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孕吐程度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封孕吐孕妇根据尿酮体阳性、阴性分组进行测试分析。结果60名孕妇中被试组(Ⅰ组)与对照组(Ⅱ组)各30名,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均无显着性差异条件下SCL—90量表因子比较Ⅰ组焦虑分、躯体化分高于Ⅱ组(P<0.05),其它因子分均无差异。结论孕妇发生妊娠剧吐与精神紧张、心理因素及自身应付心理应激能力有关,重视孕前教育及孕期心理调节尤为重要。

  • 标签: 心理因素分析 孕妇 SCL—90 尿酮体 孕前 对照组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在这些高校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由于学习、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的心理压力,这样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概述了高校学生的主要心理压力来源,并且对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学生心理压力缓解的作用进行分析。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高校学生 心理压力 缓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心理疾病上应具备的识别能力。方法以随机抽样法,在嘉兴市的秀洲区、南湖区、桐乡市三个市辖区或县级市中整群抽取30名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这些服务人员对于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的识别能力。结果就抑郁症的识别率而言,从高到低为南湖区80.0%>秀洲区60.0%>桐乡市40.0%;就焦虑症的识别率而言,从高到低为南湖区70.0%>桐乡市30.0%>秀洲区20.0%;就精神分裂症的识别率而言,从高到低为南湖区90.0%>郑秀洲区50.0%>桐乡市30.0%。虽三组数据有所不同,但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服务人员缺乏对心理疾病的识别能力,资源不足和重视不够是主要原因,社区应加强人员培训,以提高其心理疾病识别能力。

  • 标签: 卫生服务人员 社区 心理疾病 识别能力 人员培训
  • 简介: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致使当事人陷入痛苦、不安的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症状和行为障碍。

  • 标签: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剧 重大生活事件 应用 儿童 植物神经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留守老人群体中施予支持性心理疗法对其心理健康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111例于2014年10月至2017年02月进入本院展开专业诊疗的留守老人,予以专业治疗的同时,以疗法差异展开分组工作甲组中56例均施予支持性心理疗法,乙组55例未施予心理疗法,仅指导老人正常生活,并给予甲、乙组老人幸福感评定表的计分结果、抑郁评定结果作专业统计与客观比较。结果甲组56例老人接受本次专业疗法后,有45例(80.36%)无抑郁现象,10例(17.86%)轻度抑郁,1例(1.79%)中重度抑郁;乙组55例中,有23例(41.82%)无抑郁现象,27例(49.09%)轻度抑郁,5例(9.09%)中重度抑郁,(P<0.05);甲组老人幸福感评定表计(82.22±2.37)分,乙组是(73.77±2.36)分,(P<0.05)。结论临床给予留守老人专业治疗时,以支持性心理疗法展开治疗工作,对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不断升高具有促进作用,推荐优先选用。

  • 标签: 留守老人 抑郁程度 支持性心理疗法 幸福感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消毒供应中心中采取心理干预给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带来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职的10名护理人员分为参照组(n=5)与实验组(n=5),将实行常规干预的护理人员作为参照组,将实行心理干预的护理人员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SCL-90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经心理干预后人际关系敏感(1.01±0.15)、抑郁(1.24±0.147)、偏执(1.01±0.18)、焦虑(1.23±0.11)、饮食睡眠情况(1.14±0.10)、躯体化(1.02±0.18)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对比参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均存在意义(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消毒供应室整体工作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消毒供应中心 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50%,对照组患者为75.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盆腔炎 心理干预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124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2人,其中对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等进行观察和比较,同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依从性情况。结果在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两项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值<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两项评分均要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依从性,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 心理状况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以及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压力,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心理健康,突显心理危机。高校作为培养健康成长、适合社会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以我校为例,已逐渐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的重要意义,根据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分析,形成完整的教育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更好适应社会。

  • 标签: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教育对策
  • 简介:摘要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段从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以来,青藏铁路公司承担了客运和货运工作,海拔2295m~3700m,低氧、低气压、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强紫外线,恶劣的气候环境给进入高原的从业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带来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对青藏铁路高原从业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了解高原从业人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阐述心理护理在高原从业人群心理适应中的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高原从业人群 心理适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颈椎病康复理疗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颈椎病康复理疗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2例,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42例,将心理干预法融入到常规护理当中。对比两组患者在在心理焦虑、心理抑郁方面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焦虑、心理抑郁方面的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椎病康复理疗的过程中,采取心理干预的办法进行护理,能够对患者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心理干预 颈椎病理疗康复患者 心理影响
  • 简介:探讨团体心理咨询对增强警察院校学生心理弹性的有效性。针对警察院校学生的心理和职业特点,运用团体心理咨询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总分在160分以上的57名警察院校学生进行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活动前后采用SCL-90、自卑感量表和团体活动自我评鉴表进行测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成员SCL-90得分发生显著变化,总均分和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6项因子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迫症状、恐怖2项因子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尊水平总均分及自我价值感、社交自信等因子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团体活动自我评鉴表也显示,成员主观认为自己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团体心理咨询在增强警察院校学生心理弹性方面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 标签: 心理学 学生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进行面部美容整形手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之后其心理状态变化进行探究。方法通过从本院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间收治的患者当中进行筛选,选取200例患者作为样本,按照奇偶数的原则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心理护理,观察组需要进行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三个时间点的心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焦虑程度以及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案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值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有着较高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8%,而对照组为86%,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目前患者进行面部美容整形手术之后,通过制定出系统化的心理干预方案,能够有效的实现患者焦虑程度的降低,同时避免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产生纠纷,极大的促进了满意度的提升,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面部美容整形 心理状态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提供个性化心理护理,以提高其健康心理。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接诊的66例高龄老年患者为例,调查其心理障碍,并予以个性化心理护理,现对其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予以分析。结果以孤独及健忘、焦虑抑郁、恐惧及疑虑为常见心理问题,通过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发现患者心理素质状况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老年患者心理障碍问题类型较多,通过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改善其心理状态,增强心理素质,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高龄老年患者 心理障碍 个性化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为彰显医疗机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开展情况及对策研究价值,以个人临床工作经验为基础,结合国内医学机构专家研究成果,对医疗机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基于此,着重对提高医疗机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开展效果的策略进行探究,以达到充分发挥医疗服务额的优势,促进人类健康发展的目的。

  • 标签: 医疗机构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肺结核患者心理特征及其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结核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同的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但试验组干预后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以恐惧、焦虑和抑郁等为主,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能让其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重症肺结核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乳腺纤维瘤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需要进行乳腺纤维瘤手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术前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乳腺纤维瘤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减轻其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手术顺利开展。

  • 标签: 心理护理 乳腺纤维瘤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中选取47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2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其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紧张度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状况在术前、术后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择期手术患者,在其围手术期间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存在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帮助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并促进其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择期手术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经临床护理前后的心理焦虑、抑郁评分进行比较,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与对比。结果经临床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DS评分与SA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临床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其心理状况,因此,临床心理护理具有广阔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临床心理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健康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