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人口众多,人类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人数居世界第—位。因此对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和社区护理工作日愈重要。在社医护理中,老年病人甚多,且关系到用药问题。所以本文着重探讨老年病人安全用药的注意事项。

  • 标签: 老年人 社区干预 安全问题 病人用药 社区护理工作 老年病人
  • 简介:本文总结了我们自1991年以来有关青少年吸烟行为现状、危害、影响因素以及预防干预研究的部分成果.文章揭示,我国青少年吸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青少年自身、同伴、家庭和社会等很多因素都对青少年的吸烟行为产生影响.在研究基础上,自行开发的"远离香烟"青少年吸烟行为预防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即时和长期的干预效果.文章最后,还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 标签: 青少年 吸烟行为 预防干预
  • 简介:为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知识产权战略,中国可能会出台税收减免、政府采购等优惠政策。但是,行政手段凌驾于市场调节之上是目前知识产权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这种环境下,投资与经营行为只能立足于短期收益,这种“快钱”心理制约中国消费品牌和选进技术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政府应致力于培育一个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学的研发水平也急需提高。

  • 标签: 知识产权战略 政府干预市场 市场环境 经济转型 税收减免 优惠政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应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80例ASAI~II级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产前教育,实验组实施心理干预。观察时间为孕28w~产后1w,心理干预前(孕28w)后(产后1w)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妊娠压力量表进行心理健康评定。结果心理干预后,实验组初产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强迫、抑郁、敌对评分比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总的妊娠压力及因子2得分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初产妇的心理健康,减轻妊娠压力水平。

  • 标签: 心理干预 初产妇 心理健康
  • 简介:嫉妒心理是青少年容易产生的一种心理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带来的危害是消极的.本文剖析了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克服嫉妒心理的有效策略.

  • 标签: 青少年 嫉妒心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正确的使用药品是人们用来治愈疾患恢复健康的重要手段.要治好疾病,使药物发挥其应有的疗效,不仅取决于医师的正确诊断及合理用药,还取决于患者是否严格地执行医嘱用药.由于护士监督服药,住院患者依从性相对好些;而由于病症多样性及人员的复杂性,门诊患者的依从性相对差些.当前,患者不能遵从医嘱按时服药已是全球性的问题,而按时服药是药物疗效的保证.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直接关系到疗效,而是否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又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研究门诊用药的依从性,对于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减少医源性疾病、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门诊 用药依从性 医疗费用 医源性疾病 药物治疗 合理用药
  • 简介:本文首先对凯恩斯与布坎南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进行了分析,理清其理论演化的轨迹,然后比较两者的异同,指出理论的有效性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对失效理论的因循环导致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失调并影响政府的应有作用。

  • 标签: 凯恩斯 布坎南 政府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对60例眼外伤患者采用汉密顿焦虑量度表进行心理干预,对心理干预前1周和心理干预后1周焦虑情况和生活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焦虑程度在心理干预前后经t检验,t=6.701,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心理干预可有助于降低焦虑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眼外伤患者 心理干预 焦虑程度 生活满意度 焦虑水平 焦虑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腰麻(蛛网膜下腔麻醉)术后头痛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方法。方法以1200例行腰麻手术的患者为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腰麻一般术后护理,实验组在腰麻一般术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头痛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麻术后头痛的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头痛的发生。

  • 标签: 腰麻术后头痛护理干预
  • 简介:各种类型心脏疾患一旦发生心力衰竭(心衰),其生活质量下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入院率和死亡率均很高,近半数患者在5年内死亡,而重症患者的1年死亡率则高达50%。在心血管病患者院内死亡的直接原因中,近3/4为心力衰竭。β受体阻滞剂(BRBA)、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I)及一些新技术如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应用虽可改善运动耐量及生存质量,但绝大多数心衰患者并未因此而获益。本文拟就影响心衰预后若干因素的研究近况作一简述。1神经体液因子1.1心钠素(atrianatriureticpeptide,ANP)用漂浮导管同时测定肺动脉、右心室、右心房的压力和上述三个部位血浆ANP浓度时发现,心血管各部位的压力及血浆

  • 标签: 因素研究进展 干预因素 心力衰竭干预
  • 简介:目的了解《营养学》课程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个人饮食行为的影响,为护理专业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对郑州市3所学校的1142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结果选修《营养学》课的干预组的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评分高于未选修的对照组(P〈0.01),并且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为促进护理专业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 标签: 营养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目的观察快速、主动团体心理辅导对解除大学生情境危机的效果。方法快速排查出受自杀未遂事件影响较大的学生61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快速、主动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按常规模式(被动个别心理咨询)做危机干预工作。实施干预前后采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实验组学生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多个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SCL-90总分除强迫因子外各因子分均比干预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快速、主动团体心理辅导对解除大学生情境危机的效果明显。学校建立心理危机快速反应小组,在校园发生重大恶性事件时,可以快速协调相关部门,按照一定模式对大学生进行危机干预,这对于解除大学生的情境危机,增进其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团体心理辅导 大学生 危机干预
  • 简介:恶心呕吐是肿瘤患者化疗常见的并发症,常可导致严重后果,增加患者痛苦、降低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因此,2004年1月-2005年10月,我们将在本院肿瘤科住院的70例化疗方案相同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干预,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以探讨放松训练对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程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化疗后恶心呕吐 肿瘤患者 放松训练 化疗方案 抑郁状态 化疗患者
  • 简介:目的观察并用高压氧治疗高危婴儿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对观察组76例及对照组52例脑损伤儿给予药物、物理疗法、针灸、按摩等治疗,观察组同时应用高压氧。测评治疗前后2组发育商DQ,比较有效率及疗程长短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6个疗程治疗有效率高于3个疗程(P<0.05)。结论并用高压氧可增加脑损伤的干预效果。

  • 标签: 高危婴儿 脑损伤 高压氧 筛查 神经电生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ICU腹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2004年6月~2005年5月入住本院ICU具有腹泻危险因素的144例患者列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05年6月~2006年5月入住ICU具有腹泻危险因素的152例患者列为实验组,提早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腹泻发生率和腹泻平均持续时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与腹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家属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具有腹泻危险因素的危重患者提早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危重患者腹泻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家属满意率.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ICU 腹泻 危险因素
  • 简介:据对寄宿制初中校园学生欺负干预现状的调查发现,儿童受欺负后告诉同学或朋友的比例最高,告诉老师的比例最低;儿童受欺负时老师进行阻止的比例最高,但主动找受欺负学生谈心的比例最低。这说明学校的反欺负工作还处于自发状态。为此,学校在欺负干预工作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制定全校性的反欺负政策}加大反欺负政策和干预策略的宣传力度;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进行欺负干预策略专门培训;建立受欺负者的同伴支持交流并对同伴进行应对欺负策略训练;建立定期的检查、监控、总结、表彰制度。

  • 标签: 寄宿制初中 欺负干预现状 调查
  • 简介:青少年网络成瘾症是指青少年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一种心理疾病.使青少年成为网络成瘾症的高发群体的主要成因包括个性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表现为一系列的精神和心理症状、躯体和生理症状以及其它不良社会行为,这既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正常发展.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应该采取早干预、整体干预和系统干预策略,具体干预措施包括心理调适、社区支持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运动和营养支持疗法、生活方式重建等,同时还要重视戒断反应的处理.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成瘾症 成因 干预措施
  • 简介:目的孤独症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迄今其病因尚无定论。本文介绍了儿童孤独症的早期表现,以及家庭和特殊干预策略,以探讨对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识别和干预

  • 标签: 儿童 孤独症 心理干预 饮食疗法 感觉统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