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正>国务院2010年10月10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指出,要"积极探索开展政府立法成本效益分析、社会风险评估、实施情况后评估工作"。从2000年开始,安徽省政府法制办会同省政府有关部门,每年选择几件已施行一段时期的省政府规章实行"回头看",进行实施效果情况的测评,形成制度化的"立法后评估"。本文结合安徽省政府规章测评工作实际,对立法后评估制度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予以分析研究。

  • 标签: 制定机关 行政管理相对人 实施机关 评估研究 评估项目 评估主体
  • 简介:<正>2013年12月4日香港特區政府發表《二零一七年行政長官及二零一六年立法會產生辦法諮詢文件》(以下簡稱「諮詢文件」),就兩個產生辦法展開為期五個月的公眾諮詢。香港市民和社會各界可在2014年5月3日或之前,提交意見至政府總部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諮詢文件共55頁,分為六章、五個附件。關於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重點議題包括:提名委員的人數和組成、提名委員會的選民基礎、提委會的產生辦法、提名特區行政長官候選人的程序、普選特區行政長官的投票安排、任命特區行政長官的程序與特區立法的

  • 标签: 選民 人大常委 地事 POLITICAL STANDING hereinafter
  • 简介:<正>本文以国民政府新旧土地法和三部临时性质的房屋租赁条例为中心,考察了南京国民政府住宅立法的沿革和内容,从比较法的角度对具体制度进行了分析,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南京政府住宅立法的性质和对适用的影响。笔者认为,当时的住宅立法虽然模仿西方法制,作出了一系列好的规定,但在体系上附庸于土地法、在具体制度设计上过于粗疏,导致其操作性不强,没有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立法研究 房屋租赁 《土地法》 吴尚鹰 住宅问题
  • 简介:在实现消费者知情权诸多路径之中,政府信息供给路径应受到理论与实践的深切关注。通过梳理相关制度文本发现,政府信息供给义务图景乃是伴随公私领域相关法律制度的制订与修改逐步演化而得以形成;消费者知情权之积极权利属性以及政府信息供给的优势进一步证成了政府信息供给义务的妥当性。在政府履行信息供给义务过程中,应以“信息失灵”为宏观边界,注重向消费者提供消费知识信息、经营者违法信息与特殊交易信息,以此弥补经营者信息供给义务的制度缺陷从而与其共同编织面向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信息网”。

  • 标签: 政府 信息供给 义务 消费者知情权
  • 简介:制定党内问责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又一个里程碑,是党内问责走向精细化、系统化和法治化的现实需要。以往的问责内容是碎片化,相关问责条款散落在党和政府的各种法规和文件中,把有关问责内容从法规文件中梳理出来,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 标签: 法规文件 问责 发展
  • 简介: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的理论构想源自三民主义及其派生的权能分别、五权宪法、党治和训政理论。这些理论深刻影响了立法院的立法理念、目标、策略、技术和路径,并决定了立法院的性质、功能及运作模式。这些理论吸收了西方现代政治理论的精华,并注重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开启了传统政治理念和体制的现代化转型进程;但同时因为上述理论在实践中遭到误读、扭曲和异化,中国近代的政治和法制现代化进程始终游离于宪政架构之外,与革命者的初始目标渐行渐远。

  • 标签: 立法院 三民主义 权能分别 五权宪法 训政
  • 简介:2008年至今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从国际法的视角来解读全球金融危机问题极具现实意义。为此,本期特开辟专题,委托福建江夏学院临时管委会副主任、福建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屈广清教授担任该专题主持人,并选取由其组稿的两篇文章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 标签: 危机时期 政府 救济措施 国际法 government international
  • 简介:行业协会在政府采购中所发挥的作用有积极的促进竞争作用与消极的限制竞争作用。政府采购中行业协会一般会通过决定预定中标者、操纵投标价格、划分中标数量与合同份额以及向参与投标的会员企业提供相关信息等方式实施限制竞争的串通招投标行为。针对政府采购中行业协会的具体违法性行为,应通过规范政府采购市场中行业协会的限制竞争行为等进行规制。

  • 标签: 政府采购 行业协会 限制竞争 反垄断法
  • 简介:现行户籍制度是一种以人的身份歧视与地域分割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社会制度,具有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强烈而鲜明的政府管制色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构建服务型政府目标的提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户籍管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显现。户籍制度改革应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治理规律,废除歧视性规定和政策,剥离附加在户籍制度上所有不适当的管制影响,恢复户籍的本来面目和功能,逐步做到在户口面前人人平等,这也正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 标签: 户籍制度 功能定位 服务型政府
  • 简介:一般史学观点认为,南京国民政府1927~1937年吸引侨资的立法政策是华侨实业投资兴盛的重要因素。而在蒋介石夺权后,统制经济笼罩全国,这一特殊背景下的华侨实业投资发展情况需要重新梳理。本文仅从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实业投资面临的法制环境出发,从华侨法制执行机构、税收和交通法制环境这三方面动态考察其对华侨实业投资的实际影响,本文的结论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法制环境并没有给华侨实业投资带来积极影响,华侨实业投资的兴盛也是假象。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法制环境 华侨实业投资 法律运行实效
  • 简介:<正>本次金融危机已然引发了我国法律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大量的关注集中在对市场失败的指责和加强监管的呼声上。但对于此次数十年罕见的金融风暴来说,更真实的图景是市场失败和政府失败的双重作用。因此在审视金融危机的肇因,思索应对之道时,不应忽视政府不当作为在其中的责任;在一片加强监管的呼声中,也不能忽视监管者所固有

  • 标签: 金融危机 政府信用 金融体制 市场交易 借款人 还款能力
  • 简介:流入地政府不为非户籍儿童少年提供平等义务教育条件之行为具有可诉性。该行为不仅违法,而且侵犯了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权的性质使得非户籍儿童少年可以寻求宪法救济。流入地政府应当对不履责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 标签: 流入地政府 非户籍儿童少年 平等义务教育条件 可诉性
  • 简介:本案最高法院裁定一方面认为本案在诉讼类型上不是单纯的撤销之诉,而是义务之诉,法院不应该就违法的补偿决定“一撤了之”,而应当直接宣布行政机关的给付义务.另一方面,却又以诉讼经济为由,不但没有再审自判,也没有指令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而是做出了驳回再审申请的裁定.笔者对最高法院的结论和理由都难以苟同.本文认为,我国行政诉讼法没有采用大陆法系意义上的诉讼类型制度,而是让法院根据原告的具体诉讼请求和具体案情,选择最适当的判决类型,进行裁判.本案的中心问题不是诉讼类型的问题,而是应当适用何种判决类型的问题.本案中,原告的请求权,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是具体而明确的,不存在行政机关的裁量或者判断余地.最适合本案的判决类型应该是给付判决,而不是履行职责判决.裁判时机已然成熟,最高法院应该再审自判,或指令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进一步查清事实关系,而不应该驳回再审申请.这才是有利于“减少循环诉讼、实质解决纠纷”的结论.

  • 标签: 房屋征收补偿 诉讼类型 判决类型 给付判决 履行职责判决
  • 简介:我国的市场经济目前还是政府主导建构型的市场经济,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并将其调整结果予以体制化、机制化的过程,纯粹的计划管制与纯粹的自由市场均不符合我国经济实践的需要,政府和市场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关系,而应当形成互补共生的关系。尽管我国垄断行业改革中市场机制已呈强化趋势而政府的作用已呈现弱化趋势,但仍存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错位亟需重塑,因此,我国垄断行业改革应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构中进一步深化改革。

  • 标签: 垄断行业 政府干预 规制改革
  • 简介:行政机关驳回当事人申诉的信访答复,属于行政机关针对当事人不服行政行为的申诉作出的重复处理行为,并未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产生新的法律效果,不是行政复议法所规定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上述信访答复,申请行政复议,接受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当事人不服该决定,诉请人民法院判决撤销该不予受理决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标签: 行政机关 纠纷案 市政府 行政复议法 成都 杨一
  • 简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的机制和制度化渠道",为社会组织参与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了引领,指明了方向。在法治框架下,构筑政府购买、有序竞争、科学考评机制下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价值。

  • 标签: 法律服务 有序竞争 科学考评 民主法治建设 违法犯罪 法律援助
  • 简介:<正>地方政府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地方政府制定规章以及形成地方性法规议案的活动,广义的地方政府立法还包括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立法,是指公众通过一定途径和形式,参加地方政府立法相关活动,对地方政府立法提出意见、建议,以此影响地方政府立法的活动。"公众"的范围,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企业法人、事业法人和

  • 标签: 公众参与 立法实践 立法听证 立法项目 法治观念 控制行政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