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帕米磷酸二钠和局部放疗对多发性骨转移癌性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1日—2016年3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将56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28例/组。一组患者实施单一局部放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帕米磷酸二钠和局部放疗联合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和KPS评分。结果观察组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的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米磷酸二钠联合局部放疗能够使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的癌性疼痛得到有效缓解,临床效果确切。

  • 标签: 多发性骨转移癌 癌性疼痛 帕米磷酸二钠 局部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47例初发T2DM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73例)、观察组(74例),前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后者在此基础加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hPG、HbAlc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优(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1.92%,高于观察组的6.75%(P<0.05)。结论采用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共同治疗初发T2DM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初发T2DM 磷酸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单磷酸阿糖腺苷抗轮状病毒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氨基酸注射液联合治疗。结果2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小儿氨基酸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轮状病毒肠炎 小儿氨基酸注射液 单磷酸阿糖腺苷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异丙嗪、三磷酸腺苷、维生素B6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为急诊快速救治提供有效理论依据。方法将60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疏血通、异丙嗪、三磷酸腺苷、维生素B6治疗;对照组给予异丙嗪、654-2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3h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3h后有效26例,明显好于对照组17例,P<0.05。结论疏血通联用异丙嗪、三磷酸腺苷、维生素B6治疗眩晕症是一种安全有效而又快速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疏血通 异丙嗪 三磷酸腺苷 维生素B6 眩晕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一二磷酸果糖(FDP)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HIE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脑活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FDP250mg/kg,0.5h内静脉滴入,1次/d,7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神经系统及心脏征状、体征消失情况、NBNA评分、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远高于对照组(68.75%,P<0.05),治疗组神经系统及心脏征状、体征消失快,NBNA评分高,心肌酶恢复正常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外源性FDP能明显改善HIE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征状,促进脑及心肌细胞损伤的恢复,疗效显著。

  • 标签: 1 6一二磷酸果糖 新生儿 脑缺氧 脑缺血 心肌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季节性流感100例患者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观察。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季节性流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和B组(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每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最终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大于A组患者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9,P=0.02<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小儿季节性流感有很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季节性流感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牛黄清心散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奥司他韦联合炎琥宁对儿童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17年5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14例流感病毒感染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给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实验组患儿应用磷酸奥司他韦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免疫功能水平差异。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9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CD3+(74.01±4.25)%、CD4+(39.85±3.09)%、CD8+(26.32±6.78)%、NK(16.75±2.93)%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应用磷酸奥司他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提高免疫功能水平,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磷酸奥司他韦 炎琥宁 儿童 流感病毒感染 免疫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小儿流感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6年2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04例流感病毒感染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实验组患儿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差异。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8.0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退热时间(2.01±0.39)d、疲倦缓解时间(2.64±0.71)d、咽痛消失时间(2.69±0.88)d、咳嗽消失时间(3.15±1.42)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针对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小儿 流感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观察组则予以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控制的时长;治疗前后患者空腹、餐后2h血糖、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胰高血糖素样肽-1;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的时长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餐后2h血糖、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胰高血糖素样肽-1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餐后2h血糖、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胰高血糖素样肽-1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空腹、餐后2h血糖、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胰高血糖素样肽-1,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磷酸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初发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细菌性毛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细菌性毛囊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对照组52例,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治疗周期为2周。所有患者在治疗2周时观察临床疗效,并在1个月后随访,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7%和53.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2.4%和60.7%,治疗组对复发的控制效果要远远优于对照组。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细菌性毛囊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细菌性毛囊炎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磷酸肌酸钠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医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结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血清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血清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降低血清CK-MB以及NT-proBNP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高压氧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磷酸奥司他韦基础上复方鱼腥草颗粒治疗小儿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以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内科诊治并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的36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65例,应用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复方鱼腥草颗粒治疗;对照组197例,单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对比2组的热程、临床症状、病毒学检验、住院天数等,从而评价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5.18±2.66)d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7.82±4.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72小时内的治愈率(35.8%vs17.8%)和疾病缓解率(93.9%vs71.1%)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复方鱼腥草颗粒治疗小儿甲型H1N1流感可以明显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磷酸奥司他韦 复方鱼腥草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贡和内江地区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发病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分析法对两地区新生儿足跟血干血滤纸片进行初筛,对可疑阳性者召回,采集静脉血用杜氏改良NBT比值法进行确诊。结果共筛查新生儿53283例,初筛疑似G6PD缺乏症345例,阳性率为0.65%,其中男婴324例,女婴21例;阳性召回人数340例,确诊G6PD缺乏症325例,阳性预测值为95.58%,其中男婴93.85%(305/325),女婴2.23%(20/325);男患儿中97.08%为重度缺乏,1.17%为轻度缺乏;女患儿中37.5%为重度缺乏,12.5%为轻度缺乏。结论自贡市和内江市新生儿G6PD缺乏症发生率略低于高发地区平均水平,确诊患儿中以男婴重度缺乏者居多,需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尽早采取措施以预防G6PD缺乏引起的疾病。

  • 标签: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新生儿疾病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尼可地尔与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STEMI患者10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联合尼可地尔)与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磷酸肌酸钠)各52例。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80.77%(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WM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与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STEMI疗效可靠,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

  • 标签: 尼可地尔 磷酸肌酸钠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疗效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与酮替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内科就诊并确诊为CVA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舒喘灵气雾剂200ug/次,必要时隔6~8小时重复吸入,症状消失后停药。对照组患者加用酮替芬片1mg/次,2次/d,口服,连用8周。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10mg/次,1次/d,每晚睡前顿服,连用8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比较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29%vs.74.29%)(χ2=5.29,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8例,观察组出现4例,症状均较轻,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1,P>0.05)。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复发分别为12例(34.29%)和21例(60.00%)。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4,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CVA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明显优于酮替酚,能有效控制咳嗽症状,不良反应轻,安全性较好,并能有效降低其复发率。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酮替酚 孟鲁司特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GPI抗原,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结果①RA患者血清中GPI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风湿病组和健康组(P<0.01)②GPI和RF两者联合检验,敏感性虽有所下降,但特异性却有了很大的提高。③GPI与RF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特异性,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治疗。

  • 标签: 葡萄糖-6- 磷酸异构酶 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关节炎 联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