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牙合)型全口义齿对老年无牙颌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老年无牙颌患者24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12例,对照组为传统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为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修复治疗,评价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功能限制、生理疼痛及生理障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无牙颌患者采用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修复治疗,利于改善其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全口义齿 无牙颌 口腔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临床价值。方法: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常规预检、分诊、送入抢救室、生命体征监测、对症处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相关时间指标,包括分诊评估、心电图、建立静脉通路、静脉采血、急救时间等。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心源性休克、室颤、心力衰竭等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心电图、建立静脉通路、静脉采血、总急救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9.09%,对照组为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路径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病程在1-3个月内且具有一定步行能力的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患者在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强度为20%和60%的最大运动能力的电动脚踏车训练,治疗时间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肌力耐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结果:三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治疗后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

  • 标签: 脑卒中 有氧运动 下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运用中医康复单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8年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0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医康复单元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语言康复治疗)各65人。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2%)较高(P

  • 标签: 脑卒中 中医康复单元 失语症 康复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腹泻症状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215月收治的16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制定营养护理方案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在不同干预阶段的体重、血清白蛋白水平、机体免疫状态[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腹泻症状。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体重、血清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营养护理 造血干细胞 移植患者腹泻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在此次探究过程中,对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病患展开深入分析,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服务对策,并积极进行效果调研。方法:本次探究的主要对象是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病患,因而要从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之间接收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中选取100位对其展开探究。对其展开分组对照探究。实验组50人,为这些病患施以多方面护理,如常规性护理、检查辅助、心理辅导、治疗护理、膳食护理等整体护理服务。对照组50人,仅为其提供常规护理服务。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病情恢复速度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为十二指肠溃疡病患展开医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为其提供对应的治疗措施,适当的护理服务会促使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十二指肠溃疡 整体护理 效果 患者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中,通过对比研究分析胆结石患者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超声(US)检查中的诊断结果,三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以确定最佳的诊断手段。方法:通过收集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的258例胆结石患者的病例,对258名疑似胆结石病人进行阶段性的记录,全部研究对象均统一接受金标准检查。在确保患者在不同阶段都进行了超声、CT和MRCP检查之后,对确诊记录的结果及对患者在三种检查中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检查方法将患者分为CT组、MRCP组及超声组,三组分别为95例、91例及72例,比较三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在258名超声的患者中,数据结果为CT诊断率为52.6%,MRCP的诊断率为77.8%,超声的诊断率为69.2%,三组灵敏度比较,超声组高于其它两组,CT组最低(P

  • 标签: US CT MRCP 胆结石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ICU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200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面部机械性压疮及气管插管发生率、吸氧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治疗时间、ICU住院天数、总住院时间、面部机械性压疮发生率和气管插管发生率均较低,但吸氧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缩短ICU气管插管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 ICU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 就目前临床教学中教师模拟患者以及角色演练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进行分析和评估。方法 筛选当前临床教学中采取的一般常规教学方法和教师模拟患者、角色演练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教学效果的对比和评估,总结教师模拟患者以及角色演练对当前临床教学工作开展的效果。结果 通过分析可知,相较于传统的临床教学方式而言,在教学中引入教师模拟患者以及角色演练方式开展临床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同时,了解医患沟通技巧,熟悉患者主诉以及病史采集和汇报方法,掌握体格检查以及专科检查内容,深化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将理论联系于实际,基础应用于临床,提高临床思维,改善人文素养。结论 在目前临床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引入教师模拟患者以及角色演练方式,能够促使临床医学生在接受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真实的模拟和演练扎实掌握所学知识,提高临床技能,并改善临床教学效果。

  • 标签: 教师模拟患者 角色演练 临床教学 临床思维 人文素养。
  • 简介:摘要:目标:探讨强迫症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方法。该方法将53例强迫症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口服阿特拉津、马来酸和氟-磺酰氟;观察组:日常护理的实施,研究组:优质护理的实施。评估两组指标,如焦虑、社会功能和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的HAMA、y-bocs和sspi的结果低于对照组(t = 5.72-21.33,p < 0.01);护理研究小组的满意度为96.30%,而样本小组的满意度为73.08%(φ2 = 3.91,p = 0.048)。结论 使用优质护理模式对强迫症患者的帮助更大,减少了患者的强迫性行为,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度,除此之外,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方法有助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提高,帮助患者保持乐观情绪。

  • 标签: 强迫症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研究我院肺炎患者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感染情况,以期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样本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MDRO感染患者。对住院患者的MDRO感染情况、MDRO标本来源情况以及不同季度主要耐药菌检出比例进行观察。结果: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住院患者中共266例患者发生MDRO感染,感染率为0.27%。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或疑似病例报告。在266份MDRO样本中,包括痰、血、分泌物等多种来源,其中痰液来源占比为51.88%,血液来源占比为34.21%,分泌物来源占比为12.78%,其他来源占比为1.13%。结论: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随着时间而逐渐升高。

  • 标签: 肺炎 多药耐药菌感染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全程化药学服务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8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全程化药学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知识了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因此,全程化药学服务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疾病认知水平,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全程化药学服务 高血压 服药依从性 知识了解率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交支持对术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术后吞咽障碍是指手术后出现的吞咽困难,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带来了严重影响。社交支持在康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通过家人、朋友和医疗团队的支持,患者可以获得情感上的安慰和鼓励,同时获得必要的康复信息和指导。评价社交支持对术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重要性,有助于了解社交支持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并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社交支持 吞咽障碍 康复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关乎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考虑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多个方面指标。术前评价着重于患者理解程度、焦虑水平和身体状况。术中关注生命体征稳定性、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评估患者康复速度、生活质量改善和并发症情况。综合这些指标可客观反映护理效果,通过数据变化评估干预有效性,调整护理计划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并发症预防,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骨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间本院骨科住院病人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将47位病人分成两组,分别为47位研究组和47位对照组。研究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和出院时的疼痛程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生活质量,疼痛程度,治疗依从性,满意度等。并对护理前后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时间缩短(P<0.05),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也明显减轻(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患者 人性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在脑卒中偏瘫患者里,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能力。方法:选取 2022 年 8 月至 2023 年 1 月山东某医院收治的 60 位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个组别,每组 30 位患者。对照组给予基础的运动康复、作业治疗及言语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虚拟实境游戏的方法。两组均持续治疗 4 周。4 周后分别使用 Berg 平衡量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评定,数据使用 SPSS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 Berg 量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和 Fugl-Meyer 评定量表得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erg 量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和 Fugl-Meyer评定量表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常规的康复训练与虚拟实境游戏的康复训练进行对比,运用量表进行评定,发现虚拟实境训练在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性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略优于常规的康复训练。

  • 标签: 虚拟现实 脑卒中 下肢运动功能 康复
  • 简介:小说《隐形人》确立了拉尔夫·艾里森在美国非裔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小说透过叙述人“我”的经历及思想演变,以黑人为例书写了整个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生存境遇。人的地位和处境问题始终是存在主义的中心课题,从存在主义角度分析小说中“隐形人”的生存状态,能够更深入了解和揭示主人公在荒谬世界里承受各种背叛后的孤独成长历程。

  • 标签: 《隐形人》 存在主义 荒谬 背叛 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