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伴随我国整体经济的增长,广大人群对院前急救的需求一直在提升。为了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现阶段院前急救基本上都会应用信息技术,以此合理发挥急救资源的价值,提升院前急救的效果。正是这一因素,相关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就变得尤为关键。本文主要描述了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并对于实际效果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医院 院前急救 信息化 建设 管理方法
  • 简介:摘要:我国国家卫生部十分关注护理事业的发展,在相关政策及规划中对相应医疗卫生单位和机构提出了明确要求,鼓励医疗界相关从业人员重视护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综合运用“互联网+”新技术不断提升护理服务效率、质量,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互联网+护理服务是医疗服务的进一步发展,不仅能为患者提供便捷、专业的医疗服务,同时也充分利用医疗资源,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和患者就诊住院的压力。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宣传力度的增大、规章制度的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会更加健康、快速地推行和发展,让更多高龄体弱、行动不便、失能人群、生命终末期患者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 标签: 互联网 信息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感染管理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信息化管理措施。结果:在患者感染情况和漏报情况比较方面,观察组感染情况和漏报情况分别为2.00%、0.00%,对照组感染情况和漏报情况分别为14.00%、10.00%,观察组感染情况和漏报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信息化管理措施在住院患者的感染管理中,可以显著提升院内医护人员的交流情况,同时提升感染管理水平,对患者的感染情况也能够更加及时准去的进行了解,进而针对性的进行干预,值得参考。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信息化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急诊护理一直是医疗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急诊护理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基于信息技术创新管理和实践,提高急诊护理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我们发现信息技术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如电子健康记录、远程医疗诊断和数据分析等,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还存在一些挑战,包括信息安全和隐私问题,以及护士培训和技术接受度。本研究强调了急诊护理领域的信息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改善急诊护理的管理和实践。

  • 标签: 急诊护理,信息技术,创新管理,实践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透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方法 以本院为研究背景,从系统架构、管理流程和功能模块阐述血透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选取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验证系统应用效果。结果 系统上线后,有效减轻了医护工作量,提高了患者就医体验,观察组的护理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透信息系统的建设能够实现透析治疗的闭环精准管理,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与医疗水平。

  • 标签: 血透管理 信息系统数字化 管理信息集成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信息化建设的支持下,护理管理效率及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既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医院护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认可。做好护理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医院护理质量的提升,在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有积极意义,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信息化建设 护理工作 价值
  • 简介: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身体健康和医疗保障也变得更加关注。目前,医院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专业技术无法适应需求,尤其是在传统管理方式中,财务信息共享存在局限性。因此,对新型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大部分的医院都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了财务工作中,从而使其在财务管理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于此,本文对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 标签: 医院 财务 信息化建设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信息化技术近年来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手术室为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加强手术室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今在手术室护理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制度执行不到位等。本次研究从手术室管理的概念发展、手术室护理信息化的概念、手术室护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内容几个方面展开综述,以促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 信息化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选择输液港植入信息认知与心理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5年4-6月植入输液港患者12例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通过访谈归纳出5个主题,包括肿瘤患者输液港植入的信息需求、获取信息的途径、置港前后的担心与顾虑、信息需求满足程度、后续使用和维护的体验和感受。结论护士应重视肿瘤患者植入输液港信息认知状况,提供输液港专业信息及渠道,分阶段、有计划地给予相应专业指导和心理支持,满足患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确保有效的医护患沟通。

  • 标签: 肿瘤患者 植入性输液港 信息认知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调查乳腺癌病人患病不同阶段的信息和照护需求.[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乳腺癌病人罹癌过程中信息及照护需求调查表对161例乳腺癌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病人通过广播电视和纸质媒体获得知识最多,分别占59.6%、57.8%,32.3%的病人通过网络获取知识,29.8%的病人通过医疗系统获取知识.83.2%的病人希望通过医护讲解获取信息,同时病人对医院提供的教育的理解力和执行力较好.病人对手术期间获取信息最满意,占48.4%.在整个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病人都希望护士是健康教育提供者.[结论]乳腺癌病人通过医疗系统和网络平台途径获取信息和知识较少,病人患病各个阶段的信息需求不一样,护士可以在乳腺癌病人的治疗和延续照护中提供信息支持,发挥乳腺专科护士的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体现专科护士的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信息 照护 需求 社会支持 心理护理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据报道目前所面临的任务是:新形势下卫生服务人员的教育;信息技术在日常实践中的应用;执行终身学习的观念。在2003年的医学研究所(InstituteofMedicine)报告中指出,对卫生服务专业人员应进行以下核心能力方面的教育:强调“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参与跨学科的团体合作;强调循证实践;能够把安全有效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应用护理信息学的能力。

  • 标签: 护理教育 护理信息学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对危重病人家属采取信息支持,对其焦虑的影响予以探究。方法:68名危重病人家属选自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将上述家属随机分为实验组

  • 标签:
  • 简介:目的提高对压疮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压疮防治与监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自动化办公平台研发信息化压疮上报系统,由难免压疮登记表、压疮发生登记表及压疮转归登记表3部分组成。护理部每天通过该系统自动收集数据,并及时把数据传给压疮管理小组,护理部及管理小组对全院压疮发生情况进行动态、实时管理。结果压疮上报与得到压疮管理小组处置时间缩短,压疮上报率提高,压疮发生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压疮上报流程与监管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是实现压疮防治与监控管理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压疮 信息化管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管理中实行信息化建设在提高管理效率方面的影响价值。方法 本文采用对比研究法,抽选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采用常规护理的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抽选2020年2月-2021年2月采用护理信息化管理的82例患者命名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率以及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护理管理效率以及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护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管理效率以及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确保取得最佳的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信息化 护理管理效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档案管理是各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重点,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有助于寻找企事业单位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继而为后续发展及提供工作效率提供可靠的依据。对现代医院而言,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也有积极意义,有助于促进医院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本次研究中,先简要阐述医院病案室管理的内涵,然后分析病案室管理现状,并就强化病案室信息化管理的策略进行探讨,以提升病案管理水平。

  • 标签: 医院 病案室 信息化管理 问题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中应用基于护理电子病历的护理分级评定信息系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间收治的857例外科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分级模式不同把患者分成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分级方式,n=432)和观察组(应用基于护理电子病历的护理分级评定信息系统,n=425),对比两组患者接受的护理质量。结果:护理质量方面:观察组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护理电子病历,护理分级,评定,信息系统
  • 简介:摘 要: 信息化平台静脉治疗闭环管理模式是指运用信息化平台对静脉治疗进行闭环管理,以提高静脉治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其中关键词涉及到信息化、静脉治疗以及闭环管理。信息化管理是指应用科学手段安排组织社会活动,使其有序进行,达到智能化、合理严谨、便捷高效、可追溯。闭环管理模式则指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将医嘱从下达、转抄、核对、一直到执行和执行结果或反馈,实行全程监控,使医嘱过程形成一个闭环链路,有效控制医疗质量。信息化平台静脉治疗闭环管理模式,则是利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在整个静脉治疗过程中,利用无线网络以及移动终端信息技术等,使静脉输液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提高静脉治疗的安全性。本文就信息化平台静脉治疗闭环管理模式的效用开展相关分析研究。

  • 标签: 信息化平台   静脉资料   闭环管理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 通过对信息化追溯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进行了探讨,采用信息化追溯管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软式内镜合格率,且能够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科学管理,从而提高各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

  • 标签: 软式内镜 信息化管理 追溯系统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信息支持结合麻醉苏醒护理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麻醉苏醒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信息支持干预,对比两组麻醉质量与常见生命体征,来判断对病人的影响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的出现吞咽反射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答问切题时间都要比对照组更短( P

  • 标签: 麻醉苏醒护理 信息支持 全身麻醉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信息系统,搭建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管理信息,实现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的全程、动态、流程管理,保证手术患者安全。方法依托有/无线网络与移动PDA、电脑设备,建立患者信息、携带物品、管道通畅、妥善固定等内容在病区、手术间、恢复室转运交接的信息化流程管理。利用消息推送,与手术麻醉系统、HIS、护理管理系统关联,完成患者手术不同环境的转运交接,对各节点数据进行工作量、工时、手术例数、手术间效率等项目查询与统计。结果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运行后,规范了手术室转运交接流程,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56%,每手术间每天使用量提升38%。结论信息系统在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的流程管理能够提高手术室的管理效果,并有效促进手术室数字化的建设和发展。

  • 标签: 转运交接系统 信息技术 手术室 流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