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避免纸塑包装灭菌过程中常出现的一些包装袋开裂、湿包、包装袋被刺破等引起的灭菌质量差的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针对包装及灭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正确的包装及灭菌方法。结果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灭菌不合格率。结论对灭菌物品进行纸塑包装的时候要采用正确的包装方法,避免密封处开裂,同时要确保纸塑包装的材料质量过硬,并且采用规格合适的医用封口机,灭菌后合理存放能够有效的提高纸塑包装物品的灭菌质量以及使用效率。

  • 标签: 纸塑包装 灭菌物品 问题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造成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后发生湿包的原因,降低重复灭菌率,保障临床医疗安全。方法随机调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的2300个灭菌包裹,检查出了29个湿包,对导致湿包的原因进行统计。结果造成湿包的原因主要为干燥时间过短31.03%、包装及装载灭菌不规范27.59%、冷却方法错误24.14%、包裹灭菌前潮湿13.79%、灭菌物品被锅壁冷凝水沾染3.45%。结论供应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加强包装、灭菌全程操作规范性,降低湿包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湿包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为全面了解大学卫生所消毒质量及其出现的问题,规范大学卫生所消毒管理工作,提升消毒工作质量,确保广大师生接受安全卫生医疗服务。本文针对大学卫生所消毒现状,提出相应消毒改进及护理干预作一综述,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大学 卫生所消毒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供应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PDCA实施前及实施后器械各240例,观察记录实施前后器械消毒合格情况及风险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器械消毒合格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消毒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DCA管理应用于医院供应室工作中,在提高消毒效果、降低风险事件上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消毒 供应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发挥质控组长在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中的作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方法成立消毒隔离、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物资管理、手卫生执行管理五个质控小组并选定小组长,每周对供应室各项工作进行检查与持续质量改进。结果科室各项工作质量得到提高,2018年6月—2018年8月各项检查合格率分别为消毒隔离合格率96.6%、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合格率98.2%、安全管理合格率99%、物资管理合格率99.5%、手卫生执行合格率93.1%,科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结论成立质控小组发挥质控组长的带头作用,能提升质量管理效果,有利于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控制小组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58台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室管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手术室管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7.24%、41.38%,医疗纠纷发生率分别为3.45%、13.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及医疗纠纷发生率,保证手术效果,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消毒隔离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医疗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质量监测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7年5月引入质量检测管理,比较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管理引入前(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200件)、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管理引入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200件)消毒供应中心供给医疗器械抽样检查结果。结果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管理引入后医疗器械抽样检查不合格总率为,明显低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管理引入前,P<0.O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实施质量监测管理可有效降低消毒供应中心供给医疗器械不合格总率。

  • 标签: 质量监测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水痘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急性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成人较少发病,但成人发病症状会明显比儿童严重。水痘患者以发热、皮肤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痂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并且以胸、腹、背部位为主要发生区域,较少出现在四肢部位。水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且水痘患者作为传染源具有唯一性,易感儿的发病率在95.0%以上,因此加强对输入性水痘的控制和科学处理,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即以某次输入性水痘事件为例,就其流行病学调查和消毒处置,发表几点看法。

  • 标签: 输入性水痘 流行病学调查 消毒处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中应用OEC模式的效果。方法将OEC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对比消毒供应中心应用OEC管理模式前后的工作质量。结果实施OEC模式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明显提高(P值<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中应用OEC模式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消毒供应的质量管理水平。

  • 标签: OEC模式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其自我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3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名。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强化自我防护管理,比较两组职业危害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较多,通过对其实施自我防护强化管理能有效降低职业危害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6年7月—2018年8月240例质量管理样本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未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的120例质量管理样本作为改进前组,将2017年8月—2018年8月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的120例质量管理样本作为改进后组,然后比较分析管理前与管理后的物品平均送达时间、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掌握率与满意度情况。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后,物品平均送达时间、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掌握率与满意度指标均明显优于改进前(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改善物品平均送达时间、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掌握率与科室医务人员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落实细节管理模式对护理管理工作的促进。方法落实细节管理模式前的2016年在我院相关科室抽取200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2017年1月在落实细节管理工作模式后列选200位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调查分析。结果落实细节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对此项认可度比落实前有大幅度的提高(P<0.05);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在专业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上护理人员也比以前有明显的提高,并且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水平也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落实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中心的实施中得到很好效果,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安全防范理念,可以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并推广。

  • 标签: 细节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管理 工作促进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化流程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和植入物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7年8月—2018年8月之间接收的240个外来器械和植入物设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给予实验组优化流程,给予常规组常规管理,对两组外来器械和植入物的管理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和常规组的湿包数量分别为4例和15例,湿包率分别为3.33%和12.50%,提前放行数量分别为7例和21例,提前放行率分别为5.83%和17.50%,实验组和常规组的器械消毒不合格数量分别为3例和11例,器械消毒不合格率分别为2.50%和9.16%,损伤数量分别为13例和37例,损伤率分别为10.83%和30.83%,P<0.05.结论采用优化流程的方式对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和植入物进行规范化管理,能够降低外来器械和植入物的湿包率、提前放行率、器械消毒不合格率以及损伤率,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且能够降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相关开支。

  • 标签: 优化流程 消毒供应中心 外来器械和植入物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尿道护理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严重创伤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能够为ICU护士前瞻性的,对患者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的发生,提升重视并且积极运用更加舒适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方法将200例的ICU患者分为碘伏组和温开水组,各100例。在住院ICU期间分别给予碘伏(皮肤碘,浓度0.1%)和温开水给予导尿管消毒和清洗,频次Q6H,年龄、性别、体质量、入院24h内APACHEII评分、白细胞计数、留置导尿48h后,尿沉渣检测提示白细胞≥5个/HP,尿培养检出病原菌;有明显临床症状者,革兰阴性菌≥105CFu/mL、革兰阳性菌≥104CFu/mL,判断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者,革兰阴性菌≥103CFu/mL、革兰阳性菌≥103CFu/mL,判断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ICU住院院时间、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感染例数。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APACHEII评分、ICU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碘伏组尿路感染发生5例(5%),温开水组4例(4%,>0.05)。结论对于ICU严重创伤患者,使用碘伏消毒尿道口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无差异与使用温开水清洗,采用温水清洁外阴是一种不良反应小、成本低的会阴部护理方法,它能够避免碘伏的刺激性,降低细菌耐药性,与使用碘伏相比,温开水清洁外阴不会增加CAUTI的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尿路感染 温开水清洗 碘伏 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