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万方、CBM、维普、PubMed、EMbase、Clinicaltrails、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收集参附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536名受试者。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附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后,扩张型心肌病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的有效率(RR=1.25,95%CI:1.15~1.35,P<0.00001)优于西医常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MD=6.28,95%CI:3.29~9.27,P<0.0001)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MD=-4.07,95%CI:-5.85~-2.28,P<0.00001)低于对照组;脑钠肽(BNP)(MD=-132.38,95%CI:-205.66~-59.10,P=0.0004)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MD=35.86,95%CI:17.95~53.77,P<0.0001)高于对照组;心率(MD=-4.91,95%CI:-7.27~-2.55,P<0.0001)低于对照组。纳入的8个研究中,有2个研究观察了不良反应,1个研究报告有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因大部分研究未对参附注射液的安全性进行观察,故未能作出药物安全性方面的可靠分析。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且质量较低,增加了本次系统评价结论产生偏倚的风险,因此参附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和安全性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扩张型心肌病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阿利沙坦酯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轻-中度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阿利沙坦酯组和缬沙坦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监测诊室血压(CBP)、心率、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治疗前与治疗12周结束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治疗12周末,两组的诊室血压,24h、白昼、夜间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值及夜间下降率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无显著变化;阿利沙坦酯降低白昼及诊室收缩压(SBP)和降低24h、白昼、诊室收缩压幅度优于缬沙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舒张压(DBP)平均降压幅度、血压达标率、谷峰比值(T/P)及平滑指数(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均能自行缓解,但在引起转氨酶升高方面比较,阿利沙坦酯更安全。结论阿利沙坦酯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高血压 阿利沙坦酯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医学模式的转变,优质护理病房的开展,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及护理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护理质量的要求需要持续改进和发展,护理管理理念需要更新。走动式管理(ManagementbyWanderingAround,MB-WA)也称为巡视管理法,是由汤姆·彼得最早在《追求卓越》中具体提出的一种经典的管理学理论,获得了管理学界的广泛认同和应用。

  • 标签: 走动式管理 优质护理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专科医师-社区医师医联体续惯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全科医师推荐的2级高血压、且血压控制未达标者共320例,其中经社区医生介绍给专科医生进行治疗者为实验组共170例,自行就诊治疗者为对照组共150例.比较1个月后、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压达标率、满意度、诊疗费用.结果1个月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血压达标率(54%vs.70%),满意度(79.33%vs.97.65%)和诊疗费用[(518±58.9)元vs.(455.4±61.14)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月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血压达标率(80%vs.92%),满意度(91.33%vs.98.24%)和诊疗费用[(410.9±82.69)元vs.(297.7±33.91)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专科医师-社区医师医联体续惯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和就医满意度,降低诊疗费用.

  • 标签: 医联体 续惯管理模式 高血压
  • 简介:目的探讨主支支架加边支预埋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以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支支架加边支预埋球囊术进行治疗.依据研究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特点,选取行单导丝边支保护的60例边支病变患者为对照组.术后,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介入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1年后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TIMImyocardialperfusion,TMP)血流分级等.结果术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介入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8.84%和85.7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6%和11.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期间,研究组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98%(6/86)vs.31.75%(20/63)P<0.05];TIMI血流分级、TMP血流分级以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右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支支架加边支预埋球囊可提高冠状动脉分支病变患者的介入治疗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血运重建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 标签: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简介:目的观察替罗非班预防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急性、亚急性支架血栓的疗效,以及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2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人治疗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常规基础上予替罗非班负荷量,后维持量24h;对照组100例,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常规基础上,术后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3d。观察两组支架血栓及出血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冠状动脉病变中B2、C型病变分别为63例、37例,对照组为70例、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植入支架的数量及植入支架的总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1±1.3)枚vs.(2.9±1.2)枚,P〉0.05;(32.4±13.8)mmvs(33.2±12.7)mm,P〉0.05]。治疗组急性支架血栓形成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了意义[2%(2/100)vs7%(7/100),x2=45.82,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12/100)vs.9%(9/100),x2=5.18,P〉O.05]。结论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PCI治疗后使用替罗非班是安全的,且降低了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发生率。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替罗非班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窦炎鼻息肉通过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26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各113例患者,手术治疗组患者采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药物治疗组采用传统药物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46%,药物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26%。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炎鼻息肉能够通过传统药物疗法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佳且容易出现病情反复,通过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更佳且复发率明显降低,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鼻窦炎鼻息肉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安全性与疗效比较
  • 简介:低钾血症是临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常引起各种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危急生命。现将我院10年来收治的低钾血症所致心律失常138例分析如下。

  • 标签: 心律失常 低钾血症 电解质紊乱 症状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本研究对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34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34例患者全部得到及时确诊,并通过与病情相适应的药物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疗效均较为理想,患者子宫都得到保留,不影响生育能力。结论子宫疤痕妊娠的病发情况较为隐匿,容易发生误诊,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并使用超声等手段进行准确诊断,一般应首先采取药物手段进行预防和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则需及时采取恰当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子宫疤痕妊娠 诊断与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报道20例心室电风暴患者,对其病因,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20例患者,男11例,女9例,年龄16~81岁(52±26)岁,均有24h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3次的病史。其中扩张型心肌病6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5例,陈旧性心梗1例,心肌炎1例,先天性长QT综合征1例,扩张型心肌病并长QT1例,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1例,高血压并Ⅲ度房室阻滞1例。其中2例ICD术后电风暴。结果20例患者死亡7例(31.6%),4例院内死亡,3例出院后短期内猝死;1例扩张型心肌病CTR-D患者,以利多卡因终止发作后,转外地治疗,因仍无法终止心室电风暴,短期内进行心脏移植,随访一年余,未发作心动过速。其余患者随访1~33个月,服用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或二者合用,均未发生室速或室颤。结论心梗或急性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均为室性心律失常的高危人群,而电解质紊乱、心衰加重、药物影响:RonT室早为电风暴的常见促发因素。治疗包括祛除可能的病因和诱因,治疗原发病,血运重建,改善心肌供血,纠正心力衰竭和电解质紊乱。射频消融治疗ES的技术日渐成熟,已应用于ES的急性和择期治疗,尤其药物不能控制者,更适合消融治疗。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射频消融治疗 短期内 心力衰竭 风暴 电解质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类输尿管结石采用输尿管硬镜与钬激光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1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为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采用输尿管硬镜和钬激光联合碎石治疗。结果本组选取病例治愈4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无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结论各类输尿管结石采用输尿管硬镜与钬激光联合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防范复发事件率,降低并发症率,对保障患者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输尿管硬镜 钬激光 碎石 输尿管结石
  • 简介:1临床资料与心电图例1男,69岁,因头昏、心慌、胸闷反复发作3个月就诊入院.听诊心律不齐,平均心率80次/min,无病理性杂音,血压160/90mmHg.临床诊断冠心病.入院时心电图(图1)示窦律,除aVF的P7(房早)外,PP匀齐,心率90次/min.QRS形态、时限、电压均正常,但节律明显不齐,且与P波无相互关系.据aVF导联的梯形图分析,P(心房激动)与QRS(心室激动)呈三度阻滞状态,阻滞区平面在房室交接区上层,在此平面之下形成加速性交接区节律,此节律逆传受阻,前传至心室呈文氏型传导.再据“文氏周期等同传导时间”的规律[1],从而推算出加速性交接区节律的频率约为84次/min,RR间期呈现“渐短突长”的特点,长RR间期将该导联分为3:2、4:3、2:1和4:3四个文氏周期,为此该例房室交接区的下层是加速性交接区节律伴结室文氏传导阻滞区.该患者适合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但患者及家属拒绝而自动出院.

  • 标签: 房室交接区双层阻滞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普外科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度普外科200例住院手术患者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患者中共发生伤口感染12例,感染率为6%。高龄、引流管放置、恶性肿瘤、手术相关因素(如急症手术、手术时间长、二,三类手术切口)、术前术中未抗生素预防性使用、呼吸循环系统慢性疾病、耐药菌株感染与伤口感染有明确关系。

  • 标签: 感染 普外科 抗生素
  • 简介:自60年代有人提出左束支前分支传导阻滞的概念之后,很快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左束支前分支传导阻滞现已为常见的诊断。今将我们所收集的127例左束支前分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男性92人,女性35人,男:女=2.7:1,其中76岁以上5例,占3.8%,25岁以下5例,占3.8%,56~65岁34例,占26.7%为本组比例最高。QRS平均电轴显著左偏,113例在-30°~-70°之间,占88.9%,-70°以上的仅14例,

  • 标签: 左束支前分支阻滞 心电图
  • 简介:目的观察中老年脑梗死者心电图改变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及CT证实的125例(男性70例、女性55例)中老年脑梗死者24h动态心电图(DCG)作分析。结果125例中异常心电图123例,占98.4%;男性69例(占56.1%)、女性54例(占43.9%);性别间无明显差异(P〉0.05)。心律失常以房性期前收缩(PAS)最多,有106例(单一PAS仅18例);室性期前收缩(PVS)80例(单一PVS仅4例);房性心动过速(房速)60例(均合并存在)。心律失常大多以二种以上组合出现,以PAS并发房速、PVS最多,占40例。此40例中男性29例(占72.5%)、女性11例(占27.5%);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强对脑梗死者的DCG检测,有助于更好地发现心律失常.对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DCG 脑梗死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总结三房心临床特点、合并畸形及影像学诊断特点。方法:1993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23例三房心患者,男13例,女10例,年龄0.3~38(9.6±10.0)岁。均为左型三房心,其中21例获得手术证实,完全型15例,部分型6例。心电图检查:电轴右偏18例,电轴偏左1例,电轴正常4例。胸片检查:18例肺血增多。结果:术前经超声检查确诊12例(52.2%),10例行心导管确诊4例(40%)。21例中16例(76.2%)合并其它畸形,合并房间隔缺损14例(66.7%)、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6例(28.6%)、肺动脉瓣狭窄3例(14.3%),永存左上腔3例(14.3%)。结论:三房心临床表现多样,合并畸形发生率较高,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有较高诊断价值。心导管检查对合并畸形诊断率较高,对合并畸形者强调术中探查。

  • 标签: 三房心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血管造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分布和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入院的首发急性青年脑梗死患者243例(年龄≤45岁),经影像学及其他病因学检查确定诊断的临床资料,依据TOAST(TrialofOrg10172inAcuteStrokeTreatment)分型标准,确定患者所属分型,经统计学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结果本组患者TOAST分型构成情况是,心源性脑栓塞占12.8%(31/243);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占22.2%(54/243);小动脉脑梗死占16.0%(39/243);其他原因引发的脑梗死占7.0%(17/243);原因不明的脑梗死占42.0%(102/243)。危险因素的暴露率最高的为高血压,占50.6%(123/243)、饮酒,占46.5%(113/243)、吸烟,占28.4%(69/243)、脑血管病家族史,占25.5%(62/243)。卒中分型的组间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性高血压(69.2%,Χ^2=17.18,P〈0.01)和血脂异常(48.7%,Χ^2=46.09,P〈0.01)在小动脉脑梗死分型中显著增高。结论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分型以原因不明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所占比例较高。危险因素以高血压、饮酒的暴露率高。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在小动脉脑梗死患者中更加明显。

  • 标签: 脑梗塞 危险因素 青年 病因
  • 简介:目的:提高对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疾病的认识和探讨孕期血栓病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肺栓塞者,除1例猝死外,3例经χ线、彩超和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诊断,并肝素和华法林抗凝治疗后,均获愈.1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经彩超确诊,给抗凝治疗,被阻塞血管均有血流通过,未发生再次栓塞.所有孕产妇未发生大出血现象.结论:孕产妇是血栓病的高危人群,孕妇心脏病、妊高征、贫血、感染、手术产、止血药应用及长期卧床等是孕产妇血栓病的高危因素.

  • 标签: 孕产妇 静脉血栓栓塞 临床分析 高危因素 肝素 华法林
  • 简介:目的探讨心室电风暴的临床特征及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心室电风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心室电风暴患者均出现一项或多项心电图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室影室颤,但在室影室颤发作前常有交感神经激活,伴有相应的一些预警性心电图表现。结论早期识别心室电风暴的临床特征及心电图特点,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心室电风暴 心电图 电复律
  • 简介:目的分析内外科手术后患者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病情况,以提高手术医师对该病预防和诊治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01例手术后发生急性PTE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的合并疾病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类型、治疗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占46.5%、恶性肿瘤占33.7%、下肢创伤病史占17.8%,50.5%的患者有短期卧床史,相当比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及慢性心肺肝肾疾病.临床表现以胸闷、心悸症状发生比例最高,休克发生率27.7%.大面积PTE发生率24.8%.普外科手术(29.7%)、骨科手术(21.8%)和心胸血管外科手术(18.9%)发生PTE所占构成比最大.79.2%的患者仅接受抗凝治疗,20.8%的患者接受溶栓和(或)介入治疗.结论外科手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因素及自身因素容易出现PTE,提高手术科室医护人员对急性PTE的早期预防及诊断意识尤为重要.

  • 标签: 手术治疗 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