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选择48例咯血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选择物理干预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结果物理干预措施对于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良好。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使用物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标签: 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深静脉血栓 物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鼻咽癌放疗、化疗结合患者心理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9月间收治的鼻咽癌;联合放化疗患者中抽取72例,根据自愿原则将其分别纳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36例。干预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干预前、干预8周后两组的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8周后干预组的SAS评分明显降低,且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且干预8周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鼻咽癌放疗、化疗同期进行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有利于降低其心理焦虑水平,减少不良情绪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有助于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采纳和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咽癌 放化疗 针对性护理 心理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与脑梗死的关系,评价超声成像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入住我院治疗的281例脑梗塞患者入组脑梗塞组,并选取于我院正常查体的346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分型以及表面规则程度。结果脑梗塞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均以颈动脉分叉处居多,其次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而颈内动脉斑块很少见;脑梗塞组斑块以软斑居多(54.0%),其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次为扁平斑(24.9%)、混合斑(14.0%),而正常对照组则以扁平斑居多(58.1%);正常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86.2%表面光滑,且斑块表明不存在龛影的现象,而脑梗塞组斑块表面光滑的仅占44.3%,而42.9%为表面粗糙不平,12.8%斑块表明有龛影,即脑梗死组斑块表面不规则程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脑梗塞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密切相关,其中软斑块和斑块表面规则程度是导致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超声成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诊断价值,可为脑梗塞的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脑梗死 颈动脉 粥样硬化 斑块 超声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前臂桡动脉游离皮瓣切取的新方法。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治24例口腔内中小面积的软组织缺损。切取长窄形前臂桡动脉游离皮瓣。所有皮瓣供区除1例行植皮外均行一期缝合。结果所有皮瓣全部成活,术后没有发生血管危象。结论对于中小面积的组织缺损,长窄形前臂桡动脉游离皮瓣,由于降低了对供区功能和外观的影响,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前臂 桡动脉 游离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64例脑卒中者做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检测两组的血糖、血脂、和纤维蛋白原等生化指标。结果脑卒中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斑块部位与脑卒中部位有显著同侧相关性(P<0.05).脑卒中组TG、餐后血糖及纤维蛋白原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异常可以作为评价脑缺血性疾病及其程度的一个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5年0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6例癌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静脉炎发生率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97.37%(37/38)2.63%(1/3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78.95%(30/38)和15.79%(6/38),两组对应临床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癌症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后,可以实现对药物外渗导致静脉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认识和识别,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促进整个癌症治疗工作的顺利实施。

  • 标签: 预防性护理干预 化疗药物 外渗 静脉炎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按摩联合饮薯枣汤对白血病或高危MDS(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患者化疗后便秘改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的白血病/高危MDS化疗患者100例。按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实验组患者从化疗第一天至化疗结束后2周进行腹部按摩联合饮薯枣汤,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预防便秘方法,观察2组患者便秘发生情况,包括患者排便的次数,粪便的性状,排便的难易程度,便秘的持续时间,肛裂的发生率,进行效果测评。结果从化疗第一天至化疗结束后2周,实验组50例患者便秘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血病/高危MDS患者化疗时进行腹部按摩联合饮薯枣汤,能有效改善便秘状况,有利于患者继续治疗,对促进白血病/高危MDS疾病缓解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腹部按摩 薯枣汤 白血病/高危MDS 化疗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例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均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并于栓塞术后3~7d行人工流产术。结果术中出血10~46(20.35±2.16)mL,术后1周复查血β-HCG水平(11873.53±1948.36)mIU/mL显著低于手术前(39767.53±4158.52)mIU/mL(P<0.05);所有患者月经周期于术后2~3个月恢复正常。未出现盆腔脏器坏死、下肢麻木等严重栓塞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能保留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子宫和生育功能,且安全可靠。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瘢痕部位妊娠 血&beta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顺铂联合紫杉醇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5年04月收治的6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治疗,治疗组采用紫杉醇加顺铂方案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一年生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治疗组的一年生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84.85%以及24.24%对照组的一年生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51.51%以及15.45%,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紫杉醇加顺铂方案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疗效高,同时患者不良反应能耐受,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顺铂方案 同步放疗 中晚期食管癌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出现上消化大出血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采用有效、系统的护理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结果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康复出院。结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采用传统的抗凝治疗最主要的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因此,在抗凝治疗方面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抗凝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制定落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 标签: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 消化道出血 抗凝剂选择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有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压和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89例重度及以上COPD患者,参照FEV%值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48例)和有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组(41例);通过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各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通过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检测血浆中NT-proBNP水平,1周后复查。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和血浆NT-proBNP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和血浆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有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有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有助于降低重度及以上COPD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及血浆NT-proBNP水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有创机械通气 肺动脉压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80例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于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的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自我管理教育,评价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自我管理教育后,研究组的自我效能评分和心理健康状况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胶质瘤 自我管理教育 自我效能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尼莫同防治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接诊的126例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临床给予静脉持续泵入尼莫同注射液和口服尼莫同片,观察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总结护理体会。结果126例患者均行头颅CT复查,其中5例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3.96%;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6.34%。结论临床中尼莫同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能预防脑血管痉挛,并且联合临床护理,可以最大化的降低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缺血性神经损伤及死亡率。

  • 标签: 尼莫同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护理
  • 简介:患者,男性,65岁,9个月前因感冒出现间接性的右侧鼻堵,有脓臭涕,涕中带血,嗅觉丧失,症状逐渐加重,且出现了右眼肿胀,逐渐突出,视物模糊,右眼下半视野缺失。查体:鼻中隔向左偏曲,右鼻腔大量灰白色鱼肉样新生物,质脆,触之易出血,中下鼻甲结构不清,鼻咽部及左鼻腔无异常。

  • 标签: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 疑难病例讨论 北京地区 中青年 肝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