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诊断在急性右下腹痛临床中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将2013年~2014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急性右下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对患者进行诊断,比较超声诊断结果与最后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超声诊断结果符合最后临床诊断结果的的有47例,符合率为97.92%,其中,在妇科疾病上的诊断符合率为84.62%;急性阑尾炎上的诊断符合率为88.24%;在输尿管结石上的诊断符合率为81.25%;在肠道疾病上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超声诊断在急性右下腹痛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有效的诊断出急性右下腹痛的病因,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且无创、经济,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右下腹痛 超声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制备机械通气腹腔高压动物(猪)模型,观察机械通气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动物肝脏细胞学及酶学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健康成年实验猪6只,全麻后行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呼吸模式为:容量控制通气(VCV),设定潮气量(VT)10 mL/kg,呼吸频率(RR)16次/min,吸入氧浓度(FiO2)0.40,呼气末正压(PEEP) 5 cmH2O(1 cmH2O=0.098 kPa)。采用水囊叠加加压法制备腹腔高压动物模型,通过向加压水囊注入生理盐水模拟腹腔增压过程,每注入50 mL生理盐水测压1次。于术前和术后4 h内每隔1 h经耳缘静脉采血5 mL,行肝脏酶学检查;4 h后处死动物取肝脏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6只猪均成功制模,动物的RR、心率(HR)均维持平稳,实验过程中无一只发生气压伤或死亡。腹腔高压动物模型中腹腔压力与腹腔增容量呈正相关关系(r2=0.839 6,P=0.003 7)。术前和术后1、2、3、4 h各间点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胆碱酯酶(Ch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时间延长,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术后1 h较术前明显升高(U/L:46.84±8.57比23.35±5.14,P<0.05),术后2、3、4 h均较术前明显降低(U/L:16.33±3.58、14.54±3.35、15.44±3.21比23.35±5.14,均P<0.05);γ-谷氨酰转移酶(GGT)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但仅术后1 h较术前明显升高(U/L:101.20±17.79比51.34±9.13,P<0.05),其余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光镜下可见肝组织汇管区小叶间静脉扩张淤血,小叶间胆管扩张,小胆管增生;汇管区结缔组织增生,大量急慢性炎细胞浸润;肝细胞肿胀,胞质淡染,部分细胞呈气球样变,可见点状坏死。结论机械通气下腹腔高压可使肝脏出现明显的酶学改变和细胞学损害。

  • 标签: 腹腔高压 模型,动物 压力-容积曲线 肝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下对38例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将收治的38例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单双号编号分组,对照组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前提下,采用舒适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数据与对照组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相比优势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过舒适护理方案后,能够显著的改善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可以有效的降低住院时间与不良反应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以后的护理当中推广。

  • 标签: 全麻 腹腔镜外科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急性右小腹疼痛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和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100例进行研究,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B超检查进行诊断,研究组患者采用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进行诊断。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诊断的总准确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在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急性右下腹疼痛 螺旋CT 诊断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的手术类型为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26例研究组和24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照组接受传统耻骨结节法神经阻滞。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尝试次数、大腿内收肌阻滞前及阻滞后20min的力量。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前大腿内收肌力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阻滞尝试次数、阻滞后20min大腿内收肌力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穿刺成功率高,阻滞效果好于传统耻骨结节法神经阻滞。

  • 标签: 超声 引导 神经阻滞 腹股沟径路闭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诊治原因不明急性下腹痛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不明原因急慢性腹痛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行腹腔镜检查均成功。其中阳性发现55例,占98.21%,未明确诊断1例,占1.79%。治疗患者术后腹痛均明显好转或治愈,有效率为100%。术后随访,腹痛消失50例,占89.29%,疼痛缓解5例,占8.93%,未缓解1例,占1.79%。术中均未见肠管扩张。结论腹腔镜诊断腹痛准确率较高,减少了患者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腹腔镜应作为外科诊治不明原因急慢性腹痛患者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腹腔镜 原因不明 急性下腹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以右下腹痛为主诉就诊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24例以右下腹痛为主诉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124例患者中,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3%。右下腹痛病因多样,包括右侧输尿管结石、阑尾炎、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右侧卵巢黄体破裂、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肠系膜淋巴结炎、肠套叠等。结论超声诊断右下腹痛时根据声像图特征,结合临床资料,能够对多数的病变做出初步的诊断,对右下腹痛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超声诊断 右下腹痛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和分析局麻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12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2例患者均在局麻下顺利完成无张力修补术手。手术时间26min~65min,平均38min;术后即可进食,术后1天内即可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6天;术后无腹胀、尿潴留、切口或补片感染、无皮下血肿及复发疝等并发症。随访6月~42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不仅安全有效,而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腹股沟疝 局部麻醉 无张力修补术
  • 简介:摘要:腹腔镜下腹壁疝修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旨在探讨腹腔镜下腹壁疝修补术的应用现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总结了腹腔镜下腹壁疝修补术的技术特点、手术适应症、手术操作步骤和术后疗效。

  • 标签: 腹腔镜下腹壁疝修补术 微创手术 应用现状 优势 局限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的手术护理配合情况展开研讨。方法:选用2021年2月~2022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96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各48例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施行全面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其对护理更加认可,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更少(P

  • 标签: 腹腔镜 腹壁切口疝修补 手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急诊区患腹部闭合性创伤疾病患者采用腹部创伤定点超声检查方式,探究此方式对于疾病检查效果。方法:选取时间在2020年1-4月的90例出现腹部闭合性创伤疾病患者,全部患者均进行定点超声检查与腹部CT,随后进行检查效果的对比。结果:通过对腹部损伤患者采用B超和CT诊断方式,CT诊断符合率、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6.67%、2.22%、1.11%,CT诊断符合率相对较高(P<0.05)。通过对B超和CT成像技术进行相关类型分析,CT诊断中肺挫伤、肋骨骨折、肝脏损伤人数分别为26例、28例、33例,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腹部创伤定点超声检查所需耗用时间为1.5min,平均时间为(3.5±1.3)min;而采用CT检查方式(转运+CT扫描+口头报告)为15-60min,平均时间为(29.1±12.5)min。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创伤定点超声检查给予急诊患腹部闭合性创伤疾病患者具备良好优势,可达到快速评价诊断的目的,为后续急诊医生的判断病情治疗提供良好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腹部CT 腹部闭合性创伤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