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海明威作品中充斥着“硬汉”形象,但他同时也是一位关注女性和女性意识作家。本文对其短篇小说《雨中猫》里“猫”这一符号进行解读,认为海明威笔下“猫”是男权社会里女性象征:它既是没有归属漂泊者,又是渴望理解社会零余人和无奈被动接受者,其指代女性生存状态就是非中心与边缘化。符号视角来看,海明威写作风格“冰山原则”在于以有限符号形式创造无限意义空间。

  • 标签: 厄内斯特·海明威 《雨中的猫》 符号 女性
  • 简介:美国作家巴塞尔姆《白雪公主后传》乍看上去似乎保留了格林《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基本故事情节,但实际上无论它故事情节还是思想内容都与格林《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相去甚远。《白雪公主后传》充满了对传统童话故事调侃和反叛,是后现代文学作品典型代表,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这类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道德嬗变问题。

  • 标签: 《白雪公主后传》 后现代主义 调侃和反叛 道德嬗变
  • 简介:<正>美国现代主义诗是个相当庞杂流动概念,它包括上至意象主义下至新形式主义(NewFormalism)等具有现代主义美学特征诗歌。其中又以艾略特为首注重诗整体形式构建后来引发出新批评正统现代派为核心;至于新形式主义诗,国内译介不多,尚未对当代中国诗产生什么影响。真正

  • 标签: 现代主义诗人 艾略特 朦胧诗 中国诗 客观对应物 浪漫主义
  • 简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一首词,词中"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反映了苏轼豁达开朗性格和超然物外精神境界。其实,在苏轼内心深处是无比向往归隐山林那份闲适自在,然而儒家济世理想却鞭策着他在政治仕途上一路走到底,纵然坎坷,纵然波折,却依然无法抛弃。总之,苏轼是以出世为心,入世为迹,虽然从未曾踏出归隐之路,但是参透的人生妙理却胜以归隐。

  • 标签: 苏轼 归去 出世 入世
  • 简介:鲁迅散文《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寄寓着深厚创作寓意,酷似本真的童年生活背后折射出对理想教育方式诗意探索。这样诗意探索借助精致结构形式来呈现,散发出独特写作方式所生成艺术美感,凸显出丰富多变语言风格。

  • 标签: 结构形式 教育方式 诗意探索
  • 简介:神话是存在于语言之上二度符号系统,有着类似于诗歌对偶结构;今日之神话也是一种审美现代话语,是构成现代主义文化重要部分。罗曼·雅各布森诗学话语在各个方面都印证了神话上述特征。如果我们把雅各布森诗学话语看成一个超文本符号系统,可以说,雅各布森穷一生之力建立起这一系统去探索语言中"诗功能",而"诗功能"反过来也浸透到他所建立符号系统中,令其呈现出结构完美,具有诗歌结构特征神话体系。

  • 标签: 雅各布森 诗学 神话
  • 简介:“中国神话”是美国华裔文学创作精神之源。本文“中国神话”中的人物—关羽在华裔文学文本中再现入手,着重分析美国华裔作家赵健秀在两部小说《唐老鸭》和《甘加丁之路》中体现“关羽情结”:通过“刚柔并济”关羽形象塑造,作家重新确立了华裔男子主体地位,最终实现了“两对立”到“两性交融、和谐共处”创作理念转变。

  • 标签: 赵健秀 “关羽情结” 主体意识
  • 简介:安格斯·威尔逊是20世纪80年代“英国最有名作家”。他创作视野宽广,角度多样,对社会观察深邃透彻,对处在社会边缘弱势群体尤为关注。短篇故事《小同伴》以老姑娘阿克赖特小姐怪病为主线,写出了英国中产阶级“剩女”们被道德力量教化后压抑和悲哀,揭示了束缚人性道德实践对人戕害,剥除了掩盖在宁静英国乡村生活表面的虚伪假饰。威尔逊作品对战后英国文坛复苏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安格斯·威尔逊《小同伴》边缘人物 性压抑
  • 简介:在“伤痕文学”浪潮下,有人选择了不一样道路,他们开始反思自己在“文革”中曾经犯下错误,他们挑起民族应有的责任,他们坚守自己良心。他们深刻解剖与自责、愧疚与忏悔,震撼人心。本文将通过对《小狗包弟》和《老王》解读,去认识巴金和杨绛作为中国知识分子良心,对民族深重历史担当。

  • 标签: 反思 忏悔 包弟 老王
  • 简介:中国科幻文学虽然有着百余年发展历程,但对其系统学术研究直到21世纪才真正展开。近五年来,作为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重要领域,中国科幻文学研究异军突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种类型学术活动频繁开展,发表论文数量和质量节节攀升,高级别的项目陆续获批,学科建设日趋完善,甚至在对外交流方面走在了主流文学前列,吸引着越来越多新锐学者参与其中。

  • 标签: 比较文学 跨学科 科幻文学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现代理念──哈贝马斯论现代哲学话语刘锋本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围绕后现代主义论争已经发展为最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观,后现代主义修辞策略广泛地渗透到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从而导致深刻而普遍文化认同危机。在这一迭变过程中,诸多传统意义资...

  • 标签: 现代性批判 哈贝马斯 海德格尔 德里达 主体性原则 文学批评
  • 简介:詹镆先生在《文心雕龙》研究、李白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既得益于他深厚学养,也与他治学方法密切相关。詹镆先生研究历程,起始于古典文学研究,后转向心理学研究,最终回归古典文学研究。詹先生在古典文学、心理学两个学科成就,

  • 标签: 治学方法 古典文学研究 《文心雕龙》研究 心理学研究 通性 李白研究
  • 简介:  杀死猫方法不止是用奶酪噎死它.  --民间谚语  1.鸡犬不宁  萨拉芬那·费罗斯对自己感到非常满意,这并不是一件不寻常事情.萨拉芬那·费罗斯常常对自己感到满意.她以前并非这样,但在过去十年中,她在写作上取得成功,使她自负提高到了一个几乎不容别人质疑地步.……

  • 标签: 方法不止 杀死猫 猫方法
  • 简介:在阅读《摩尔·弗兰德斯》一书时,读者会发现摩尔言语、行为及性格中存在众多矛盾和模棱两可地方,同时该书作者笛福也未对摩尔行为作出最终道德评判。本文运用伊瑟读者反应理论证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补众多矛盾空隙时,对当时价值观产生了质疑和思考,同时也把自己价值观念投射到小说中的人物身上,从而获得了对摩尔新认识。

  • 标签: 模棱两可 质疑 读者反应理论 道德评判
  • 简介:安部公房笔下主人公因丧失姓名而惊恐万状,村上春树作品中主人公没有姓名却处之泰然,原因何在?本文特别选择了安部“墙——S·卡尔玛氏犯罪”和村上《且听风吟》两篇小说进行个案分析,从小说人物姓名谈起,解读时代变化下人物生存范式变迁,从而比较两位作家对现实社会、当下制度和人生价值观不同看法。

  • 标签: 安部公房 小说人物 村上春树 主人公 解读 作家
  • 简介:《古文辞类纂》中所精选论辩文是古代论辩文中典范,本文通过对其进行主题分类和文本分析,以阐明中国古代文人所兼备学术和政治传统。

  • 标签: 《古文辞类纂》 论辩文 学术 政治
  • 简介:1804年至1806年间,麦里维泽·李维斯和威廉姆·克拉克带领着一队退役士兵,沿着密苏里河圣路易斯行进到密苏里河源头,行程八千英里,完成了新大陆发现以来第一次对大峡谷穿越。在内战中失去一条手臂约翰·威斯利·鲍威尔成为其中成员,他以“地球上最壮观景象”为题,记录了他所见所闻,他如实地描述了波澜壮阔地理画卷。

  • 标签: 敬畏自然 教育框架 土地伦理 生命 公民 语文
  • 简介:无论小说构思、人物原型还是主题思想,《大闪蝶尤金妮娅》都突出了博物元素。在英国殖民扩张历史语境中,小说叙述博物和帝国主义具有共谋。在话语层面,博物学家威廉照搬欧洲博物标准为亚马逊森林物种命名与分类,这体现了意欲"冻结"当地文化帝国知识话语暴力。在政治层面,殖民者哈罗德异国动物标本收藏折射出对殖民地殖民欲望。在经济层面,异国动物标本交易为博物学家个人以及英帝国带来可观收益,占有这些标本是对殖民地资本掠夺。

  • 标签: A.S.拜厄特 《大闪蝶尤金妮娅》 博物学 帝国主义 共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