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血栓通和胞二磷胆碱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应用血栓通和胞二磷胆碱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30例,仅采取基础性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周的治疗,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远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栓通和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脑血栓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栓通 胞二磷胆碱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可统计的我院160例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为单一化疗,治疗组在化疗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护肝药多烯磷脂酰胆碱,评价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52.5%,31.3%,前者肝功能损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具有修复受损肝功能、促进肝组织再生、恢复肝活力、稳定胆汁功效和免疫调节作用,未见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推荐联合化疗药物应用于临床抗肿瘤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溴米那普鲁卡因及胞二磷胆碱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溴米那普鲁卡因及胞二磷胆碱。结果试验组痊愈33例,5例好转,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95%。对照组痊愈28例,4例好转,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80%。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溴米那普鲁卡因及胞二磷胆碱治疗妊娠剧吐效果好,应用方便、安全、廉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剧吐 胞二磷胆碱 溴米那普鲁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尼莫地平联合胞磷胆碱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胞磷胆碱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胞磷胆碱胶囊治疗,治疗时间均为8w,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ADL评分、MMSE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ADL评分、MMSE评分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尼莫地平联合胞磷胆碱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尼莫地平 胞磷胆碱胶囊 老年血管性痴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阻肺患者应用支气管舒张剂联合抗胆碱药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这次的研究对象是70例慢阻肺患者,笔者将这些入选病例划分成参照组(35例,单独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与实验组(35例,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将这两个组别的药物疗效进行相互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药物疗效指标数值是97.14%,参照组的药物疗效指标数值是80.00%,两组比较P<0.05;实验组的肺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慢阻肺这种疾病采取支气管舒张剂联合抗胆碱药治疗,患者的肺功能获得显著改善,疗效是令人满意的,值得推荐。

  • 标签: 慢阻肺 支气管舒张剂 抗胆碱药 肺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碱性磷酸在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治中的敏感性。方法对博乐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8例年龄为2月~3岁体检或就诊的婴幼儿,检查血清25—羟维生素D3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前佝偻病组与对照组比较,碱性磷酸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碱性磷酸亦无明显变化。结论25—羟维生素D3佝偻病初期明显降低,比碱性磷酸更敏感,是反映佝偻病活动状态的灵敏指标。

  • 标签: 佝偻病 血清25&mdash 羟维生素D3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是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NSE)、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各抽取患者肘静脉血检测NSE、S100蛋白水平,对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SE水平、S100B蛋白水平对照组、尤瑞克林组治疗前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7天后二者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尤瑞克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能够减轻脑缺血及再灌注的损伤,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常常看到一些小儿有较明显的缺钙表现,如出牙较晚、方颅、枕秃、鸡胸等,而家长却说:“我的孩不缺钙,在医院化验,血钙并不低。”为什么血钙不低还缺钙呢?这是因为我们人类是生活在缺钙的环境中。本来,地球上钙元素的含量不算低,但是它分布得很不平衡。在海洋中,有丰富的钙存在,海里的动植物可以从海水中直接吸取钙质。而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类

  • 标签: 血清钙指标 甲状旁腺素 低血钙 动态平衡 骨质疏松 钙强化食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清蛋白电泳的检验。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验。结论血清蛋白组分、质或量的变化导致的蛋白质紊乱血症与许多疾病相关。因此在某些疾病时呈现互相有关联的某一蛋白质或一组蛋白质受损,血清蛋白电泳是对异常蛋白血症的主要检测辨认技术。在一些疾病存在时某一蛋白质或某一组蛋白质呈现反应性增高或降低。这些蛋白质包括前白蛋白、白蛋白、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转甲状腺素-转铁蛋白组和免疫球蛋白。

  • 标签: 血清蛋白电泳 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全自动免和手工免检测乙肝两对半的临床结果,探讨更科学可靠的检验方法。方法分别用全自动和手工免对健康体检人员和乙肝病人血样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在对健康人群检测中,采用全自动免和手工免对健康人群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显示全自动免阳性例数为1例,占0.25%,而手工免为8例,占2.03%,两组患者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乙肝患者进行检测中,结果显示全自动免阳性例数为149例,占65.93%,而手工免为88例,占38.94%,两组患者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自动免检测乙肝两对半的临床结果假阳性和假阴性均明显优于手工免检测,应加强临床推广。

  • 标签: 全自动酶免 手工酶免 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脊液中乳酸脱氢(LDH)及腺苷脱氨(ADA)对三种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检测结核性脑膜炎20例。化脓性脑膜炎17例,病毒性脑膜炎22例患者的脑脊液中LDH、ADA的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LDH为85.62±20.45μ/L,ADA为5.23±3.23μ/L,结核性脑膜炎组LDH78.92±22.39μ/L,ADA为14.68±9.53μ/L。病毒性脑膜炎组LDH为22.42±9.57μ/LADA为3.38±0.96μ/L.

  • 标签: 脑脊液 脑膜炎 乳酸脱氢酶 腺苷脱氢酶
  • 简介:目的坎地沙坦联合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沈阳市某医院就诊的106例早期D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坎地沙坦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比较2组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UAER及肾功能指标。治疗3个月时,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IL-6,IL-1β,TNF-α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6,IL-1β,TNF-α及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UAER,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UAER,BUN及SC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DN,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的微炎症状态,降低UAER,延缓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坎地沙坦酯 依那普利 早期糖尿病肾病 炎性因子 24h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棓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用棓丙注射液,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经临床疗效评定方法评定,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棓丙能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

  • 标签: 培丙酯 急性脑梗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分析甘油三和血糖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500例健康体检者,男性1682人,女性818人,分六个年龄组,用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血糖和甘油三。结果<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71-80岁、>80岁血糖异常的比率分别为13.2%、34.3%、41.2%、30.6%、27.7%、16.7%,甘油三异常的比率分别为17.9%、40.9%、44.1%、37.1%、36.1%、27.8%,两者异常的比率分别为7.18%、23.8%、29.8%、18.8%、19.4%、11.1%。结论高脂血症、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与生活习惯、工作性质和年龄结构有一定关系;高血糖、高血脂有年轻化的趋势。提倡人们健康合理饮食,早期发现和干预高血脂、高血糖,对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血糖 甘油三酯 联合检测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