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依据尿微量清蛋白(UACR)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与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各因素相关性。结果两组病程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HR与BMI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TC、Cr、CysC为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结论重视2型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分析,对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尽早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肾病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鼻喉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160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术后并发症30例,经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耳鼻喉科手术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经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危险因素是手术时间(P=0.008,OR=13.722,95.0%CI=7.151~20.257)、住院时间(P=0.000,OR=15.211,95.0%CI=8.922~14.241)、感染并发部位(P=0.000,OR=14.279,95.0%CI=9.356~21.041)、高血压(P=0.007,OR=13.967,95.0%CI=7.931~22.358)以及抗生素的使用(P=0.0012,OR=14.045,95.0%CI=8.159~21.714)。结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感染并发部位、高血压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是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预防,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危险因素 耳鼻喉科 并发症 手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顾客创伤患者采用深静脉血栓风险治疗的方式。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观察两组患者创伤、治疗、手术恢复、术后一系列的对比环节的评估,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其他病程等因素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患者采用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和发生概率的情况。结果:经过评估认识到,顾客创伤患者采用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较高,需要提早做好预防,帮助医护工作者提高术后的治疗效果,降低疼痛问题的发生和发展。结论:顾客患者创伤治疗静脉血栓风险中,需要结合相关的因素做好提早的预防,帮助医护工作者和患者重视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和治疗水平,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的综合治愈率水平。

  • 标签: 顾客创伤患者 静脉血栓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麻栗坡县城乡居民慢病危险因素,找出干预的目标人群,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监测结果采用SPSS Statatics 22软件分析完成。结果:居民吸烟率为25.0%,城市24.8%低于农村25.1%;食盐量为6.3克,城市6.2%低于农村6.31%;油摄入量为54.3克,农村61.0是城市35.5的1.7倍;经常锻炼率为14.9%,城市16.0%高于农村14.5%;超重率为30.6%,城市35.8%高于农村28.9%,男性33.8%高于女性27.6%;肥胖率15.3%,城市21.2%高于农村13.3%,男性16.2%高于女性14.4%;高血压患病率为20%,城市24.0%高于农村18.7%,男性23.3%高于女性16.9%;糖尿病患病率8.9%,城市13.5%高于农村7.4%,男性11.1%高于女性6.8%。结论:居民现在吸烟率、食盐量、油摄入量均高于全省水平,经常锻炼率低,超重和肥胖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高 [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至2021年期间在我院接受骨科创伤手术的300名患者资料,并记录其患有DVT的情况。在这些患者中,统计了以下可能影响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BMI、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抗凝剂使用情况,以及术中或术后是否产生出血等情况。结果:在300名骨科创伤患者中,共有47例患有DVT,患病率为15.7%。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未使用抗凝剂以及术中或术后出血等危险因素是导致DVT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中,老年人和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的患者DVT的风险更高,开放性手术和产生术中或术后出血的患者DVT的患病率也相对较高。结论:骨科创伤患者DVT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抗凝剂使用情况,以及术中或术后是否产生出血等。这些危险因素应该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标签: 骨科创伤患者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肛门括约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目标为我院经阴道分娩的120例产妇为例,分析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9月,统计方法采用查阅病例资料法,将产妇划分为损伤组和未损伤组,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肛门括约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经对比发现,损伤组无论年龄31~40岁、初产妇、会阴侧切、第二产程>1h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3500g比例均高于未损伤组,差异明显(P1h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3500g均是影响产妇肛门括约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产妇、初产妇、会阴侧切、第二产程>1h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3500g均是影响产妇肛门括约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护理中应需要找到针对性护理方式来减少产科肛门括约肌损伤的发生率,以此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产科 肛门括约肌损伤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诊外科创伤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从2018年10月-2020年10月采集我院收治的190例急诊外科手术创伤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的40例当做研究对象,针对发生缺口感染的危险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分离病原菌50株,其中包含20株兰阳性菌、16株革兰阴性菌、14株真菌。40例的单因素分析,切口感染和手术类型及时间、术后营养、抗菌药物、损伤位置密切关联,数据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实施剖宫产的200例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有41例高龄产妇在术后出现切口感染问题,这41例高龄产妇组成感染组,剩下的159例高龄产妇术后没有出现切口感染,组成未感染组;分析研究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以及相对应的解决策略。结果:感染组高龄产妇出现术后切口感染与胎膜早破、手术时间、肥胖、术中出血量、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例数占比等感染因素之间存在相关性,且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感染因素后显示,胎膜早破、手术时间(大于1小时)、肥胖、术中出血量(大于300毫升)、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都属于引发高龄产妇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导致高龄产妇剖宫产后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非常多,常见的有胎膜早破、手术时间、肥胖、术中出血量、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在明确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医护工作者要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尽可能降低高龄剖宫产产妇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

  • 标签: 产科 高龄产妇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以及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56例产后抑郁患者纳入此次研究,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详细资料,分析发病的危险因素,再将研究对象随机分入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效果的组间对比。结果:经分析得出,与研究对象发生产后抑郁相关的因素包括患者个性因素、新生儿性别因素、知识缺乏以及社会支持与家庭环境因素。两组患者护理前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较小,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上述两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产后抑郁 新生儿 护理干预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