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16例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创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微创组患者给予微创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骨瓣开颅术清除血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清除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均为10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以及活动性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血肿清除时间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骨瓣开颅术清除血肿比较,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钻孔引流术 骨瓣开颅术清除血肿 颅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接收的12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治疗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早期小骨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即在6~12h内进行手术,63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超早期小骨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即在6h内进行手术。结果治疗组采用的超早期小骨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总有效率为98.41%,与对照组相比较好,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尽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超早期小骨微创脑出血清除术能降低死亡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超早期 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研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疗法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给予对照组者单纯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亚低温疗法实施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之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疗法应用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中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亚低温疗法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清除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128例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7年1月期间有手术指征的128例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取得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入院后经CT/MRI检查后,均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手术清除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将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GCS评分及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对比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的GCS评分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价值。且治疗后7d、1月、3月的颅内血肿体积和水肿体积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清除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临床效果明显,患者创伤小,后遗症少。

  • 标签: 显微镜下 经侧裂 岛叶 清除 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底节脑出血30-50ml采取锥颅引流术的疗效,并与开颅血肿清除手术进行对比。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病人94例进行研究,平分为参考组与治疗组各47例,其中,参考组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治疗组则接受锥颅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均比治疗组高,血肿清除率则低于治疗组(P<0.05;参考组治疗有效率是74.47%,治疗组是93.62%(P<0.05=;参考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29.79%,治疗组是12.77%(P<0.05。结论对基底节脑出血病人采取锥颅引流术治疗方式获得的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基底节脑出血 锥颅引流术治疗 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在乳头状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分析,以供后期对乳头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工作作为参考。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行甲状腺切除联合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治疗的62例乳头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病理分析等进行研究。结果研究中,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因误切甲状腺导致患者永久性甲旁低1例(1.6%),喉返神经出现损伤6例(9.7%)。患者各组的淋巴结阳性率,VI组、Ⅳ组、Ⅲ组以及Ⅱ组相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但V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乳头甲状腺癌患者的早期治疗中,采取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的恢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等都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是一种规范且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 乳头甲状腺癌 淋巴转移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组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植骨融合时间、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价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6个月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其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时,采用脊柱X线片、CT测量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计算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术后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术后Cobb角矫正率、术后Cobb角矫正丢失率。结果两组植骨融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VAS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VAS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Cobb角矫正丢失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ODI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ODI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较好,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伤椎高度矫正丢失,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胸腰椎结核 经单侧椎弓根植骨 内固定 后路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将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运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和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此文分析资料是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本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组法是抽签法,一组纳入30例,试验组采取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开颅手术治疗方案,统计两组治疗有效合计值,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后Barthel评分数值。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合计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应指标,P<0.05,表明数据间明显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后Barthel评分数值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对应指标,P<0.05,表明数据间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展示较优效果,且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 脑出血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手术方式在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效果及对结石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且采用信封化分组,对照组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尿管拔除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腹腔镜 经皮肾镜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