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本院于2015年2月—2017年4月期间消毒供应室实施全程质控管理,比较全程质控管理前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感染发生率。结果实施后医院性感染明显优于实施前,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施后生物监测、B-D试验均明显优于实施前,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明显优于实施前,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程质控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管理质量,医源性感染管理质量以及医疗器械消毒合格率,降低医院性感染。

  • 标签: 全程质控管理 护理管理质量 消毒供应室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和临床科室沟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沟通对策。方法对近年来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沟通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消毒供应室与科室间的有效沟通,二者物品供应和需求更加和谐,确保其供应物品为无菌物品。结论依据研究资料显示,说明了消毒供应室与科室间的有效沟通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还能防止疾病感染。

  • 标签: 临床科室 消毒供应室 沟通 存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对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17年1月开始全面开展全程质控管理,对比全程质控管理措施应用前(2016年1月—2016年12月)、应用后(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医疗器械管理质量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与应用前对比,应用全程质量管理措施后,物品发放准确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器械洗涤合格率、器械回收合格率等明显较高;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中应用全程质控管理措施可明显提升医疗器械管理质量,对降低医院感染概率有着促进的作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全程质控管理 医院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带电源腔镜器械绝缘性能检测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集的110例带电源腔镜器械,研究时段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下,分试验组(55例,包装前未进行绝缘性能检测)、对照组(55例,包装前以数字万用表进行绝缘性能检测),比较器械使用故障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子宫旋切器、电切手柄、单双极电凝故障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包装前以数字万用表进行绝缘性能检测可有效降低带电源腔镜器械故障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带电源腔镜器械 绝缘性能检测 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其主要职责是强化感染管理,提供无菌的医疗器械及其相关辅料等,其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水平。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实施质量监控措施的观察进行了分析探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工作 质量监控措施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供应室与口腔科之间如何沟通协调,做到相互配合。方法针对工作中供应室与口腔科物品消毒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沟通机制与方法。结果双方实施良好的沟通后,口腔科对消毒供应室提供的无菌物品满意,供应室人员自我价值得到提升。结论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实施良好的沟通方法,使消毒供应室与口腔科互动达到和谐、安全、满意。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口腔科 信息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对医疗器械清洗包装的影响。方法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管理前医疗器械清洗包装7329件为质量管理前组,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管理后医疗器械清洗包装7648件为质量管理后组,比较两组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结果质量管理后组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100.0%)、医疗器械功能完好率(98.6%)、医疗器械包布质量合格率(100.0%)均明显高于质量管理前组(86.2%)、(89.7%)、(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能够提高医疗器械清洗包装的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管理 医疗器械 清洗包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中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本院从2017年开始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理质量控制,选取没有实施前的2016年为一个阶段。对比分析实施前后无菌检验合格率、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比较护理质量控制前后无菌检验合格率,实施后照比实施前的合格率要高,前后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前后的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有着差异,实施后降低了很多,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之后,提高了消毒灭菌质量,院内感染明显降低,对于今后工作中有着较高推广意义。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降低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减少安全隐患发生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方法针对消毒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进行分析、完善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宣教、规范操作流程、培训学习、配备专业防护用品、制定确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结果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明显提高,有效避免了职业危害的发生,防止职业感染的发生。结论消毒供应室安全隐患普遍存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推行标准预防,规范操作流程,改善工作环境,加强科学管理,及有效防护措施,减少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确保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保证供应室工作质量。

  • 标签: 供应室工作人员 职业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霍桑效应对手术室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的影响。方法根据霍桑效应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的正面影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手卫生调查方法,回顾性调查2016年11月—12月医护人员未知被监控时及2017年1月—11月已知被监控时外科手消毒依从性和正确率情况,对两种情况下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未知被监控下,外科手消毒依从性和正确率分别为96.47%和49.17%,已知被监控下,外科手消毒依从性和正确率分别为99.74%和98.01%,两种状态下依从性及正确率均有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视频监控所产生的持续霍桑效应及每月定量的回顾性调查监管可提高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依从性和正确率。

  • 标签: 霍桑效应 外科手消毒 依从性 正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中应用OEC模式的效果。方法将OEC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对比消毒供应中心应用OEC管理模式前后的工作质量。结果实施OEC模式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明显提高(P值<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中应用OEC模式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消毒供应的质量管理水平。

  • 标签: OEC模式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在应用无菌物品质量追溯系统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大大提高了追溯系统操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 标签: 质量追溯系统 消毒供应中心 分层培训 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优质管理模式应用对降低院内感染率的价值意义。方法自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了消毒供应优质管理模式,本研究将回顾性分析消毒供应优质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我院收治的120例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时段将12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58例患者均为消毒供应室优质管理模式实施前入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患者,观察组62例患者均为消毒供应优质管理模式实施后入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对比2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及各消毒供应工作满意度差异。结果2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对比可知,观察组62例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8例患者,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且消毒供应优质管理模式实施后,各科室人员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实施前,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消毒供应优质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值得综合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 优质管理模式 院内感染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是负责全院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工作的场所。由于工作任务的特殊性致使工作人员经常接触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器械、物品,也面临着较多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如何做好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加强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快速手消毒液放置位置对提高NICU手卫生依从性和合格率的影响。方法观察在新生儿重症病房(NICU)床边固定快速手消毒液放置位置之前和之后医生、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并采样检测手卫生效果。结果在NICU病房床边固定快速手消毒放置位置之前和之后,分别观察上述人员手卫生时刻各80人次。再分别对其抽查了60份固定快速手消毒液放置位置之前和之后的手卫生后样本,手卫生依从率在NICU病房床边固定快速手消毒放置位置之后,医生由原来的40%提高至72.5%,护士由原来的46.25%提高至86.25%,手卫生合格率,医生由原来的43.33%提高至86.67%,护士由原来的53.33%提高至93.33%。前后手卫生依从率差异显著,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病房(NICU)床边固定快速手消毒液放置位置,可以提高NICU手卫生依从性和手的卫生效果1。

  • 标签: 快速手消毒液 放置位置 NICU 手卫生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升消毒供应中心(以下称CSSD)的服务质量,减轻该部门人员工作压力,为医院提供更洁净安全的器械和各类物品。方法对我们医院CSSD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在培训结束之后,抽查CSSD的器械、器具的清洗、打包、灭菌质量,并且调查该部门工作人员压力,和之前的数据进行比对。结果CSSD的器械、器具的清洗、包装、灭菌的合格率提高,该本部门的工作人员压力减轻。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CSSD的工作质量,器械、器具的清洗、包装、灭菌的合格率提高,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 标签: 优质护理 消毒供应中心 服务质量与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现状,针对问题采取人性化及个性化的管理模式;提高灭菌质量,保证消毒灭菌效果。方法做好消毒供应室的合理布局,抓好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掌握正确的灭菌方法,转变观念进行人性化服务及实行个性化管理。结果通过对消毒供应室实施科学化管理,使医院的物品消毒灭菌效果得到了保证,使之亦大大降低了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几率,保证了医疗安全。结论本文通过总结对医院消毒供应室人性化及个性化的管理策略,反思在消毒供应室管理的过程中的不足,乃至潜在的风险,通过采取完善布局建设、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改进、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清洗灭菌质量、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等措施,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人性化/个性化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实施细节管理模式前后,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工作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消毒供应室开展细节管理模式后,工作质量明显提升,医院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对比开展细节管理之前,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室开展细节管理模式后,科室的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可以进行推广运用。

  • 标签: 细节管理模式 消毒供应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降低消毒供应室包装内差发生率。?方法通过组圈、选定主题、拟定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步骤,将品管圈质量持续改进方法运用于包装工作中。结果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包装内差由0.29%降低至0.078%。无形成果显示,圈员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力、自信心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工作质量,还可以增加团队凝聚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自信心。

  • 标签: 品管圈 消毒供应室 包装内差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