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57岁。以右鼻塞、流脓涕伴头昏、胀痛2年入院。无明确异物史。近2个月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并出现右眼泪多,视物模糊症状。我科检查见右鼻腔为瘀泥样物所填塞,并伴脓涕,右鼻腔完全不能通气。试用枪状镊及吸引器清理出约3ml瘀泥样物后,见中鼻道有一长条形褐色异物,探之质硬,以枪状镊取出为一锈蚀之铁钉,长5.5cm,取出后见中鼻道较多脓。于次日在局部麻醉鼻内镜下彻底清理鼻底及后鼻孔瘀泥样物(术后病检为坏死物)并开放筛、上颌窦,见窦腔内黏膜水肿,较多脓涕。术后予以抗感染治疗,5d痊愈出院。

  • 标签: 右鼻腔 铁钉 鼻窦炎 术后病检 抗感染治疗 视物模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吸氧法对全麻病人鼻部手术鼻腔填塞后SpO2、舒适度及依从性影响。方法40例施行全麻下鼻部手术鼻腔填塞后的患者,采用简易面罩法和双腔鼻导管口式法吸氧,比较两种吸氧方法对患者SpO2、舒适度及依从性的影响。结果两种吸氧方法对患者SpO2均在95%以上,舒适度及依从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两种吸氧方法均能达到氧疗效果,双腔鼻导管口式法吸氧法可增加舒适度,提高吸氧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鼻腔填塞 氧疗 血氧饱和度 依从性Application of two kinds of oxygen inhalation in nasal packing after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额窦磨削手术(Draf Ⅱb、扩大Draf Ⅱb和Draf Ⅲ)中应用鼻腔黏膜瓣的临床随访结果,探讨和归纳不同黏膜瓣的应用适应证及使用黏膜瓣对术后额窦口开放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2019年于北京同仁医院接受内镜下额窦磨削手术的48例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使用黏膜瓣进行额窦口重建分为黏膜瓣组(24例,男19例,女5例,年龄19~71岁)和非黏膜瓣组(即对照组,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21~63岁),利用OsiriX®软件对术后7 d和术后1年额窦引流通道截面积进行测量,并进行Lund-Kennedy评分,分析2组患者预后的差异。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8~102个月。黏膜瓣组术后上皮化时间(2.5±0.9)个月(均值±标准差,后同),对照组术后上皮化时间(3.0±0.7)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P=0.024)。随访终期黏膜瓣组额窦开放良好者23例(95.8%),狭窄者1例(4.2%),无再手术病例。对照组额窦开放良好者16例(66.7%),狭窄者8例(33.3%),再手术者4例(16.7%)。黏膜瓣组额窦口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92,P=0.027)。黏膜瓣组术后1年额窦口面积缩小(0.87±0.58)cm2,对照组额窦口面积缩小(1.54±1.15)cm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P=0.046)。2组均无额窦口闭锁病例,无手术并发症。术后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提示,黏膜瓣组平均Lund-Kennedy评分比对照组低0.78分,即手术方式对Lund-Kennedy评分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F=5.33,P=0.035)。结论额窦磨削手术中应用黏膜瓣覆盖裸露骨面可减轻黏膜瘢痕及新骨形成,显著降低额窦口狭窄率。

  • 标签: 额窦 内镜 黏膜瓣 Draf Ⅱb型额窦手术 Draf Ⅲ型额窦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后处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针对40例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失败的患者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采用鼻内窥镜进行再次处理,持续观察患者效果;4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3月间收治。结果4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对其完成为期1年的跟踪访问,访问过程中并未见患者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结论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处理分析发现,采用鼻内窥镜再次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减少治疗对于患者的创伤,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经鼻内窥镜 泪囊鼻腔吻合术 失败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治疗鼻内镜下鼻腔后部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95例鼻腔后部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5例患者经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后83例患者治愈,10例患者有效,2例患者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9%;其中10例有效患者及2例无效患者经二次微波治疗后均治愈,术后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黏膜均正常,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给予鼻腔后部出血患者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少,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内镜 微波治疗 鼻腔后部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外伤对鼻腔生理功能的影响,以期对鼻外伤的诊治产生新的社会及经济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1月—2017年6月该院因鼻外伤而在门急诊及住院病人100例,通过对其解剖学形态、病理组织学、嗅觉功能测定、鼻腔通气试验等相关鼻腔生理功能检查,研究其影响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因。结果100例患者中,平均年龄(42.52±8.75)岁。鼻内镜观察鼻腔呼吸区和嗅区粘膜形态见100例患者中有72例出现鼻中隔脱位或偏曲。有80例患者出现粘膜撕裂或鼻腔血肿形成。取下鼻甲活检标本,100例患者中有82例出现组织表面纤毛部分断裂,黏膜及黏膜下层出现撕裂,黏膜下见炎症细胞浸润,腺体结构欠规则。鼻外伤患者治疗前嗅觉功能明显较术后恢复6个月患者差。术前患者鼻通气阻力值(8.32±1.21),术后6个月鼻通气阻力值(1.49±0.8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MTR(6.98±0.98),术后MTR(4.05±0.5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外伤对患者鼻腔生理功能存在一定影响,需给予积极治疗。

  • 标签: 鼻外伤 生理功能 黏膜撕裂 鼻通气
  • 简介:摘要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是一种由胞质透明或嗜酸性的肿瘤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转移部位多见于骨、肺等,但转移至鼻腔比较罕见,鼻腔转移者临床症状多为肿瘤压迫症状,如鼻塞、鼻出血、视力受损,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也无特异性,确诊只能依靠病理诊断。该类疾病临床特点不明显,所以临床医师在遇到类似患者时,要警惕该类疾病,最好取活检做病理诊断,尽可能避免误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胶原蛋白海绵对鼻出血鼻腔填塞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采用鼻腔填塞治疗的鼻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新型的胶原蛋白海绵止血材料进行鼻腔填塞止血,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凡士林纱条进行鼻腔填塞止血,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胶原蛋白海绵填塞治疗鼻出血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出血 鼻腔填塞 胶原蛋白海绵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85例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对85例(87眼)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87眼)未发生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是泪囊鼻腔吻合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护理
  • 简介:血管瘤虽属良性肿瘤,但手术易出血,如切除不彻底易复发,极少数尚可恶变[1],故临床处理较棘手.近年随着激光及鼻内窥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鼻腔血管瘤的治疗上显示其优越性.1996年2月~2000年5月,我科采用鼻内窥镜下YAG激光治疗鼻腔血管瘤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鼻内窥镜 YAG激光 鼻腔血管瘤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几种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手术方式。方法收集2007年2月-2010年6月28例29眼慢性泪囊炎,行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的病例,分别行单纯吻合瓣悬吊术,吻合口填充明胶海绵加前瓣悬吊术,吻合口填充医用吸血海绵或导尿管术。结果26例27眼治愈或好转,有效率93.1%。结论本文几种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疗效确定,可针对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鼻腔泪囊吻合术 吻合瓣悬吊术 明胶海绵 吸血海绵 导尿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后吸痰护理方法减少小儿口鼻腔吸痰损伤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80例进行口鼻腔吸痰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改进组和传统组(各540例),传统组实施常规的吸痰护理,改进组采用改进后的吸痰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吸痰损伤发生率。结果吸痰前,改进组和传统组分别的呼吸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1.11%和8.89%,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吸痰后,改进组的呼吸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为20.37%,对照组为57.78%,改进组的呼吸道黏膜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改进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89%,传统组为82.2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口鼻腔吸痰患儿应用改进后的吸痰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气道黏膜损伤提高吸痰效果。

  • 标签: 护理方法 口鼻腔吸痰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中同时处理鼻腔解剖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时对变异的中、下鼻甲及鼻中隔进行矫正处理(处理组);另选32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对照组),有解剖变异本应处理而未处理。在术后对这两组患者就其解剖形态的恢复、鼻窦炎的疗效、粘连的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处理组中解剖形态恢复正常79例(88.2%),鼻窦炎治愈77例(85.9%),粘连的发生率18例(10.6%)。对照组中慢性鼻-鼻窦炎治愈23例(73.2%)粘连发生15例(46.7%)。结论在鼻内窥镜手术中同时处理影响鼻腔功能的解剖变异,对于提高慢性鼻-鼻窦炎治愈率,改善鼻腔通气引流,降低粘连,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鼻腔 解剖变异 鼻窦炎
  • 简介:目的观察0.9%氯化钠溶液鼻腔超声雾化治疗妊娠期鼻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诊断为妊娠期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鼻腔冲洗)和观察组26例(鼻腔超声雾化)。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6周后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及鼻内镜检查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鼻内镜检查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0.9%氯化钠溶液鼻腔超声雾化能够改善妊娠期鼻炎患者的鼻部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妊娠 鼻炎 0.9%氯化钠溶液 鼻腔 超声雾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进行鼻内镜术后的鼻腔填塞病人的口腔护理,探讨其在填塞期间的口腔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1月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8名患有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4名。为观察组病人实施舒适护理以及使用康复新液漱液进行含漱,为对照组病人提供常规护理以及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含漱。使用自制的疼痛量表以及问卷调查对两组病人实施有关内容的评估。对比两组病人口腔不适的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病人在进行口腔护理的评价,观察组病人在进行手术后其有缓解,在手术后口腔护理满意程度较高,优于对照组病人,两组病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产生口干以及口臭、其他不适咽喉病症等的出现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病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为进行鼻内镜术后的鼻腔填塞病人实施有效的舒适护理,能够对其术后的护理控制上起到很大的效果,缓解由于口腔不适导致的失眠现象,以及改善烦躁等不利的情绪,令病人能够安全平稳的度过鼻内镜术后的恢复时间;使用康复新液漱液,对于病人的口干以及口臭、其他不适咽喉情况等病症可以有效的缓解,同时没有不良反应现象。

  • 标签: 鼻内镜术 鼻腔填塞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腔插管抢救小儿药物中毒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小儿药物中毒,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口腔插管洗胃法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经鼻腔插管抢救治疗和常规性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不良反应,胃管堵塞情况良好,洗胃效果显著。对照组产生2例咽喉出血症状、12例恶心呕吐、7例胃内容物返流。结论经鼻腔插管抢救小儿药物中毒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鼻插管 小儿 药物中毒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