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以职业病临床特征、病变部位、病因为依据,颁布了职业病名单,该名单中职业病被划分为10大类,尘肺是其中一类,包括13种疾病。如今最主要尘肺仍然是煤工尘肺和矽肺,尘肺患者因肺内长期大量吸入粉尘并潴留而造成,在其反应后肺内异物逐步产生各种变化,进而影响肺功能。另外,多数粉尘到达肺脏实质是通过血管支气管周边的淋巴管实现的,所以其存在弥漫性分布的特点,受到损害的包括和肺淋巴引流存在关系的组织,造成肺部组织产生慢性弥漫性病变,若尘肺人病程加重后,心脏会受到累及,也就是会转变为肺源性心脏病,导致心电图出现相应的异常变化。

  • 标签: 尘肺 肺源性心脏病 心电图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镇江市尘肺例的发病特征,探讨发病规律及原因,为镇江市制定尘肺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全市职业病报告结果,对镇江市2008至2012年所有确诊的尘肺例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尘肺诊断时间、工龄、行业、年龄等进行整理、统计。结果镇江市尘肺平均发病工龄(16.4±10.8)年,平均发病年龄(56.1±10.1)岁。新发病例数最多的是矽肺215例,其次是煤工尘肺、水泥尘肺和电焊工尘肺共97例。新发病例数最多的是建设行业(33.94%,112例),其次是采矿行业(20.61%,68例),第3位是电力行业(16.06%,53例),第4位是制造行业(11.51%,38例)。结论应加强对建设行业、采矿行业、电力行业及制造行业的尘肺预防工作。

  • 标签: 镇江市 尘肺 矽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非煤矿山流动工人尘肺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选择某非煤矿山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从业的180名流动工人,获取180名工人的资料,并就其尘肺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0名流动工人中,11名工人患上尘肺。所有患者经X线片检查显示有明显类“p、q”影样改变的有3人,占27.27%,均为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结论非煤矿山流动工人从事的作业繁多,流动工人的职业史较为复杂,属于尘肺的高危人群,因此要加强对流动工人职业健康的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和职业卫生监管,以提高工人自身的意识,最终起到预防尘肺的作用。

  • 标签: 非煤矿山 流动工人 尘肺病
  • 简介:摘要目的汇总分析诊断过程,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素材方法现场调查询问笔录结论职业病诊断现阶段应简化相关程序要求,对临床诊断明确的患者及时给予结论。

  • 标签: 尘肺病 诊断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尘肺临床路径在临床治疗中的设计、方法、策略、效果。方法选择发病率高的两个尘肺单病种(矽肺和煤工尘肺)开展临床路径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由专家讨论拟定临床路径方案,制定表单,开展预实验,在对照组中正式实施,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难点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平均住院天数实验组为44.23±1.8天,对照组为63.18±12.3天,P<0.05,有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费用实验组为9979±256元,对照组为13459±1524元,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实验组为95%,对照组为9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尘肺临床路径的实施对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能规范尘肺单病种的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

  • 标签: 尘肺病 临床路径 实施方法 研究
  • 简介:摘要由于石棉尘肺在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并且通过X线也没有办法得知,因此很多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重视对石棉尘肺的诊断,帮助患者尽快确诊,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讲述石棉尘肺的诊断,以帮助人们加深对该病的了解。

  • 标签: 法定职业病 石棉尘肺病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术治疗尘肺的临床护理措施,为临床观察护理提供借鉴。方法选取560例尘肺患者,对其采取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术进行治疗,并对其实施围术期护理。结果经过科学的治疗与精心的护理,患者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观察和护理,能够促进行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术治疗的患者病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 尘肺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0例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患者的护理。方法对200例尘肺患者行全肺灌洗术,术前、术中、术后密切护理。结果经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后,本组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达100%,不良反应率3%。结论大容量肺泡灌洗术是治疗尘肺的有效方法,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术后护理得当能够减少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尘肺病 大容量全肺灌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前粉尘作业工人健康检查的常规方法是高千伏胸部平片摄影,高千伏胸片是尘肺诊断的主要依据胸部高千伏摄影是用获得在较小密度值范围内显示层次丰富的X线照片的摄影方法,能明显提高胸片整体质量。能够显示同张照片上各层次肢体的图像及被组织重叠下的病变的性质和病理改变,而且目前我国尘肺诊断标准都是以高千伏摄影的胸部后前位胸片作为基准[1]。这使胸部各组织间X射线吸收差减小,层次丰富,信息量增加,从而扩大了诊断范围,提高了尘肺诊断的准确性.本人结合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高千伏摄影技术 尘肺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肺结核与尘肺的临床鉴别中,使用X线诊断的特点和影像学表现。方法将40例肺结核患者归为肺结核组,将40例尘肺患者归为尘肺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X线诊断,分析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鉴别分析。结果尘肺和肺结核患者的结节表象特征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结节大小、结节分布和结节密度均存在不同;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腺泡样结节明显,多呈现花瓣样表现;尘肺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肺纹理异常、矽肺结节、肺门阴影异常、细网状阴影、大面积纤维阴影、肺气肿、胸膜改变等情况;结论应用X线诊断肺结核与尘肺,能够明确患者的疾病影像学特征,利于临床诊断治疗,必要时可结合痰液培养对患者做出确诊。

  • 标签: X线诊断 肺结核 尘肺病 临床鉴别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煤矿老年矽肺病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现有技术,研究出一整套完善的煤矿老年矽肺病护理措施。

  • 标签: 煤矿老年矽肺病护理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识别、分析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本次评价采用检查表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厂址选择、总体布局(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及设备布局)、生产工艺、厂房设计、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按照相应的补充措施补充完善后,均可符合国家标准。结论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煤炭开采属于职业危害严重的项目,判定该煤矿为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严重的建设项目。

  • 标签: 煤矿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 简介:摘要过敏反应是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其发生率高、危害性大。为了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用药史,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送医院治疗或抢救。为了减少药物过敏反应对机体的损害,所以药物过敏反应不容忽视。

  • 标签: 药物 过敏反应 危害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43例口腔不良修复体治疗,说明不良修复体的危害。方法用快慢速涡沦机、去冠钳、持针器,去除143例固定、活动不良修复体。结果143例固定活动不良修复体均会导致口腔各种并发症。结论不良修复体不符合口腔生理解剖特点,给牙周、牙体造成不良影响。

  • 标签: 不良修复体 并发症 防治
  • 简介:摘要高脂血症是指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指血中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血脂症通常也称为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俗称高血脂)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发病率高,我国约有9000万人患有高血脂。高血脂非常危险,有人称之为"无声的杀手"揭开高血脂的面纱,加强对它的监测,定期检查,早期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全世界每年将至少减少600多万的死亡人数,这是预防、减少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治本之举。下面就最近几年高血脂的危害与治疗与大家共同探讨。

  • 标签: 高脂血症 危害 诊断指标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煤尘肺在螺旋CT上的征象,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1回顾性分析已经确诊并分期的55例煤尘肺患者X线胸片与螺旋CT影像表现,并分别统计出其百分比值。2收集有关文献报道的胸部平片与CT诊断结果的综合分析3对比CT与X线设备相关因素。结果CT征象多样化,并发症的检出明显高于胸片。CT设备的普及率及检查费用降低更能实现煤尘肺的普查率,煤尘肺的诊断更精确,分期更标准。结论螺旋CT在煤尘肺的大小结节显示、分布、分区明显高于普通平片,对于煤尘肺的综合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尘肺的诊断标准建议应以CT征象为主、胸片征像为辅。

  • 标签: 煤尘肺 螺旋CT 诊断 尘肺的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