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右旋酐铁在小儿贫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108例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右旋酐铁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维生素D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及血清铁(sl)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50例,占92.5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42例,占77.78%,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及SI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右旋酐铁可有效改善患儿贫血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在小儿贫血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 标签: 维生素D 右旋糖酐铁 贫血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单纯放射治疗和放射治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患者83处骨转移灶均采用6MV-X线放射治疗。常规扫描CT,勾画靶区,采用6MV-X线调强放射治疗,每次2Gy,5次/每周,总剂量40~60Gy/4~6周。随机分为两组;A组病例30例单纯调强放射治疗;B组病例28例,用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结果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骨转移疼痛,总有效率为96.4%,单纯放疗组有效率73.3%(P<0.05)。结论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有效率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给药方便,适合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唑来膦酸 骨转移肿瘤 放射方式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骨转移内分泌治疗与化疗的对比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40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方式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化疗以及内分泌治疗方式,治疗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整体效果分析,甲组中有效人数15例,总有效率为75%,乙组中有效人数18例,总有效率为90%,乙组的效果明显。结论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给予内分泌治疗方式,效果明显,能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骨转移 内分泌 化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收入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癌患者23例,所有患者经结直肠癌术后再行微波消融,消融术后1个月、3个月行超声造影、肝脏CT/MRI,统计完全消融率及并发症。结果23例患者47枚肿瘤,首次成功消融46枚(完全消融率97.9%),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消融术后1个月、3个月影像随访均提示消融完全。结论微波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癌疗效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介入 微波消融 结直肠癌 肝转移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89SrCl2治疗多发骨转移癌骨痛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本科89SrCl2治疗患者65例,男33例,女32例,年龄25~78岁;其中肺癌24例,前列腺癌24例,乳腺癌10例,下颌骨腺癌2例,基底细胞癌1例,甲状腺癌1例,肝癌3例。本研究应用89SrCl2对65例多发性骨转移癌骨痛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结果通过对89SrCl2治疗多发骨转移癌骨痛患者的护理,均取得较满意效果。

  • 标签: 89SrCl2治疗 骨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60例骨转移瘤患者给予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89Sr治疗结束后患者随访1年,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象的变化。结果60例患者经89Sr治疗后,23例患者显效,29例患者有效,8例患者无效,显效患者与无效患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89Sr内照射治疗用于骨转移瘤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止痛效果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放射性核素89Sr 骨转移瘤
  • 简介: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涉及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SLE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是十分明了,但有很多促炎症因子在其发病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IL-6作为促炎症因子,是由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的多效性细胞因子,IL-6通过其独特的受体系统能产生很多生物活性。本文拟就IL-6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研究进行综述,以探讨IL-6在狼疮性肾炎中的作用,从而为今后更进一步了解SLE的发病机制以及进行SLE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IL-6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贞芪扶正颗粒辅助果糖二磷酸钠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40例伴有心肌损害的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退热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果糖二磷酸钠保护心肌治疗,对照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加用贞芪扶正颗粒联合保护心肌治疗。根据患儿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CK-MB)、乳酸脱氢同工-1(LDH-1)、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后均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中,贞芪扶正颗粒辅助果糖二磷酸钠在心肌保护作用疗效更显著。

  • 标签: 贞芪扶正颗粒 果糖二磷酸钠 手足口病 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施行磷酸肌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6个月期间至本院住院以及收治的患有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1,6-磷酸果糖进行常规的临床治疗,而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14,93.3%)相对比对照组(9,60%)临床总有效率高了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后BNP、CK-MB、以及cTnl等水平进行记录可知,观察组的用药治疗后病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施行磷酸肌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良好,患者用药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产生,且该种药物的安全系数高,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 病毒性心肌炎 磷酸肌酸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拜平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2型糖尿病),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5例,分别采用门冬胰岛素30(对照组)以及门冬胰岛素30+拜平(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门冬胰岛素30+拜平)治疗后临床情况、血脂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拜平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拜糖平 门冬胰岛素30 2型糖尿病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加地塞米松联合湿敷在治疗内瘘血肿急性期的效果,方法对穿刺失败引起的血肿先立即使用无菌纱布条止血后用冰块加冷水混合液局部冷敷20~30min后再立即使用浸有高加地塞米松混合液的无菌纱布湿敷直至透析结束。结果几年来,我科对内瘘血肿急性期均采取此方法护理,患者的血肿在透析结束时基本消失,内瘘震颤音良好,无闭塞现象。结论透析患者内瘘穿刺失败引起的血肿急性期及时迅速使用高加地塞米松湿敷的方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高糖 地塞米松 内瘘 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甘精胰岛素、阿卡波联合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糖尿病患者76例(2016年10月12日到2017年5月12日期间),将其依据信封随机原则分两组,38例为一组。一组给予阿卡波单一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甘精胰岛素(观察组),对比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值均得到明显控制,且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降低到(5.94±1.02)%,显示低于对照组的数据,P值<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的患者,在使用甘精胰岛素、阿卡波联合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情况得到明显的控制。

  • 标签: 阿卡波糖 甘精胰岛素 老年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用干化学法和沉渣镜检法检测尿液的白细胞,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不同,并做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1年11月所收治的700例需做尿液白细胞检测的患者,用干化学法进行尿液白细胞的检测,并用沉渣镜检法检测白细胞,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通过对700例患者尿液的白细胞检测结果来看,这两种方法的结果在阳性率方面有所差异,而且阴性和阳性的患者又部分相互交叉。结论通过两种检测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尿检项目中,为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干化学法检测应该与沉渣镜检一起使用。

  • 标签: 尿液 白细胞酯酶检测 镜检白细胞 分析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血清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心肌谱,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AST)、乳酸脱氢(LDH)、肌酸激酶(CK)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心力衰竭73例,与同时期正常体检患者进行血清BNP、cTnI及心肌谱检查。结果观察组AST与BNP、以及CK、cTnI与LDH的值分别为(79.71±6.37)U/L、(187.13±14.06)pg/L、(247.01±19.07)U/L、以及(15.03±1.07)pg/mL和(260.03±17.03)U/L,均大于对照组,该两组上述指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着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力衰竭者应用血清BNP、cTnI和心肌谱水平检测具有较高价值,能够反映疾病病况,从而尽早实施有效措施,促进患者预后改善,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清BNP cTnI 心肌酶谱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对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12例老年胃溃疡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凝血,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出血量、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血凝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凝血酶 消化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片口服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疗效,了解其在非整片吞服状况下疗效情况,口服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85例在我院门诊确诊的1~3岁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患儿口服蒙脱石散复方嗜酸乳杆菌,口服补液盐,低脂饮食外,予多片,二分之一片一日三次口服,口服方法研沫于餐前三十分钟十五到二十毫升温水冲服,对照组除未给予多片外,其他治疗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儿呕吐,腹泻,停止时间,食欲,尿量恢复时间,及用药时间,两组结果采用美国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成组资料的studentt检验。结果治疗组观察呕吐腹泻症状消失时间以及食欲尿量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片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且在非整片吞服下亦未明显影响疗效,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很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多酶片 婴幼儿 轮状病毒 腹泻 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依达拉奉联合纤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的患者90例,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实验组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纤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治疗前的数据相比较而言,实验组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下降幅度是比较明显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也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过程中,依达拉奉联合纤溶的疗效确切,能让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得到一定的修复。

  • 标签: 依达拉奉 纤溶酶 进展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临床疗效为基础,验证胶体金发和联免疫法在对丙肝病毒抗体检测方面的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均抽取相同量的血液,离心制备血清液。实验组患者使用胶体金法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丙肝病毒抗体,对照组的患者使用联免疫法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丙肝病毒抗体。并将两组实验的结果通过SPSS进行u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对照组的数据进行u检验的P>0.05,两组数据的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胶体金法和联免疫法在临床上检测丙肝病毒抗体的疗效相似。

  • 标签: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 丙肝病毒抗体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前列地尔和胰激肽原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挑选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前列地尔治疗,给研究组前列地尔和胰激肽原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比)以及生化指标(UAER、Ccr、BUM、TC、TG)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应用前列地尔和胰激肽原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生化指标,保护肾功能。

  • 标签: 早期糖尿病肾病 前列地尔 胰激肽原酶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