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从批评的状态向解释的美术史方向拓展,特别是研究方法论引入的自觉,更是一种学术的推进。不过,在方法论的选择上也存在不少问题。西方汉学的现代化或现代性理论作为一种研究范式虽然能发挥强大的解释效力,但是,无论怎么对其进行修正,总是难逃文化意识形态的陷阱,这是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在范式选择上的困境。摆脱困境的策略就是进行方法论的突围。重新选择文化立场,以一种世界性的视野和比较文化眼光来综合国际学术新成果,建构一种跨学科、跨文化的方法论成为一种必要。“辩证历史符号学”作为跨学科、跨文化的方法论建构,既可以避免文化中心主义的嫌疑,又可以摆脱文化相对主义的困惑,同时,更是一种历史研究的有效工具。

  • 标签: 比较现代性 文化民族主义 历史符号学 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辩证的历史符号学
  • 简介:美的形式蕴涵在纷繁的自然景物,画家的意义就在于发现并把它转移在画面上,艺术创作贵在真情流淌。“诗从肺腑出,出则然肺腑。”中国画笔墨,集造型,传意,流美于一体,是高度凝练,浓缩的艺术手段,是多功能的复合载体。

  • 标签: 审美个性 花鸟画 自然景物 形式蕴涵 艺术创作 艺术手段
  • 简介:20世纪,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经历了一百年的嬗变,开始在中国高等教育占有一席之位,从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对之进行宏观审视,在繁荣的背后同时交织着一个个问题的网络.另一方面,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产生嬗变又依据于两大重要背景:一是西方高等美术教育近千年的历史;一是中国传统美术千余年传承续接的历程.也就是说我们在探索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过程,又有着极好的可利用资源.分析问题,发掘资源都是为了寻找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未来走向更科学、更合理的路径.

  • 标签: 高等美术教育 文化选择 学科定位 问题 资源
  • 简介: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人类文化精神需求日益高涨而同步前进的出版业,在经济繁荣的今天。正愈来愈显示它重要的存在价值。作为出版最形象、最直接的视觉因素——装帧设计也必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可以说,一个时代装帧设计水平的高低,形象的体现了社会一个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科技、工业水平与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和时代精神等诸方面的风貌。书,由装帧成形。离开装帧就不能成其为书,故装帧与书的关系好似毛之与皮。一般来

  • 标签: 书籍装帧 毕业创作 装帧设计 存在价值 设计教学 社会科学技术
  • 简介:蔡省庐原名祖培,字岵瞻,山东高密人,现年九十五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现为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蔡省庐先生无论在人品方面还是书艺方面都给人恂恂儒者和谦谦君子的印象,这在青岛乃至山东书法界有口皆碑。笔者曾在蔡先生的许多学生那里听到过许多关于他德艺双馨的故事和赞叹。

  • 标签: 蔡省 书法家 德艺双馨 蔡先生 书艺
  • 简介:上个世纪80年代始,中国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批评家在艺术领域盛行一时指点江山大展鸿图,不但评论着各种类艺术形式还指导着艺术家的实践活动,预测着中国艺术发展的前景,艺术界一时间被搅动地活跃异常。

  • 标签: 艺术批评 艺术话语 艺术表现形式 艺术风格 艺术观念
  • 简介:“指事绘形,可验时代”是说绘画作品往往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生活,故“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诚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扆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孔子徘徊而望之,谓从者曰:‘此周之所以盛也’……”在中国绘画史上,人物画一直肩负着“成教化、助人伦”的重要使命.因此,存世的人物画中,有许多是表现贤王顺后、忠臣孝子、烈士贞女形象的作品.有唐以来,人物画的创作出现了一些变化,重教化的名臣以及历史人物肖像虽然仍受重视,但画家模写的对象日趋转向一般人像,尤其是向仕女画像倾斜.特别是盛唐时期的艺术家,在尽情地享受充裕的社会财富和丰富的文化养分的同时,创作了一些贴近生活,表现世俗审美情趣的作品.盛唐画家张萱正是一位代表唐代“绮罗人物”画风的开派性人物.

  • 标签: 虢国夫人 社会开放 人体审美标准 唐代妇女 唐玄宗 敦煌莫高窟
  • 简介:人是艺术创造活动的中心。艺术家的内宇宙外化,必须通过其独特的创造性思维与特有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艺术家本身不断净化与深化,才能使艺术品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才能更具独特的创造力。只有发挥艺术家个人独特的创造力,才能超越历史,超越他人,超越自己。

  • 标签: 艺术家 独特 艺术创作 艺术语言 艺术创造 艺术品
  • 简介:在当代艺术市场上,当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受到众多收藏家的青睐,有了很好的价格走势之后,他的作品就像商品一样,具有了品牌的效应。这一现实可引发众多方面的思考。我们在此首先关心的问题是艺术风格、作品的系列性与品牌效应之间的关系问题。

  • 标签: 艺术作品 品牌效应 艺术风格 社会结构 艺术市场 价格走势
  • 简介:巴黎在城市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方面确立了以传统历史景观为中心,分层次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待传统历史景观本身以修复为主的复原层;这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与色彩的基本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分析与类比,可以概括为:复原——融合——异化。通过大量实践作品表现出时间痕迹,逐渐形成了围绕传统历史景观的一系列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与措施。

  • 标签: 巴黎 城市景观 复原 融合 异化 时间痕迹
  • 简介: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一代尼日利亚年轻美术家开始在世界艺术舞台,特别是西方的各大都市崭露头角,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为索卡里·道格拉斯·卡姆普和已故的罗蒂米·方尼一考地二人。到了90年代又有一批新秀出现。他们是欧西·奥杜、奥拉德勒·巴姆鲍埃、艾凯·乌德和奥古比等人。这些美术家大都出生或成长在尼日利亚,后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旅居国外,特别是纽约和伦敦等欧美的重要政治和文化中心。

  • 标签: 美术家 艺术 舞台 尼日利亚 代表性 伦敦
  • 简介:文犹质也,吉祥止止──论中国民族建筑的吉祥纹样特征李振球中国民族建筑的吉祥纹样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吉祥观念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华夏特有的观念艺术装点着民族建筑,是民族建筑艺术璀璨的瑰宝,是中国吉祥文化的象征,也是民族文化...

  • 标签: 吉祥纹样 传统建筑 建筑中 中国民族 建筑装饰 装饰纹样
  • 简介:中国油画在面对大众文化及各种新艺术样式——包括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大众传媒图象以及市场经济等新的情境压力下,中国油画家们一方面正在沿着大众文化的平民化发展趋势在调整自我的审美意识,向自身以外的西方和非西方多角度开放;另一方面,他们一直执著地关注本土文化,并在创造中坚守了传统艺术的诸多元素,为传统艺术媒介的油画获得了全新的发展空间,触摸到时代的特征。

  • 标签: 中国油画 本土情境 国际化 大众文化
  • 简介:女性主义艺术在20世纪后半期以来,在艺术史逐渐被凸显出来。对于什么是“女性主义艺术”的问题,一直没有一确切的概念。女性主义艺术与女性艺术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关切对女性主义艺术的定性问题,但是由于“女性主义”术语的滥用,造成对女性艺术的认识偏差——即一种有可能地将女性主义定性为女性主义艺术。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即“女性主义艺术”是凸显于现当代艺术史的特殊群体,笔者强烈认为其并非是一种艺术风格,亦非一种艺术流派,其是一种被社会“流行话语”被滥用的结果,具有概念的模糊性特点,其是被当前历史背景下被借用和突出出来的术语。笔者试将被认为女性主义艺术家领袖人物的墨西哥女艺术家弗里达为个案来分析,通过分析其绘画中的女性意象来阐述其并非是女性主义艺术家,其艺术不过是描绘其自身女性生存经验的艺术,进而浅探女性主义艺术与女性艺术的区别。

  • 标签: 弗里达 女性艺术 女性主义艺术 女性意象 女性主义
  • 简介:就其性质而言,美育是指审美活动所特有的教育作用。美育提高人的道德素质表现为“以美储善”,它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就体现在它可以“以美启真“上。美育的社会功能,是通过审美观念的树立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其整体素质,从而造就一代全面发展的新人。

  • 标签: 审美教育 人文素质 社会功能 道德素质 审美观念 审美情感
  • 简介:<正>国庆节前开幕的历代艺术館,是故宮博物院中国古代艺术品陈列的中心。全館共分三个陈列室:第一室在保和殿。陈列着原始社会晚期与奴隶社会的艺术品;东廡是第二室,由战国时代到宋代;西廡是第三室,由元代到“五四”以前。集中了院內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文物四千多件,按时代順序作有系統的綜合陈列。使参观者可以用很少的时間,对祖国四五千年来文化艺术的历史发展,得到一个全面的概括的了解;同时,对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收藏,也可以看到它的菁华。保和殿,这个封建王朝作为考試状元、进士和宴飲王公大臣的地方,现在,除了宝座外,从殿的西头开始了历代艺术的陈列。我們首先看到的是新石器时代里的磨得很平滑,拿在手里很合适的石工具;在考古学家的采集品里,还常有玉貭的。人类用石头来做工具,这是几万年以前的事情了。在四五

  • 标签: 故宫博物院 古代文化 新石器时代 战国时代 图案 奴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