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传统泌尿外科手术在落实中通常会造成较大的创伤,不但会导致老年患者群体恢复时间较长,更会造成自身情绪出现波动,从而影响后续医疗工作的细致开展。所以,针对现有老年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应当采取全面的手术室护理条件进行干预,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体工作落实在方法层面具备全面统筹的条件。本文基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老年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展开分析,确定实验因素和护理展开细节同时,期望为后续手术护理工作开展提供良好参照。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老年腹腔泌尿外科手术 患者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诱发膀胱痉挛的主要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本院84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均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治疗,对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177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结果手术因素、精神因素、膀胱冲洗液因素、气囊过大、频繁翻身是诱发术后膀胱痉挛的主要因素;研究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后,总满意率为95.5%,优于对照组的79.5%(P<0.05)。结论通过分析诱发术后膀胱痉挛的主要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可大大改善患者痉挛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痉挛 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所在科室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进行统计分析,每组实验样本确定为5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汽化电切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6%),治疗情况好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汽化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患者的治疗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前列腺症状评分较低,值得临床深究。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当前已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随之而来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也呈现出升高的态势。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的衰退以及免疫功能的降低等,明显增加了其院内感染的发生几率。一旦发生医院感染不但会延长患者的治疗周期以及治疗代价,而且对患者的健康有很大影响,不利于身体恢复,因此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了所有国家的一个共同的卫生问题。由于医院内的患者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免疫能力缺陷,因此,极容易受到细菌侵袭,而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因自身免疫能力的减弱以及身体机能的退化,加上病种等诸多原因使得其感染率尤其高。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防范措施是降低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 标签: 老年患者 呼吸内科 感染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的感染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486例出院患者中的医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医院内感染63例,感染率为12.96%;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和胃肠道等;侵入性导管、住院天数长和高龄均是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缩短住院天数,以降低神经外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外科 感染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肺部感染是发生于肺实质的一种炎性疾病,多因细菌感染所致,常见于老年人,是致使老年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因素。此病的常见表现是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等,早期可有咳嗽、发热、胸痛等出现,发生后,需对感染细菌进行明确,并及时展开干预。真菌是老年肺部感染的主要细菌之一,感染受多个因素影响,本文基于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情况,对近年来真菌感染老年肺部的一些危险因素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老年肺部感染 真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重症医学科37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并制定相关护理对策,预防肺部感染。结果ICU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51.3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CU患者肺部感染与有创机械通气、激素使用、神志障碍和高龄有密切关系。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激素使用、神志障碍、高龄、有无吸烟史及胃管与肺部感染关系密切,对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护理对策以预防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 标签: ICU 肺部感染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人员实习前进行感染防护健康教育,探究其在职业中感染防护的意识和影响。方法分别在2014级的专科护生专业中,选择了接受过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的398名学生,在2013级的专科护生专业中,选择了没有接受过相关健康教育的398名学生,将这些学生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当这些学生实习结束返校后,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她们进行调查。结果接受过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的学生不管是在防护行为方面,还是在知识内容的了解方面都显著好于未接受过教育的学生。结论在护生前往实习之前,对她们进行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方面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使护生在工作中拥有感染防护的意识和行为,从而减少感染疾病。

  • 标签: 护生 职业感染防护 健康教育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新生儿科住院患儿298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季节、来源的多重耐药菌株患儿的比例,比较其感染部位、抗生素使用情况及耐药菌种类差异,同时分析探讨其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冬季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株感染发病几率较高,多发于呼吸系统、皮肤、血液等;早产儿及日龄5d以内者发病率较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具体数据分析发现174例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患儿成功救治时存在抗菌药物使用史者有142例(81.61%),感染前最常见使用抗生素为三代头孢、氨基广谱青霉素及酞脉类广谱抗生素。结论新生儿由于不成熟的生理特征及不完善免疫系统功能,是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的高危人群,加强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强化综合措施,减少人员接触,及时消毒,加强医生抗生素合理应用观念的培养及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检测能够对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进行有效的防治。

  • 标签: 新生儿科 多重闹药菌株感染 抗生素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合适的术中护理以降低手术感染的发生的相关措施。方法对手术中护理的管理办法进行制定,该办法要可行性高,符合实践要求,并且要拟好相关实施的细则,方便管理与实践。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对医院手术中护理的流程和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更规范地进行操作。并要同时进行术中护理的监测与考核,加强管理制度,持续优化术中护理的相关流程等。结果采取以上的护理管理办法,可以明显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提升了其控制术中感染发生的能力。随着术中感染护理的流程逐渐规范与优化,护理人员的术中护理缺点也逐渐减少,从而使术中感染的发生率进一步下降。结论制定详细的术中护理实施流程,加强对术中护理的管理力度,可以有效降低术中的感染率。

  • 标签: 术中护理 感染率 管理 护理技术 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麻疹的临床特点,根据小儿麻疹病症的原理提出预防措施和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麻疹患者66例,在临床中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小儿麻疹疾病的特点。结果小儿麻疹以4-5月龄的患儿为发病高峰期,主要以面部出疹和发热为主,66例患儿中,42例患儿有麻疹类疫苗接种史,占63.64%;18例未接种疫苗,占27.27%。结论在小儿麻疹预防方面,需要加强小儿麻疹类疫苗接种工作,同时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从而有利于降低小儿麻疹发病率,其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小儿麻疹 预防 医院感染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感染性脑脓肿在临床较为常见,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一种,有着极高的病死率,对于感染性脑脓肿患者而言,早期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正确的对症治疗是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和良好预后的关键。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诊断技术不到位、患者临床表现欠缺特异性以及脓肿数目、大小、位置不一等,使得临床对于部分感染性脑脓肿的诊出率较低,尤其在鉴别脑内高级别胶质瘤、非典型脑脓肿以及转移癌方面存在较大难度,及易造成误诊、漏诊,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1-2。基于此,本文就感染性脑脓肿的疾病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总结了现阶段我国对于感染性脑脓肿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并就疾病的相关治疗方法进行了归纳,以期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 标签: 感染性脑脓肿 治疗 诊断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本院于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肺部真菌感染老年患者共92例,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特异性抗真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伏立康唑抢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APACHEⅡ分值及MOD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APACHEⅡ分值及MODS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略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特异性抗真菌治疗,伏立康唑抢先治疗可显著改善肺部真菌感染老年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APACHEⅡ分值及MODS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ICU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 治疗总有效率 APACHEⅡ分值 MODS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及预防。方法以我院骨科收治的88例手术患者为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了解切口干扰因素。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血红蛋白水平等存在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与诸多因素相关,可以通过术前预防、提高主刀医生水平等措施做好预防工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的可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骨科 手术切口 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3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 105例(观察组),同时选取 300例单次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出生时窒息、早产、有过敏史、家中有猫 /狗、家中有人吸烟、入托的比例分别为 31.43%、 39.05%、 22.86%、 39.05%、 30.48%和 45.71%,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有人吸烟、入托和过敏史是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危险因素( OR=1.576、 1.383和 1.667, p< 0.05)。结论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受多种因素所致,应给予针对性措施加以预防。

  • 标签: 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重症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细菌感染78例患者作为细菌感染组,其中56例患者根据ACCP/SCCM共识的诊断标准确诊为重度细菌感染另外48例为各病房收治的非细菌感染的其他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对该两组患者同时测定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全血白细胞计数(WBC)。结果56例重症细菌感染患者的PCT阳性率(PCT≥0.5ng/mL)为94.6%,WBC阳性率(WBC≥20×109/L为阳性)为46.4%,hs-CRP阳性率(hs-CRP≥8ng/L为阳性)为64.3%。三项在重症感染时都有不同程度升高,但是PCT阳性率明显高于hs-CRP和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检测对重症细菌感染疾病具有较高敏感性,可作为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为临床医师早期诊断早期用药提供有力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在我院行RIRS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IRS术后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RIRS术后感染率为15.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尿路感染、结石直径、手术时间、感染性结石、合并糖尿病是RIRS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OR=1.635、1.395、1.137、1.136、1.125)。结论RIRS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应积极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干预,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术后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年间收治100例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患儿则接受舒适型护理方法,观察上述两组间的护理效果情况。进一步对相关指标进行2检验统计学比较分析,如果出现P值小于0.05,则说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比较两组间给予不同护理方法患儿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儿有效人数47人,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患儿中有效例数为36人,占该组总病例数的百分比为72%。进一步通过统计学研究发现,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实施舒适型护理策略,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其显著效果,因此,该护理方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肠道感染 热性惊厥 小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产褥感染妇女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产褥感染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舒适度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褥感染妇女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轻其不良反应,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舒适度与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干预 产褥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对我院2001-03~2005-04女性非感染性尿频180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17~70岁,病程3d~8a,均以尿频(24h排尿次数8次,每次平均排尿量<180ml)为主诉,部分患者伴尿急,实验室尿检(确保受检标本不被污染,如已用抗生素则送检前至少停药3d)未见白细胞和(或)脓细胞,尿普通培养阴性,并排除尿路结核菌、厌氧菌、真菌及衣原体、支原体感染.

  • 标签: 尿频/诊断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