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护理专业新型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为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奠定基础。方法:选择医学院校护理班80名学生,按照入学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实施不同教学方法,对比教学效果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优势明显,相关专业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吸收成功经验,推进教学内容改革。

  • 标签: 器官系统 神经内科 护理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OPPPS教学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级护生47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选取2017级护生40人设为观察组,采用BOPPPS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教学结果。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BOPPPS教学模式,可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

  • 标签: 心内科护理教学 BOPPPS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 心理学上认为,压力是由心理应激源和心理应激反应组成的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简单地说,压力是当一个人感到无法应付环境的要求时产生的消极情绪和消极信念。压力应对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压力适应过程。压力和压力应对都是心理压力的表现,每个人生活、工作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压力,同时要通过自己方式去应对。在护理专业中,压力和应对方式都会影响本科生个人成长及专业承诺。因此,研究压力、应对方式与专业承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避免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的弱化。

  • 标签: 本科 护理学专业 压力 应对方式 专业承诺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护理专业新型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为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奠定基础。方法:选择医学院校护理班80名学生,按照入学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实施不同教学方法,对比教学效果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优势明显,相关专业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吸收成功经验,推进教学内容改革。

  • 标签: 器官系统 神经内科 护理学 教学改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理念在我国护理专业教育中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在教学中落实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应用CiteSpace软件,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3个数据库为检索源,呈现并分析2000年至2019年我国护理专业本科教学中与循证护理理念相关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共收集508篇文献,数据分析显示,发文量逐年增加,由2003年的6篇增长至2019年的62篇;发文机构集中于我国各循证医学研究中心的合作单位;研究热点围绕临床护理带教、PBL教学方法、学生评/批判性思维培养等方面,基于循证的教学改革呈多样化和专科化趋势。结论循证护理理念在我国护理专业教育领域的应用呈上升态势,未来应当提高学生的证据获取与应用能力。

  • 标签: 循证护理 护理教学 应用现状 可视化 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护理生进行有关COVID-19的认识和疫情发生前后对护理职业总体认识的调查,分析COVID-19疫情后护理生职业认识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改善护理生对护理职业的认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理生对新冠疫情的认识比较理性;疫情发生后,护理生对护理职业的重要性、社会地位的评价更高,对护理社会地位的发展趋势的预测更乐观,从事护理职业的意愿更强;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对护理职业的认识优于非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结论:经过COVID-19疫情,护理生的职业情感被激发,职业认识有所改善,就职意愿更强烈。护理生对护理职业的认识,尤其是护理专业的社会地位方面非常低,护理教育者需加强引导,增强护理生的职业荣誉感,以维护护理队伍的稳定性,促进护理专业的持续发展。

  • 标签: 护理学生 COVID-19 职业认识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器官系统内外整合模式下心血管护理科建设指标体系,旨在为以患者为中心、以循环系统为核心的心血管护理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健康学科群系统理论为基础,体现内外整合护理理念和心血管学科特色,通过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及专家咨询法,确定心血管护理科建设指标体系的内容及各指标的权重。通过SPSS 23.0对两轮函询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专家的积极系数为92.308%,权威系数为0.812,一、二、三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412、0.421、0.347。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66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心血管护理科建设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对基于器官系统内外整合医学模式下心血管护理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护理学 心血管 医学整合 学科建设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医用化学是民办高校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针对护理专业文理兼招的政策,实施文理科分班教学有效解决了文理科学生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不能同步的问题。本文以武汉文理学院为例,讨论护理专业文理科学生医用化学课程分班教学的初步改革实践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护理导论》的教学来说,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结合网络平台能够获得的实际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9级护理专业四个班级160名护生作为实际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将每两个班级分成一个小组,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护生给予应用网络平台实施的体验式教学,对照组则使用传统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完成后对护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通过对比以及分析后发现,两组护生在理论知识学习上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是在论床操作技能方面,观察组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同时,收集护生参与学习的满意度,发现观察组中护生对于学习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对于《护理导论》教学来说,将体验式教学与网络平台结合在一起开展教学活动,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护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护理能力有着一定的作用。

  • 标签: 体验式教学 网络平台 《护理学导论》 教学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三全育人”理念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这一新兴育人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也相应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在社会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的背景下,人们的健康观也出现了潜移默化的转变,传统护理模式中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已不能适应新时代护理要求,而需要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观念。在此情况下,护理人员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过硬,更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与人文关怀精神。本文以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际教学为依据,分析了护理专业人文素质培养现状,并就其完善方式提出了适当建议。

  • 标签: “三全育人”理念 高职护理学生 人文素质培养
  • 简介:摘要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亿万百姓福祉。护理科可从促进老年人社交参与、智慧化媒介使用及坦然优逝等为切入点,从社区护理、信息护理、安宁疗护等多个全新角度积极促进老年人获得感、主观幸福感,始终坚持以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以社会现实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以老年人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建设,从新视角全力助推党的健康中国战略实现。

  • 标签: 人民为中心 人口老龄化 健康中国战略 护理学科
  • 简介:摘要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亿万百姓福祉。护理科可从促进老年人社交参与、智慧化媒介使用及坦然优逝等为切入点,从社区护理、信息护理、安宁疗护等多个全新角度积极促进老年人获得感、主观幸福感,始终坚持以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以社会现实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以老年人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建设,从新视角全力助推党的健康中国战略实现。

  • 标签: 人民为中心 人口老龄化 健康中国战略 护理学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安全注射培训方案对护理专业学生安全注射知识、信念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于2018年选取某医学院校2015级四年制护理专业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1名学生,对照组39名学生。在安全注射培训中,试验组学生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安全注射培训,对照组学生接受常规教育。分别于培训前、培训后1个月和3个月采用问卷调查学生安全注射的知识、信念与行为水平。2名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分。结果培训后1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学生的安全注射自评总分和教师现场评价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试验组和对照组培训后1个月评价分数比较:自评总分[(208.34±17.43)分比(194.18±11.83)分,P<0.01];现场评价总分[(15.20±1.21)分比(12.03±1.66)分,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培训后3个月评价分数比较:自评总分[(204.61±13.52)分比(194.10±8.18)分,P<0.01];现场评价总分[(13.61±1.14)分比(12.46±1.10)分,P<0.01]。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安全注射培训方案可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安全注射知识和态度水平,改善注射行为。

  • 标签: 计划行为理论 护理学专业 学生 安全注射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线教育发也随之兴起,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授课方式。这为传统的线下授课方式带来了新的启发,线下授课需要改革创新。由于外科护理的性质,不能完全照搬计算机专业的授课方式,应当根据学情,合理利用线上教学的优点改革线下外科护理的教学方法,探索出一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法,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章对“互联网+”背景下外科护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 标签: “互联网+” 外科护理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应用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实践操作模块化与综合设计性实验方案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本科外科护理实验教学新方法。方法选择山西中医药大学护理院2015级两个本科班护生99名,随机分为实验组49名和对照组50名。实验组护生采用实践操作模块化与综合设计性实验方案教学;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的实验方案教学。比较两组护生技能、理论考核成绩及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改革的评价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及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改革满意较高。结论在模块化实验中强调反复练习,将模块化实践的难点重点融入设计的演示方案中并承担方案中不同的角色,实验中理论联系实际,建立临床思维模式,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能力。

  • 标签: 外科护理学 实践操作模块化 实验教学 综合设计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促进人文护理教学,对民办高职护理在校生人文关怀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因素,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护理教育改革提供方向。[方法]采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CAI)对2020级护理在校生98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在校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153.67±19.38)分,低于国内为常模(P

  • 标签: 护理 人文关怀 高职
  • 简介:摘要:课程思政的目的是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以《管理学基础》课程为例,通过剖析该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意义以及具体的授课内容中可结合的思政元素,力图为专业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提供借鉴和帮助。

  • 标签: 课程思政 管理学基础 思政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