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校依托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打造了“1253”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即以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开发校内专职教师与校外兼任教师两种资源,以创造良好氛围、搭建合作平台、构建培训体系、强化自我管理、制定保障机制五个措施为抓手,取得“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与质量显著提升、校企共建共享师资队伍、实现引领示范的三大成效。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中职生学习特点、学习能力水平及心理现状探究,以语文课堂为依托,旨在探寻构建职业院校学生能力的方式方法。既要从职业学习的特殊规律出发 ,遵循中职生的学习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要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诊断与监测,找到问题根源,采取针对性措施;同时重视课堂、重视阅读,从教学系统的优化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

  • 标签: 自主学习 自我调节 价值判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串联质联合二代测序技术在遗传代谢病(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IE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串联质技术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筛查中心的60 272例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对其中34例阳性患者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39例患者被确诊为遗传代谢病,包括氨基酸代谢病18例(46.15%),有机酸代谢病15例(38.46%)和脂肪酸氧化障碍类疾病6例(15.38%),本地区IEMs发生率为1∶1545。高苯丙氨酸血症和甲基丙二酸血症是两种最常见的遗传代谢病,占所有确诊病例的66.67%(26/39)。高苯丙氨酸血症的PAH基因c.728G>A和c.721C>T、甲基丙二酸血症的MMACHC基因c.567dupT和c.609G>A、MMUT基因c.323G>A和c.1630_1631delGGinsTA以及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的SLC25A13基因c.852_855del是常见的突变位点。结论串联质新生儿筛查与二代测序技术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遗传代谢病的诊断效率。遗传代谢病在陕西地区并不罕见,初步呈现了本地区遗传代谢病的发病率、疾病及遗传特征,为串联质技术在陕西地区新生儿筛查中的推广应用及基因检测的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 标签: 遗传代谢病 串联质谱 测序 新生儿筛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在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所致心肌损害诊断中,应用心电图 +心肌酶诊断价值。方法 选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 32例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所致心肌损害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同期健康 32例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心肌酶及心电图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肌酶水平较对照组高,心电图异常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观察组心肌酶水平及心电图异常率均较治疗前下降( P< 0.05)。 结论 对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所致心肌损害者,可行心电图

  • 标签: 心电图 心肌酶谱 心肌损害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长托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12 月 收治的 76 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本次的 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8 例。 研究组使用长托宁联合氯解磷定治疗,对照组使用阿托品联合氯解磷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量、意识恢复时间、 ChE活力恢复时间及治疗前后心肌酶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长托宁 / 阿托品用药量、意识恢复时间、 ChE 活力恢复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治疗后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长托宁联合氯解磷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确切,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心脏损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长托宁 有机磷 氯解磷定 农药中毒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能CT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19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胃腺癌患者的临床及能CT影像资料,其中男143例,女53例,年龄28~81(59±11)岁,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并根据病理资料细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测量并计算胃腺癌能参数值并进行淋巴结CT评估。基于不同能级(40、65和100 keV)的双期图像提取273个影像组学特征并建立组学标签。对能参数和组学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并绘制诺模图。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用于评价预测模型诺模图的诊断性能,不同数据集之间的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淋巴结转移组的肿瘤静脉期碘基值均大于非转移组[训练集:22.98(100 mg/L)>20.31(100 mg/L),P=0.086;验证集:25.14(100 mg/L)>21.07(100 mg/L),P=0.009];淋巴结CT评估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联合预测模型中组学标签40 keV-动脉期、65 keV-静脉期、肿瘤静脉期碘基值和淋巴结CT评估作为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ROC曲线分析中,诺模图预测淋巴结转移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对应的AUC及95%CI分别为0.822(0.739~0.906)和0.819(0.732~0.906),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能CT的影像组学对术前定量预测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状态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肿瘤,胃 淋巴结 能谱成像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 抗核抗体( ANA ) 和抗核抗体 (ANAs) 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液样本 500 份,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分为检测 1 组( 抗核抗体检测 ),检测 2 组( 抗核抗体检测 ),检测 3 组( 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联合检测) ,比较三组的确诊率。结果:检测 3 组的确诊率明显高于检测 1 组和检测 2 组,检测 2 组的确诊率又高于检测 1 组,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ANA 具有敏感性高的特点, ANAs 具有特异性高的特点,二者联合检测可以取长补短,在对 AID 患者的诊断中,可以明显提高 AID 患者的确诊率。

  • 标签: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摘要: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器吸收光谱(TDLAS)是光谱测量法中的重要手段,其测量精度取决于选择的线线型和线物理常数(如碰撞展宽等)的精度。线物理常数可查询HITRAN数据库获得,但这些数据大多基于Voigt线型和理论计算得来,不适用于所有工况,尤其是低压下未考虑Dicke收敛的影响时误差较大。本文采用基于同步拟合的直接吸收法,在室温和低压环境下,对CO2分子1 578 nm处多条近红外弱吸收线进行了测量。直接吸收法是TDLAS中的常用手段,它操作简单,可直接获得线的吸收率函数。同时不同于传统的分步拟合法,同步拟合可将基线和吸收率函数结合起来,直接对透射光强信号进行处理,简化了拟合过程并大大提高了拟合精度。接着本文根据测得的吸收率函数选取Voigt和Rautian线型对线的自身Dicke收敛系数和自身碰撞系数进行了标定,拟合残差低至5×10-5。最后将测量的自身碰撞系数与HITRAN数据库进行对比,数值吻合较好,相对误差小于5%,表明该方法的确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具备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TDLAS 同步拟合 吸收率函数 自身Dicke收敛系数 自身碰撞系数
  • 简介: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家对于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再加上近些年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必须将阅读和写作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如果说阅读是汪洋大海,那写作就是涓涓细流。要想提高写作能力,阅读面必须广,没有汪洋大海似的博学,怎能写出动人的文章。而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当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两者并不能够进行有机的融合,这对整个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个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自发地改善现状,促进未来教育业的发展。

  • 标签: 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 教学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北京地区儿童中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病原。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自2020年1月20日至2月20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入组3类患儿:有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相关流行病学史的ARI组(疑似病例组),无2019-nCoV相关流行病学史的ARI组(单纯ARI组),既无流行病学史也无呼吸道感染、但因其他疾病需住院治疗的排查组(非ARI组),每组预计纳入至少30例。疑似病例组同时采集咽拭子和鼻咽拭子标本,单纯ARI组及非ARI组仅采集鼻咽拭子标本;所有标本同步应用两个不同厂家的试剂盒进行2019-nCOV核酸检测;鼻咽拭子标本进行ARI多病原核酸检测。单纯ARI组与2019、2018年同期的ARI患儿多病原核酸检测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至2020年2月20日总计入组244例患儿,男139例、女105例,年龄(5±4)岁,2019-nCoV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疑似病例组(69.4%,25/36)与单纯ARI组(55.3%,73/132)均有较高的病原检出,以肺炎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最高[19.4%(7/36)、17.4%(23/132)];其次是人偏肺病毒[16.7%(6/36)、9.8%(13/132)];非ARI组病原检出率较低(11.8%,9/76)。2019年同期ARI患儿病原阳性检出率为83.7%(77/92),以呼吸道合胞病毒A(29.3%,27/92)为最高,然后依次为流感病毒H1N1(19.6%,18/92)及腺病毒(14.1%,13/92),与2020年单纯ARI组的3种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32,5.3%;0;5/132,3.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346、28.083、7.848,P均<0.01);2018年同期ARI患儿病原阳性检出率为61.0%(50/82),以人博卡病毒(13.4%,11/82)及腺病毒(11.0%,9/82)多见,与2020年单纯ARI组人博卡病毒阳性检出率(5/132,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6,P=0.009)。结论在非高风险地区,即使在有相关的流行病学史前提下,非家庭聚集性发病或非密切接触的儿童感染2019-nCoV的可能性仍很小;与既往同期患儿ARI的病原以病毒为主不同,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肺炎支原体占了病原的首要位置。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病原 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相色谱-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联用技术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新生儿进行尿液代谢物检测的疾病诊断和监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8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NICU中代谢病高危患儿利用尿素酶预处理GC-MS法进行尿液有机酸、氨基酸、糖类、多元醇、嘌呤和嘧啶等成分分析的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2 208例新生儿,包括足月儿1 224例,早产儿984例,共507例(23.0%,507/2 208)存在代谢异常。确诊包括甲基丙二酸尿症、丙酸尿症、尿素循环障碍、枫糖尿症、戊二酸尿症、苯丙酮尿症、异戊酸尿症、羟脯氨酸尿症、焦谷氨酸尿症和酪氨酸血症在内的10种先天性代谢异常74例(3.4%,74/2 208),其中足月儿69例(5.6%,69/1 224),早产儿5例(0.5%,5/984)。足月儿最常见的先天性代谢异常为甲基丙二酸尿症(71.0%,49/69),早产儿为苯丙酮尿症(2/5)。诊断继发性代谢紊乱433例(19.6%, 433/2 208),其中足月儿232例(19.0%,232/1 224),早产儿201例(20.4%,201/984)。NICU中足月儿常见代谢紊乱为乳酸尿伴酮体增加、乳糖尿、酮尿,早产儿为非酮性双羧酸尿、乳酸尿、N乙酰酪氨酸增高及4-羟基苯乳酸增高。结论GC-MS技术是诊断和监测遗传性或继发性代谢紊乱的有力工具。

  • 标签: 气相色谱-质谱法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 先天性代谢异常 代谢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碘密度图及低能级虚拟单能量图像(VMI)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NETs的23例患者资料,均于术前1周内接受双层探测器光谱CT胰腺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后重建动脉期、门静脉期常规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PI)、碘密度图和40、50、60、70 keV VMI。由1名3年工作经验的放射科住院医师和1名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与病理结果对照,分别基于PI、40~70 keV VMI及PI+碘密度图计算pNETs的检出率。测量动脉期、门静脉期PI、40~70 keV VMI中病灶、正常胰腺实质及腹壁脂肪CT值和噪声,计算对比噪声比(CNR),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图像CT值、CNR和图像噪声的差异。以5分法对PI与不同能级VMI进行评分,采用Friedman检验进行组间对比。结果23例患者经手术证实共26个pNETs病灶。低、高年资医师在PI中pNETs病灶检出率分别为76.9%(20/26)和84.6%(22/26),40、50 keV VMI中低、高年资医师pNETs病灶检出率均提高至92.3%(24/26),而在碘密度图+PI中,高年资医师pNETs病灶检出率进一步提高至96.2% (25/26),低年资医师依然为92.3%(24/26)。动脉期、门静脉期PI与40~70 keV VMI中病灶、正常胰腺实质CT值、CNR和噪声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能级VMI中,病灶CT值与CNR随着能级降低明显升高,40~70 keV VMI中pNETs病灶CNR均优于PI。PI与40~70 keV VMI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中位数分别为3、3、4、4、5分,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6.393,P<0.001)。结论双层光谱探测器CT低能级VMI可提高增强CT pNETs病灶CT值和CNR,结合碘密度图有助于pNETs病灶的检出。40 keV VMI中pNETs病灶CNR最高,而图像噪声仍低于PI,推荐临床使用。

  • 标签: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神经内分泌瘤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凉血消银汤联合窄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长春市中医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90例。研究组行凉血消银汤与窄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对照组行窄中波紫外线治疗,记录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82/90),对照组为75.56%(68/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7、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相应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疾病复发率为5.88%(2/34),对照组为34.62%(9/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凉血消银汤、窄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近期疗效较优,有利于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复发。

  • 标签: 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证 凉血消银汤 窄谱中波紫外线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对学生的培养不止体现在知识能力上,还要对学生进行爱国意识、集体意识、社会公德意识、传统美德意识、认知审美以及人文素养等方面的思想观念教育,而儒家文化正是这些思想精髓的集大成者。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思考儒家思想的意义所在,探寻在语文课堂上渗透儒家思想的方法和形式,将儒家思想春风化雨般融入语文课堂中来,那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绽放别样的光彩

  • 标签: 儒家思想 语文课堂 建构 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体外感染小鼠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后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EV71感染对DC的生物过程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使用人横纹肌肉瘤细胞扩增培养EV71病毒株,建立EV71感染DC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抗原表型变化,应用表达基因芯片检测基因表达变化,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采用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表达基因芯片结果进行验证,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 logy, Go)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富集分析以判定差异基因主要影响的生物学功能或者通路。加用内吞途径抑制剂QS11,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V71表面主要蛋白病毒蛋白l的表达水平变化。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EV71感染DC 24 h后,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示,EV71感染后的DC表面特征性标志CD80和CD86阳性率(10.61±0.76)%明显升高,与未感染EV71的DC(1.64±0.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9,P<0.01)。表达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在EV71感染的DC中共筛选出87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包括66个上调的基因和21个下调的基因。基因本体分析表明,失调的基因涉及175个生物过程。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分析显示,内吞途径、核黄素代谢途径、ErbB信号途径、转换生长因子β信号途径和T淋巴细胞受体信号途径等与差异表达的基因相关。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EV71感染DC同时加入抑制剂QS11后,病毒蛋白1表达水平(0.49±0.05)比EV71感染组(1.17±0.05)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 P<0.01)。结论EV71感染DC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病毒转录、凋亡过程、免疫细胞分化等多个过程。基因分析显示,内吞途径中差异基因的富集最显著。内吞途径可能参与了EV71感染DC的过程。

  • 标签: 肠道病毒71型 树突状细胞 基因芯片 内吞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