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03例中低位吻合31例,TME)的基础上完成中低位直肠癌保手术103例,中低位吻合31例

  • 标签: 中的应用 低位直肠癌 保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吻合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PPH手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8例混合痔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通过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痔核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手术中、手术后2h、手术后1d患者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5.45%,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7.27%,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中、手术后2h、手术后1d出血量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均没有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混合痔通过吻合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手术) 混合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与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低位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接受TME的8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TaTME组41例,TME组42例;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胃肠指标、肛门功能评分等采用(±s)表示,独立t检验;并发症等计数资料行χ2或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行log-rank检验;P<0.05为检验水准。结果TaTME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多于TME组,术后恢复指标优于TME组(P<0.05)。TaTME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3%小于TME组19.0%(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TaTME组优于TME组(P<0.05)。术后6个月,TaTME组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明显低于TME组(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肛门功能Kirwan分级比较,TaTME组肛门功能良好率优于TME组(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发现,术后2年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TaTME治疗低位直肠中安全、可行,其整体疗效优于TME,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直肠肿瘤 肠系膜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吻合痔上黏膜环形切除(PPH)与外剥内扎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7例/组。对照组行外剥内扎,观察组行PPH。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与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PPH治疗环状混合痔较外剥内扎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恢复更快,值得推广。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 外剥内扎术 环状混合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直肠系膜切除(ta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术后短期并发症。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2016年11月至2021年4月期间,连续性接受taTME治疗的8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病例资料,男58例(69.9%);年龄(61.4±11.8)岁;其中低位直肠癌42例(50.6%),中位直肠癌41例(49.4%)。术后短期并发症的定义为术后30 d内发生的并发症;Clavien-Dindo评分标准进行并发症分级同时将本组前40例与后43例患者的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以了解度过taTME学习曲线前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81例完成腹腔镜辅助taTME手术,中转开腹2例(2.5%)。有78例(94.0%)完成吻合,另外5例(6.0%)行永久性造口。腹+总手术时长(246.9±85.0) min,中位中出血量100(IQR:100) ml。75例(96.2%,75/78)行预防性造口,其中74例行预防性回肠造口,1例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3例未行造口。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为38.6%(32/83),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4%(7/83)。轻度并发症占比31.3%(26/83),重度并发症占比7.2%(6/83),没有患者在术后30 d内死亡。吻合口漏发生率15.4%(12/78)。8例(9.6%)患者出院后因并发症再次入院。术后中位住院时间7(IQR:3) d。所有的轻度(Ⅰ+Ⅱ级)并发症患者均予以常规保守对症治疗。1例C级吻合口漏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转入重症监护室并接受二次手术;2例Ⅲa级麻痹性肠梗阻患者行内镜下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3例出现Ⅲ级及以上呼吸系统并发症,其中1例出现胸腔积液行B超引导下穿刺,2例呼吸衰竭的患者抗感染及对症处理等治疗,好转出院;1例Ⅲb级泌尿系感染者急诊行输尿管支架植入。本组前40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20例(50.0%),后4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12例,27.9%),与前40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0,P=0.039)。结论taTME用于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具有可接受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经验的积累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直肠癌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 并发症,短期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直肠腹前切除吻合口出血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9例直肠腹前切除吻合口出血的临床表现和护理对策。结果9例直肠腹前切除吻合口出血的患者中,5例保守治疗3~5d后出血停止;4例保守治疗无效,行横结肠造口或回肠造口术后出血症状得到改善。9例患者住院14~23d出院,无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引流管护理、腹部切口和肛门排出液的观察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对预防和治疗直肠腹前切除吻合口出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直肠癌 经腹前切除术 吻合口出血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吻合口漏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52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中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发生率为5.77%,全部非手术治疗于3周内痊愈。结论吻合口漏重在预防,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精细的手术操作是预防吻合口漏发生的关键,早期发现、及时合理的治疗对吻合口漏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术 吻合口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电刀外痔切除加痔吻合切除闭合(excision-closedhemorrhoidectomy,EC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5例重度混合痔先行外痔切除,再行痔切闭。观察手术时间,中出血情况,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复发情况。结果95例患者手术时间13-35min,中出血平均5ml,住院3-5天,平均4天,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电刀外痔切除加痔切闭疗效满意,具有手术时间短,中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愈合快,肛门外观好,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混合痔 痔切闭术 电刀 外痔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微创手术(R-TAMIS)方式行直肠肿瘤局部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7例直肠肿瘤行R-TAMI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例,女4例;年龄为(60±7)岁。观察指标:(1)中情况。(2)术后恢复情况。(3)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4)随访情况。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进行随访。分别于术后1、3、6个月随访,其后每6个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术后30 d再入院、肿瘤复发及转移、死亡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4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中情况: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R-TAMIS,无中转开腹或腹腔镜手术。7例患者中,2例行直肠全层切除,5例行黏膜下完整剥离肿瘤;2例因直肠创面太大未缝合,5例切除病变后选择人工合成缝线缝合直肠创面;2例中预置肛管,5例未安置肛管。7例患者中出血量为15(2~50)mL;总手术时间为(91.4±18.4)min,其中经手术平台安置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安装时间为(19.1±2.3)min,手术实际操作时间为(72.3±16.6)min;未发生尿道损伤等中并发症。(2)术后恢复情况:7例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饮水并下床活动,术后第2天进食流质食物,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1(1~3)d。2例预置肛管患者于术后第2天拔除肛管。7例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为3(3~9)d。(3)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7例患者中,3例绒毛状管状腺瘤;2例绒毛状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癌变,癌组织侵及黏膜下层(SM1期);1例绒毛状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癌变,癌组织局限于黏膜内层(Tis期);1例为中分化腺癌,癌组织侵及浅肌层(T2期)。7例患者手术标本切缘及基底部均无肿瘤细胞残留。(4)随访情况: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1~42)个月。7例患者中,1例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为直肠腺癌,癌组织侵犯浅肌层,建议患者行补救性根治性切除,患者拒绝再手术治疗,遂予以口服卡培他滨化疗3个疗程;6例患者未进行术后化疗。7例患者中,无术后30 d内再入院,随访期间无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死亡病例。结论直肠腺瘤及早期直肠癌患者以R-TAMIS方式行直肠肿瘤局部切除安全、可行,近期疗效及短期肿瘤学疗效可靠。

  • 标签: 直肠肿瘤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经肛微创手术 早期 局部切除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TME)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对39例低位直肠癌病人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前3天服用瑞素进行营养支持和肠道准备,术前晚及晨给予洗肠。术后扩,口服“肠功能恢复汤”,并服用瑞能进行营养支持。恢复期指导恢复控便功能。结果本组术后保成功率100%,无吻合口瘘及其他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直肠癌 围手术期 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 术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吻合在中低位直肠癌保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应用双器械吻合技术,对75例肿块下缘距缘4~10cm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手术,随访5个月~4年,分析其根治胜、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率。结果75例均吻合成功,无切端癌残留,无大便失禁,2例出现吻合口瘘;全组无手术死亡;肿瘤局部复发率为8.0%(6/75)。结论利用双器械吻合技术、全直肠系膜切除行中低位直肠癌保手术是保持排便功能、减少并发症、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直肠癌 保肛手术 双器械吻合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图分类号R5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3-18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为平台直肠系膜切除(ta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以TEM为平台行taTME 28例中低位直肠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1例,女7例;年龄为59岁(51岁,68岁)。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期间行体格检查、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和CA19-9检查、结肠镜检查、直肠MRI检查、胸腹盆腔增强CT检查和(或)PET-CT检查。了解病人术后排便功能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0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手术及术后情况:28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28例病人中,24例行结肠-直肠吻合,4例行结肠-肛管吻合;26例行一期保护性肠造口,2例未行一期保护性肠造口。28例病人手术时间为(182±37)min,中出血量为40 mL(30 mL,55 mL)。1例病人中并发骶前出血,压迫后止血。11例病人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吻合口漏4例,肠道菌群失调、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泌尿系感染各2例,小肠造口脱垂坏死、肛门出血、直肠阴道瘘、盆腔感染各1例;同1例病人可合并多种并发症。3例病人行非计划二次手术,其中1例未行一期保护性肠造口,术后第3天发生吻合口漏,急诊行横结肠造口术后好转;1例术后第3天发生小肠造口脱垂坏死,急诊行小肠造口切除、造口重建术后好转;1例肛门出血,行肛门镜下止血。其他并发症均保守治疗痊愈。28例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为8 d(7 d,9 d)。28例病人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中分化腺癌16例、中-高分化腺癌3例、高分化腺癌5例、黏液腺癌1例、病理学完全缓解3例。TNM分期:T0N0期3例、T1N0期4例、T2N0期6例、T2N1期4例、T3N0期7例、T3N1期3例、T4N1期1例。肿瘤远切缘距离为(2.2±1.7)cm。28例病人标本两切端和环周切缘病理学检查均为阴性,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5±7)枚,直肠系膜切除完整率为100%(28/28)。28例病人中,11例行新辅助治疗,17例未行新辅助治疗。行新辅助治疗和未行新辅助治疗病人肿瘤长径、肿瘤距缘距离、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 cm(1 cm,4 cm)、5 cm(4 cm,6 cm)、(187±25)min、45 mL(38 mL,53 mL)、8 d(7 d,12 d)和3 cm(2 cm,4 cm)、5 cm(4 cm,6 cm)、(177±35)min、40 mL(30 mL,60 mL)、8 d(7 d,8 d),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127、-0.293,t=0.590,Z=-0.790、 -0.876,P>0.05)。(2)随访情况:28例病人中,2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4±14)个月。23例获得随访病人中,术后6个月排便功能Williams评分A级11例,B级8例,C级4例。23例获得随访病人中,18例无瘤生存(1例术后6个月因吻合口狭窄未行造口还纳);3例发生远处转移(回肠造口周围种植转移、骶骨转移、肺转移各1例);2例死亡(1例术后发生泌尿系统梗阻后死亡、1例黏液腺癌病人术后24个月死亡)。结论以TEM为平台的taTME可用于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有利于保,可保证环周切缘阴性。

  • 标签: 直肠肿瘤 中低位直肠癌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 简介:Ⅲ、Ⅳ期脱垂性内痔的常用手术方法为外剥内扎,其缺点是术后肛门部位疼痛时间长,创面愈合慢,肛门失禁及肛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高.吻合通过直肠下段黏膜及黏膜下层环形切除是治疗Ⅲ、Ⅳ期脱垂性内痔的新方法,具有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和恢复快的优点.我院自2000年9月开展这一技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 标签: 脱垂性内痔 配合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TLTG)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而更多的挑战体现在消化道重建环节。线型吻合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化道重建的难度,并有力推动了全胃切除由腹腔镜辅助向完全腹腔镜的过渡。但在实施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中,应用线型吻合完成消化道重建仍有许多细节需要关注。笔者通过分享自身经验和教训并结合相关文献,对TLTG中应用线型吻合完成消化道重建的诸多技术细节进行了剖析,包括与野显露相关的技术细节、应用线型吻合行食管空肠吻合发生特有意外事件相关的技术细节、与腹内疝及Roux淤滞综合征相关的操作细节以及食管或空肠残端钉合线(缝钉)的处理细节等,为有效规避陷阱、确保手术的流畅与安全提供了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临床参考。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手术 全胃切除术 食管空肠吻合
  • 简介:摘要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术后的肛门直肠功能目前仍未得到认可,主要的质疑来源于操作平台对肛门的潜在损伤。本文通过对参与TaLaR研究中30例患者随访结果的分析,来探讨taTME术后的肛门直肠功能,重点评价目前最常用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在随访应用中存在的临床问题。从随访数据结果上看,taTME组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laTME)组患者的总LARS评分以及单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从临床表现上来说,短期内taTME的功能结果并不如laTME,最大的问题表现为排空障碍。然而,这些差异在LARS评分上却均未得到证实。这一方面是问卷本身的针对性并不强,缺乏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是问卷随访的过程中面临着太多影响结果的干扰因素,很难客观地反映患者的真实状态。所以,只通过LARS评分来肯定taTME术后肛门直肠功能的说服力并不强,这可能需要更多的客观指标。

  • 标签: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肛门直肠功能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保留直肠后壁黏膜的吻合痔上黏膜环切钉合(PPH)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9-2017.9收治的内痔以及环状混合痔患者10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PH手术,研究组采用保留直肠后壁黏膜PPH。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除手术时间外其他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5.66%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内痔患者实施保留直肠后壁黏膜PPH,能够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情况。

  • 标签: PPH 保留直肠后壁黏膜PPH 内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与开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总不良反应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低位前切除相比,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其创伤小、操作简便,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经腹腔镜 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术 开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直肠切除(Dixon)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2020年6月-2023年6月我院腹腔镜直肠切除(Dixon)手术患者82例,统计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并分析发生原因,进行预防干预。结果 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7.32%(6/82),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与年龄(高龄)、肥胖、术前合并症多、术前准备不充分、吻合口张力过高、血供不足等原因有关。结论 为预防术后吻合口漏,手术前应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中尽量保留做结肠动脉,降低吻合口张力,术后及时扩等措施,对于术后已经发生的吻合口漏,则及时以保守或手术方案进行对症治疗。

  • 标签: 腹腔镜 Dixon术 吻合口漏 原因分析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