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0名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超声成像检查,实验组实施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析其诊断准确度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病理学检查显示共93个甲状腺结节,其中良性结节64个,恶性结节29个;常规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度分别为72.5%、95%。在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准确度较常规超声成像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对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在某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寻神经系统并发症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110例患者中有6例(5.45%)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病史、心血管疾病、动脉瘤最大径>10mm和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或有子囊是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未破裂 神经系统 并发症 血管内治疗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应用64排128层CTA成像检查各节段的准确性。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CTA的127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飞利浦64排128层CT检查。以冠脉造影为诊断金标准,对比患者冠脉的RCA(右冠脉)、LCX(回旋支)、LAD(前降支)、LM(主干)CT成像与金标准的准确性。结果患者的冠脉各节段的CTA成像准确性均较高,与金标准对比,组间数据对比无显著优势,不存在统计学参考价值,P值大于0.05。结论针对患者冠状动脉给予64排128层CTA成像检查各节段,准确性较高,且与金标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 节段成像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采纳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血栓患者90例,根据患者住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单号)与观察组(双号)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动脉斑块面积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更佳,且斑块面积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显著提升其总体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他汀类药物 联合治疗 脑血栓 动脉斑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应用64排128层CTA成像检查各节段的准确性。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CTA的127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飞利浦64排128层CT检查。以冠脉造影为诊断金标准,对比患者冠脉的RCA(右冠脉)、LCX(回旋支)、LAD(前降支)、LM(主干)CT成像与金标准的准确性。结果患者的冠脉各节段的CTA成像准确性均较高,与金标准对比,组间数据对比无显著优势,不存在统计学参考价值,P值大于0.05。结论针对患者冠状动脉给予64排128层CTA成像检查各节段,准确性较高,且与金标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 节段成像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采纳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血栓患者90例,根据患者住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单号)与观察组(双号)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动脉斑块面积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更佳,且斑块面积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显著提升其总体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他汀类药物 联合治疗 脑血栓 动脉斑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在泌尿系结石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其快闪伪像检查,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正确率。结果数据显示,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其快闪伪像检查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检查,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诊断泌尿系结石患者而言,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其快闪伪像检查,能够提升诊断正确率,值得应用。

  • 标签: 诊断应用价值 泌尿系结石 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疾病的诊断中,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7年8月份到2018年8月份期间来我院就诊且确诊疾病为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的患者82例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且从我院中选取同时期前来我院参加身体检测的健康患者共8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比对象。分别将两组研究对象命名为测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在我院实施心脏超声检查,根据两组研究对象的四项检查结果来评估心脏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而四项检查指标分别为左室舒张末期的内径、左心房的内径、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和E/Ea。结果测验组患者的四项数据值中除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外均比对照组的健康者要高,且数值差异明显。而测验组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则比对照组的健康者要低出很多,两组研究对象的四项数据值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即P<0.05。伴随心脏功能的上升,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的内径、左心房内径、以及E/Ea不断提升,而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却在不断的下降。即心功能为Ⅰ级别的患者,他们的左室舒张末期的内径、左心房内径、以及E/Ea都要比心功能为Ⅱ级和Ⅲ级的患者小,但是他们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却要比心功能为Ⅱ级和Ⅲ级的患者高。而心功能为Ⅱ级的患者,他们的四项指标都要优于心功能为Ⅲ级的患者,而且数据信息之间的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过程中使用心脏超声,可以对患者的心肌收缩情况,患者心脏的血流情况以及左心室肥厚等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且诊断时使用心脏超声十分的方便快捷,对患者身体没有任何的损害,也给临床研究和诊断提供了较为精准的数据,对临床诊断有些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左室肥厚 心力衰竭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6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均经手术病理确诊。术前分别行乳腺X线摄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判断乳腺X线摄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单独与联合诊断效能。结果乳腺X线摄影、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符合率为89.06%,高于各项单独诊断的73.44%、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诊断中乳腺X线摄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各有利弊,而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提升诊断符合率。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诊断 乳腺X线摄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开展手法小切口与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患者角膜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白内障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治疗顺序随机分为小切口组(34例)及微切口组(34例),其中小切口组患者开展手法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微切口组患者开展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切口角膜厚度、角膜六边形细胞百分率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术前、术后24h两组患者切口角膜厚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0d微切口组切口角膜厚度显著小于小切口组(P<0.05),同时术前、术后24h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角膜六边形细胞百分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手术不同阶段两组患者组内切口角膜厚度、角膜六边形细胞百分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法小切口与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患者角膜的厚度、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的比例均有一定影响,影响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

  • 标签: 白内障 手法小切口手术 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角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患者88例,并对所有患者给予介入治疗。将所有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其中对照组不采取护理措施,而观察组使用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伤口出血,2例伤口瘀斑,总发生率为6.82%(3/44),对照组术后有3例伤口出血,3例伤口瘀斑,2例肢体再灌注损伤,总发生率为18.18%(8/44),即观察组并发症情况明显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95.45%(42/44)明显优于对照组70.45%(31/44),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对其进行临床护理,可获得显著效果,可降低患者的出现临床症状的情况,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