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我国是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已经承认和批准了19个国际劳工公约,国际劳工标准已在一定程度上在我国的劳动立法中得以体现,但与国际劳工标准相比,我国关于劳动标准的立法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 标签: 劳动标准 缺陷 完善措施
  • 简介:劳动解放发生发展的进程,是一个历史大系统:人类智能的发展、工具的改进、剩余劳动的出现和发展,推动着劳动解放的产生和发展;从人与人的关系看,劳动解放的进程就是剩余劳动分配制度演变的历程,也就是劳动者从奴隶向农民向工人演变并逐步获得解放的历史系统;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劳动解放的进程,就是人类凭借智能的发展,把自身的劳动任务逐步向机器(工具)上转移的历史系统。运用系统观研究劳动解放,意在从整体上认识和推进劳动解放。

  • 标签: 劳动解放 劳动者 人类智能 人与自然的关系 历史正当性 直接生产过程
  • 作者: 王江龙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每一名体育工作者应从学校日常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着手,从培养学生自小建立体育锻炼意识着手,来巩固和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只有抓住这一体育事业的基础才能使处在体育事业金字塔尖的竞技体育得以更加灿烂、辉煌。

  • 标签: 转变观念 培养 锻炼习惯
  • 简介:在十九世纪中叶正当资本主义兴起并快速发展时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等重要问题给出了开创性的研究与革命性的贡献。站在我们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场,考察上述剩余价值等问题时,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时至21世纪的今天,如何看待剩余价值、公平、分配、剥削和其他相关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乌杰教授以科学的系统观对劳动剩余价值理论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 标签: 剩余价值 剥削 分配 系统哲学
  • 作者: 卢海兰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8-12-2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8年第12期
  • 机构:我们知道,一滴水只有把它放在大海里,才会永不干涸。对于生活在学校这个大集体里的学生,每个人都不能脱离集体而生存,人的大部分行为习惯是后天学习和习得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不良的行为习惯则让人终身受害。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做班主任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能够利用集体的力量去影响并约束这些有着不良行为习惯的孩子,有时候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华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固定的态度和行为,如学生听讲、做练习、做作业时的固定态度和行为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数学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直接的影响,也是小学数学要求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之一;笔者就从事多年的小学教育工作探讨在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几种功能性纤维进行介绍,阐述了几种功能性纤维的性能,以及在劳动防护用品中的具体应用,为我国功能性纤维的研究和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功能纤维 劳动防护服
  • 简介:摘要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是航班正常、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工作。良好的管制习惯能够大大降低航空事故出现的几率,确保空中交通秩序的规范性。本文首先阐述了管制习惯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了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不良控制习惯的特征以及成因,最后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有效改善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 标签: 管制习惯 空中交通管制 重要性 有效改善
  • 作者: 张宝祥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目前,在剩余劳动转移过程中有三大矛盾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即:用工单位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逐步提高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之间的矛盾;国家对职业资格、上岗资格管理的规范化与农村劳动力从业市场管理不规范之间的矛盾;“技工荒”现象与农村劳动力因缺乏就业指导而大量富余之间的矛盾。技工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系列的中坚力量,就其功能与特殊办学形式而言完全有能力解决上述三个突出矛盾。从而使农村劳动力经过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就业,真正使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实现立足、生存、致富的目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从系统观出发,根据成都市下属区县三镇调查获得的资料,论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及其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影响。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必须以系统观为指导来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将农村劳动力转移放在城乡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链条上来综合加以考虑。具体调研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使农村劳动力获得较高的收入和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对工作等有较高的满意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统筹城乡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统筹城乡发展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