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无形资产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因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知识经济环境中无形资产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企业作为一个组织群体的凝聚力,更是企业作为一个市场主体的竞争武器。鉴于此,笔者对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无形资产的摊销账务处理提出一点看法。

  • 标签: 无形资产摊销 账务处理 《企业会计制度》 知识经济环境 提供劳务 管理目的
  • 简介: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等审计结果文书的落实,一直是各级审计机关的“老大难”问题。审计结果文书下达后,有的被审计单位不能按规定在3个月内将审计处理结果落实完毕;一些单位只落实了审计决定,对审计意见书中提出的改进建议则不够重视,没有根

  • 标签: 审计机关 审计结果文书 被审计单位 财经法纪 政府
  • 简介:新《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与旧准则相比较,无形资产的范围更加明确。具体到会计实务中主要表现为:研发支出可以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无形资产摊销范围仅限于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不再只是直线法一种。

  • 标签: 无形资产 研发支出 价值摊销 披露
  • 简介:《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准则》)规定.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已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了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应当转回。转回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按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应计提的累计折旧与因计提减值准备而少计提的折旧额的差额.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 标签: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转回 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减值准备 企业会计准则 累计折旧
  • 简介:现行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已为大家所熟知,特别是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有些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笔者在多年的会计教学和实践中,发现现行教科书有些内容或言犹未尽,或缺乏理论根据,甚或前后矛盾,有必要进行反思,以启发思考。在此,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与大家共同讨论,这些看法或许对其他资产减值准备的学习和研究也有启迪意义。

  • 标签: 会计处理 坏账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 会计教学 理论根据 教科书
  • 简介:企业在销售中发生的折扣,按照折扣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和实物折扣,对采用这三种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在会计和税务处理上亦各不相同。

  • 标签: 商业折扣 现金折扣 实物折扣
  • 简介:2008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中,对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所作的会计分录较烦琐,且较难理解。本文按照实际利率法的内涵重新诠释摊余成本的实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摊余成本的内涵及会计处理

  • 标签: 摊余成本 本金 利息转为本 金实际利率法
  • 简介:高审计质量是审计部门所追求的目标,高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成果的标志和生命线。如何提高审计质量?我认为,科学的审计计划、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和周密的审前准备是实现高审计质量的前提;精确计算、严格审计、完备的审计工作记录是达到审计实施或者审计过程高质量的重要途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评价恰当、法律依据准确、定性及处理处罚适当的审计报告和其他审计文书是高审计质量的最终体现。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哪一方面出现漏洞或过失,都会影响审计质量。从另一方面来讲,要实现较高的审计质量,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高素质审计队伍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严格执法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充足的审计经费与审计质量的

  • 标签: 审计质量 审计职业道德 审计机关 审计人员 审计队伍 审计工作
  • 简介:财税[2014]34号、财税[2013]52号对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作了特别规定,小微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后会计上应该如何处理.本文略作分析说明:一、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会计处理(一)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相关规定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34号)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含1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 标签: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会计处理 税收优惠 享受 应纳税所得额 国家税务总局
  • 简介: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从2012年8月1日起,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含宁波市)、福建省(含厦门市)、湖北省、广东省(含深圳市),将陆续实施“营改增”试点。此项改革对企业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税负的减轻上,还体现在对企业业务和商业模式的促进上,便不可避免地将发生一些特殊事项。但对这些特殊事项的会计处理,一些即将实施“营改增”的试点地区,对其财会人员培训仍然不足,不少财会人员对此还知之甚少。为此,本文试就“营改增”中的特殊会计处理,作一粗浅介绍。

  • 标签: 会计处理 财会人员培训 企业业务 特殊事项 试点地区 国家统一
  • 简介:《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颁布,2007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该准则第8条规定:“企业在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人资产成本的情况下发生补价。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1.支付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 标签: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账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 支付补价 资产成本 账面价值
  • 简介:现行会计准则通常将企业之间以物易物交易作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涉及少量补价的以物易物交易还需进行货币性资产交换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职业判断。笔者认为,以物易物交易在会计处理上应视同为两个会计主体之间相抵关系的购进和销售业务,只不过是在这两笔交易中未涉及或涉及少量现金罢了。

  • 标签: 以物易物 会计处理 交易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会计准则 职业判断
  • 简介:预算单位会计报表汇总是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环节。主管会计单位和所属会计单位都是独立的会计主体,分别编制自身的会计报表,分别反映自身的业务活动情况。这些个别会计报表,并不能够有效地提供反映整个系统的会计信息。为了全面

  • 标签: 主管会计 会计单位 单位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