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维码的急救仪器管理在实习生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及教学满意度分析。方法:将急诊科抢救室急救仪器进行编码,将不同仪器的操作流程、维护保养要求及操作视频指引分类上传管理账户,并生成相应维码粘贴于仪器固定位置。对2019年6月至12月共计43名实习生进行常规的仪器操作培训,并将仪器操作考核、相关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相关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对照组;对2020年6月至12月共计41名实习生进行常规的一起操作培训基础上使用维码仪器管理培训,并将仪器操作考核及相关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实习生的仪器操作考核、相关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临床排障能力及教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维码的急救仪器管理有助于提升实习生在急救仪器操作培训中的培训效果,同时对教学满意度具有明显地提升效果。

  • 标签: 二维码 仪器管理 实习生 教学培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聚乙醇电解质散联合用药方案在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 2019年 1月 -12月期间到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选取 56例,将之随机分 2组:一组在肠道准备中应用聚乙醇电解质散联合 清肠颗粒 ,纳入观察组(28例);一组在肠道准备中应用单纯聚乙醇电解质散,纳入对照组( 28例);对两组患者的 BBPS评分、肠道准备充分率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 BBPS评分显示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 P< 0.05)。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准备充分率显示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 P< 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示无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在肠道准备中应用聚乙醇电解质散联合用药方案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联合用药方案 肠道准备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9年9月--2020年10月期间收的62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药物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药物阿卡波糖进行干预,通过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来判断其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7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65%(P<0.05)。结论 使用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中,效果非常明显,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显著减少低血糖的出现。

  • 标签: 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第只眼手术应用心理疏导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0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35例,前者应用心理疏导,后者应用常规护理,比较患者的心理状态(SAS评分、SDS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从心理状态方面来分析,实验组相比于参照组更低(P

  • 标签: 心理疏导 老年性白内障 第二只眼手术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发热门诊中,流程分散策略、次分诊模式联合干预内容、应用成效及在护理服务质量方面影响;方法:研究患者70例,均于本院发热门诊收治,行分组处理后,具体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选取分组依据为:随机抽签法;其中,常规门诊管理用于35例发热门诊患者,流程分散策略+次分诊模式用于另外35例发热门诊患者,且将前者、后者分别设为研究对照组、研究观察组,对比疗效。结果:对候诊时间予以评测,观察组VS对照组,数据有更低显示,P<0.05;分诊准确率、护理服务质量评分中,发热门诊患者组间数据有差别,相比较来说,在观察组中居更高水平,P<0.05。结论:发热门诊收治患者中,在候诊时间有效缩短,促进分诊准确率、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方面,流程分散策略、次分诊模式效果确切,且在联合干预时更佳,可大力推荐、应用。

  • 标签: 发热门诊 候诊时间 护理服务质量 流程分散策略 二次分诊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第只眼手术应用心理疏导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0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35例,前者应用心理疏导,后者应用常规护理,比较患者的心理状态(SAS评分、SDS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从心理状态方面来分析,实验组相比于参照组更低(P

  • 标签: 心理疏导 老年性白内障 第二只眼手术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草酸铵与异甘草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中所收治的所有病毒性肝炎患者来遵照随机的方式进行筛选,并将其中部分患者纳入到此次的临床试验之中,时间则选择在2018年到2020年间之间,再采取双盲的方式来对所有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分组,患者的总数为64例,且都是在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的基础下的参与到试验之中的。对照组中对于患者采取的是甘草酸铵治疗的方法,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甘草酸铵与异甘草酸镁治疗,在临床试验调研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ALT和AST的指标。结果:根据相关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ALT和AST的指标要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的统计学结果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的,而且P<0.05。结论:研究甘草酸铵与异甘草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效果能够发现,这种联合治疗的方式,能够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痛苦,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甘草酸二铵 异甘草酸镁 重要意义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甲双胍联合优质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影响。方法 研究病例选取本院于2019年03月-2020年12月纳入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给予单一用药的为参照组,在用药基础上联合优质护理的为观察组,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糖水平较参照组显著降低;且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观察组较高(P

  • 标签: 二甲双胍 优质护理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接受 17β雌醇片治疗时阴道用药不同时机选择的效果。方法:于本院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期间内接收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选取 64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2例。对照组于患者卵泡直径处于 10~ 12mm时给予 17β雌醇片治疗,观察组于患者卵泡直径大于等于 13mm时给予 17β雌醇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后性激素各指标水平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 LH、 FSH、 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 E2水平高于对照组,起始内膜厚度、排卵日内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且排卵时间低于对照组; P< 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直径大于等于 13mm时接受 17β雌醇片阴道给药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性激素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17β雌二醇片 阴道用药 不同时机 子宫内膜厚度
  • 简介:民航局闫志祥副局长、陈子万司长、段继延副司长到会并讲话。航卫处、空军第四研究所及卫生中心等各单位的领导、航空医学专家、学者70人参加了会议。此次年会共收论文29篇,其中16篇在会上宣读,3篇获本届年会优秀论文奖。

  • 标签: 举办学术年会 初举办 医学研究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与维超声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4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 40例术前超声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前维超声与经阴道三维超声的声像图特征,比较两种方式诊断该疾病的准确性。结果:经腹部维超声及阴道维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 52.50%,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 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准确率高于维超声。  关键词: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经腹维超声 ;经阴道维超声 ;经阴道三维超声    輸卵管间质部妊娠指受精卵着床于宫角肌壁间的输卵管处,该处输卵管又短又窄,极易引起破裂造成盆腹腔大出血,所以及时准确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非常重要,早发现早治疗。由于宫角与输卵管间质部位置极为接近,临床上常常不容易区分,诊断不明确。宫角妊娠是胚胎种植于子宫与输卵管开口交界处的宫角部妊娠,其发展有 3种趋势:①胚胎停止发育 ;②孕囊向宫腔内生长,可发育至正常分娩 ;③如果孕囊向宫角突出,因宫角处肌层菲薄,血运丰富,可造成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输卵管妊娠和宫角妊娠,从解剖和临床来说,都属于异位妊娠,正确诊断区别者,权衡利弊从而判断其预后及转归,积极干预治疗对患者来说重大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4年 1月~ 2019年 1月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 25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超声探查结果,对比分析阴道三维超声与维超声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4年 1月~ 2019年 1月经术前超声诊断 4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患者,年龄 25~ 41岁,平均年龄( 31.68±5.12)岁 ;停经 35~ 62 d,验血或验尿 HCG阳性。其中腹痛伴不规则阴道流血 30例,无异常表现的 10例。     1.2方法  采用 GELOGIQ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腔内容积探头,先让患者经腹超声探查,嘱患者排尿后,将阴超探头置入患者阴道后穹窿,观察子宫形态,内膜的情况,孕囊形态大小、与宫腔的位置关系以及盆腹腔是否有积液,用阴道三维超声观察对病变去进行三维成像,调整 X、 Y、 Z轴,重建子宫的冠状切面,显示子宫内膜的形态,与孕囊的空间位置关,以及孕囊周围肌层的厚度。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 %)表示,采用 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结果  40例患者手术及病理证实宫角妊娠 1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25例,还有 5例在观察中发育至宫腔内内正常发育。经腹部维超声及阴道维超声检查确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为 21例,准确率 52.50%;经阴道三维超声确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25例,准确率 100.00%。阴道三维超声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的准确率高于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对于异位妊娠,超声检查成为妇产科重要的无创影像学检查手段。腹超声检查可以从整体上观察子宫、附件及盆腔的结构、位置等情况,但常受患者自身条件的影响,在细小结构上显示的清晰度欠佳,尤其是在观察妊娠囊周边肌层组织的厚度、完整度及与子宫内膜的位置关系方面时,易出现差错 [1]。而经阴道超声探头是从阴道观察,距离子宫、附件的位置更近,避开了肠道气体等不利因素,更能清晰显示妊娠囊与子宫内膜的位置关系以及周围毗邻组织的变化情况 [2]。但如果异位妊娠合并小肌瘤,阴道维超声扫查时容易受到肌瘤所致声衰减等因素影响,难以分辨孕囊与宫腔的关系 [3]。    输卵管间质部的妊娠维超声表现:宫腔内没有发现孕囊声像图,孕囊着床于输卵管间质部,与内膜不想延续,周围肌层较薄,肌层厚度 或消失 [4]。但当遇到子宫前倾前屈或后倾后屈及子宫角部因妊娠灶膨隆而形态严重失常时,难以全面、完整了解宫体及宫底情况,在诊断子宫内膜及周边肌壁层的关系上仍有一定局限性,且不能显示出子宫的冠状切面 [5],所以会出现误诊。而阴道三维超声可将孕囊和内膜的形态在一个切面上显示,更直观显示孕囊在内膜之外,凸向子宫表面,周围未见明显肌层组织环绕。    无论是腹部超声还是阴道普通超声,都属于通过矢状切面及横切面去观察孕囊的位置,无法从冠状切面去显示孕囊与宫腔的全貌,因此对输卵管妊娠判断能力弱,也不能很清楚显示孕囊与子宫内膜与肌层之间的关系。而阴道三维超声更好的弥补了维超声这方面的不足。三维超声是在常规维超声基础上增加了冠状切面图像,清晰地显示子宫腔与妊囊的立体形态及空间位置关系 ;还可通过移动 X、 Y、 Z轴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宫腔、妊囊及子宫内外形态的声学信息,三维图像空间关系明确,直观地显示孕囊着床部位以及与宫角和输卵管间质部的关系,定位更加明确,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40例患者手术及病理证实宫角妊娠 1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25例,还有 5例在观察中发育至宫腔内内正常发育。阴道三维超声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的准确率高于维超声( 100.00% vs 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由此说明,与阴道维超声比较,阴道三维超声对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准确性更高。    综上所述,阴道三维超声比腹部超声及阴道维超声可以更好对早期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异常提供更具体的超声影像信息,体现孕囊与子宫内膜、输卵管、卵巢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位置,提高对异位妊娠准确判断,予以积极手术干预治疗,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对阴道三维超声积极使用。    参考文献:     [1]赵立红,邹晓娉,黄雪兰,等 .经腹部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 [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8, 41( 1): 100-101.     [2]闫磊,康亚宁,马静,等 .宫角妊娠与输卵 [J].陕西医学杂志, 2014, 43( 3): 330-331.     [3]张斌,董虹美,冉素真,等 .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子宫肌壁间妊娠的诊断价值 [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9, 21( 1): 65-67.     [4]罗奕伦,熊奕,王慧芳,等 .经阴道彩超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的临床价值 [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13, 6( 2): 115-117.     [5]高红莲,蒋荷娟 .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及选择性治疗中的應用 [J].海南医学, 2013, 24( 2): 215-217.     [6]梁玉红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肿瘤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 [J].山西医药杂志, 2018, 47( 21): 2547-2549.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本院重点监控药品中药注射剂疏血通,在2021年2月份的使用进行回顾分析,为后续药品管理以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出建议。方法:本次研究中收集了2021年2月份在我院接受疏血通注射治疗者的资料,然后选出其中符合条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逐份详细阅读,通过回顾性分类统计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疏血通注射液合理应用评价标准包括以下项:适应证、用法用量、溶媒和配伍、用药疗程、辨证论治和实验室检查等。全部病历中,最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类型为适应症不合理、实验室检查不合理、辨证论治不合理,所占比分别是32.08%、26.42%、20.75%。结论:依据合理应用评价标准的专项处方点评发现,疏血通注射液在我院使用时存在较多不合理问题,需要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引导临床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疏血通注射液 专项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万古霉素的用药现状进行评价,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促进临床合理应用万古霉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蚌埠医学院第附属医院2020年9月使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的出院患者病历进行分析,根据《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例点评指南(试行)》和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就其病原学检测、万古霉素适应症和用药过程适宜性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用药不合理患者的主要包括用法用量不适宜12例(54.55%),存在药物之间相互作用6例(27.27%),给药途径的不适宜5例(22.73%),适应证的不适宜2例(9.09%)。结论:合理应用万古霉素可以遏制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产生,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应共同加强对万古霉素的用药监护,以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万古霉素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沙格列汀联合甲双胍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100例 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n=50)接受常规甲双胍治疗,观察组( n=50)接受沙格列汀联合甲双胍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同时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甲双胍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突出,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沙格列汀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 目的:在乳腺癌伴随糖尿病患者化疗过程中,研究甲双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 74例乳腺癌伴糖尿病患者分为甲双胍降糖组和普通胰岛素降糖组,两组患者降糖治疗的同时进行辅助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缓解率及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甲双胍组肿瘤缓解率稍高于胰岛素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不良反应少于胰岛素组。结论:甲双胍未明显改善乳腺癌伴糖尿病患者疾病缓解率,但可以减少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二甲双胍 乳腺癌 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沙格列汀联合甲双胍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100例 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n=50)接受常规甲双胍治疗,观察组( n=50)接受沙格列汀联合甲双胍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同时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甲双胍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突出,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沙格列汀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沙格列汀联合甲双胍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100例 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n=50)接受常规甲双胍治疗,观察组( n=50)接受沙格列汀联合甲双胍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同时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甲双胍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突出,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沙格列汀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 :目的:对病毒性心肌炎采用 1,6磷酸果糖联合炎琥宁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病毒性心肌炎 26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5年 12月到 2018年 12月之间,采用随机数字抽取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30例。对照组接受炎琥宁治疗,观察组接受炎琥宁联合 1,6磷酸果糖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心肌酶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 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 AST、 LDH、 CK、 α-HBDH、 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 1,6磷酸果糖联合炎琥宁治疗对改善心肌酶水平和缓解症状有较好的效果,能提高治疗有效率,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1 6二磷酸果糖 炎琥宁
  • 简介:【摘要】目的:阿卡波糖、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2019年1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74例2型糖尿病患者。他们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37,甲双胍治疗组)、观察组(n=37,阿卡波糖和甲双胍治疗组)。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卡波糖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显著效果。

  • 标签: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疗效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