,年龄≥70岁、吸烟情况、共病、多重用药、认知功能下降、抑郁、失能及营养不良的COPD患者衰弱的发生率高于COPD患者非衰弱的发生率,统计学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大于70岁、吸烟、合并慢性炎症等基础疾病、滥用药物、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状态不稳定、失能、营养不良为老年COPD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COPD患者衰弱发病率较高,与合并基础疾病、营养情况、用药情况、精神状态等多种影响因素密切相关,应提前预防,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衰弱 危险因素 老年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了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纳洛酮作为治疗药物,观察组在上述内容基础上给予自拟平喘汤,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为无效7例,有效10例,显效9例,痊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为无效1例,有效12例,显效11例,痊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该治疗方案有效可行,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本研究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治疗 观察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按不同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4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副反应如肝肾功能、血糖等情况。结果两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

  • 标签: 布地奈德 氨溴索 慢性阻塞性肺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索茶碱和氨茶碱两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检查并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55例,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30例与25例,患者年龄在39岁至67岁之间,平均年龄58.3±7.5岁,采用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观察组为65例,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35例与30例,患者年龄在40岁至69岁之间,平均年龄59.9±6.8岁,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采用多索茶碱的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上大于采用氨茶碱的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小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多索茶碱 氨茶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衰弱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门诊诊治的资料全面的283例老年COPD患者;采用衰弱评估量表(FRAIL)评分的方法对老年COPD患者的衰弱现状进行评估,对其与年龄、老年综合征疾病、用药情况、营养状况、认知能力、睡眠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经评估老年COPD患者283例中,衰弱及无衰弱患者分别为87例、196例,发生率分别为30.7%及69.3%,年龄≥70岁、吸烟情况、共病、多重用药、认知功能下降、抑郁、失能及营养不良的COPD患者衰弱的发生率高于COPD患者非衰弱的发生率,统计学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大于70岁、吸烟、合并慢性炎症等基础疾病、滥用药物、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状态不稳定、失能、营养不良为老年COPD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COPD患者衰弱发病率较高,与合并基础疾病、营养情况、用药情况、精神状态等多种影响因素密切相关,应提前预防,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衰弱 危险因素 老年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噻托嗅胺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护理。方法采用观察法,按吸入剂的使用步骤对80例COPD稳定期患者使用吸入剂的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能正确使用者占38.8%,不能正确使用者占40%,不会使用者占21.2%。结论COPD患者使用吸入剂时存在很多不足,必须采取对策,提高COPD患者使用吸入剂的正确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噻托嗅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加重期间使用盐酸氨溴索进行静脉滴注,同时联合其他消炎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临床反应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为从本院选取2008年11月份至2011年11份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慢性栓塞性肺病患者的原始病例为分析的依据,共计132例。通过对这132例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胸闷、食欲减退以及体重下降。对132例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两个组别,分别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两个组别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使用合理性的抗生素药物、解痉、平喘、支气管扩张等治疗方法,此外观察组还加用了盐酸氨溴索针剂静脉点滴治疗。通过两组别连续15日治疗周期,对所有患者的病症治疗前后情况包括临床反应、肺功能状况以及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加用盐酸氨溴索针剂静脉点滴治疗)66例患者中,肺功能有所好转58例,无任何效果8例,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未加用盐酸氨溴索针剂静脉点滴治疗)66例患者中,肺功能有所好转49例,无任何效果17例,有效率为74.22%。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心肺功能类型以及发病原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观察组在临床综合疗效、症状改善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加重期间,可以通过使用静脉滴注盐酸氨溴酸辅助进行治疗,可以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有利于患者病症的缓解与恢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加重期间 盐酸氨溴索 临床症状 治疗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原性心脏病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方式。方法对我院高原性心脏病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简要的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出现高原性心脏病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33例患者,在进行有效的护理之后,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有2例患者并发严重的呼吸衰竭死亡,31例患者存活,有效率为93.9%。有3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在进行抗炎治疗之后,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讨论对高原性心脏病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针对性的护理手段,不仅对于患者疾病的控制和康复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高原性心脏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 护理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社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社区治疗在慢性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共收治10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患者均给予社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对照组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肺功能分级情况,通过对比治疗前后差别,评价社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意义。结果治疗前患者PaO2为(53.9±7.8)mmHg,FVC为(3.19±0.42)L/s,肺功能评级≤Ⅱ级患者比例为42.9%(46/107),治疗后患者的PaO2为(87.1±5.4)mmHg,FVC为(4.03±0.36)L/s,肺功能评级≤Ⅱ级患者比例为93.5%(100/107),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社区治疗安全、有效,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和促进患者肺功能转归,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社区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应用温针灸措施治疗对病情指标的干预和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016年收治年龄在60岁以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80例相关临床资料为分析数据来源,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措施差异将其以每组9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和观察组(温针灸方式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温针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疗效评估后提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判定无效例数分别为3例、15例,总有效率计算后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分别观测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每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占预计值百分比以及最大呼气量等,提示治疗后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数据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用温针灸手段对病情干预,能够收到极为突出的缓解效果同时对指标的改善情况更为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温针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挑选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8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2年1月~2015年4月期间,将6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4例,其中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称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称为综合组。结果综合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降低其死亡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病 Ⅱ型呼吸衰竭 综合护理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给予二、三代头孢菌素联合喹诺酮类抗生素,并予吸氧、β受体激动剂、茶碱解痉平喘以及盐酸溴己新片。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代替盐酸溴己新片。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血气分析,比较PaO2、PaCO2的变化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aO2升高,PaCO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COPD疗效显著,优于盐酸溴己新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盐酸溴己新片 慢性阻塞性肺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作为A组,同时选取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B组,共8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症表现、分析其中的危险因素以及B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PCT变化与血气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喘息加重、咳嗽加剧、脓性痰、胸闷加重以及气促加重;预后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患者的吸烟史、并发症以及多次使用抗菌药物有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病症表现相对更明显,且吸烟史、并发症以及多次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是造成预后危险的关键,而对患者进行血气分析,能够有效观察出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对预后评估有着重大意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4年7月-2016年4月我院接收的7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患者,以不同治疗方法分组研究组36例,展开中西医结合治疗,参照组35例,展开单纯西医治疗,比对两组有效率。结果行不同方法展开治疗后,研究组36例24例显效,11例好转,1例无效,有效率97.22%(35/36);参照组35例18例显效,9例好转,8例无效,有效率77.14%(27/35),组间比对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患者时,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单一西药治疗更显著。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利迭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简称COPD)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都给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利迭(沙美特罗(以昔萘酸盐形式)和丙酸氟替卡松的复方制剂)吸入剂,对照组加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疗程为2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升高,FVC用力肺活量升高)、血气分析(PaO2-动脉血氧分压上升,P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下降)与对照组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较治疗前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吸入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它能迅速清除呼吸道炎症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患者肺功能,同时安全性好,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舒利迭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功能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医院接收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70例,都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治疗,然后记录患者的接受通气治疗前后的血气和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接受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和恢复。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其效果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整个治疗过程给患者一种舒适的感觉,并且治疗费用低是患者的最佳选择。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细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13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看成此文数据研究资料,分析细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得到90株病原菌菌株,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均存在耐药性,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最低。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细菌分布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且存在比较高的耐药性。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加重期 细菌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在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011年06月~2012年6月期间配合使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87例患者(治疗组)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行常规治疗的85例(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8%,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的对症治疗的同时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能降低患者痰液粘性、缓解气道阻塞,有效解除气道痉挛,对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慢性阻塞性肺炎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