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今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恶性肿瘤、冠心病构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其中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在脑血管意外中居第三位。而开颅夹闭动脉瘤蒂是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开颅手术切除是颅内动脉瘤最根本的治疗方法,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是一种侵入性治疗,因有一定的创口,极易发生颅内感染,此外术后有许多潜在的并发症如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脑疝、脑缺血等,因此,颅内动脉瘤术后依然有很大的风险,我们护理工作人员不能掉以轻心,需要从再出血护理、用药护理、麻醉的护理、饮食的护理、癫痫的护理以及生命体征的观察等方面细心谨慎得护理以尽量减少或避免病人术后因护理不当而引起的风险,最大程度的促进病人的康复,因此对脑动脉瘤患者的术后护理对其疾病的预后发展及其健康的恢复影响重大。

  • 标签: 护理干预 颅内动脉瘤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在健康体检中,检的健康管理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自己工作严格要求,也是对受检者健康的重视,对于部队而言,健康体检的准确性和重要性值得高度重视,笔者就我部检健康管理内容进行归纳并做好相关体会,为以后工作的整理和改进提供依据。

  • 标签: 检后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进行了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护理观测及分析,观察护理过程中病人出现的各种可能的问题并积极处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随机抽取院内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期间55例实施了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病例,针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出现的状况及问题进行总结,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在随机抽取的55例病例中,55例患者均痊愈康复出院,其中32例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现象,15例有小于38℃的低烧,53例患者均有疼痛,疼痛的程度与等级不同,1例发生胆漏,无术后感染及出血的患者。在术后实施的遵循操作规定、步骤严密、制度精确、积极主动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帮助患者预后康复,大大减少并发症概率。

  • 标签: 胆囊切除 术后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截肢的康复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截肢患者康复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正确看截肢,术后恢复良好,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成功安装假肢,功能良好。结论虽然每个截肢者都希望能恢复被截去的肢体,尽可能保持正常的肢体外观,但在装配假肢时,要充分考虑到穿戴假肢对基本功能的影响,以功能代偿为主。

  • 标签: 截肢后 康复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体的泌尿生殖系统是除手指以外感觉最敏锐的部位,因此,在优质护理广泛开展的年代,所有的护理操作中尤以导尿术对护理技能的要求最高,稍有不慎投诉就多,医患纠纷风险很大。纵观国内为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其舒适度,许多同道一直在不断地改进、优化该项技术,目前已有不少同道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初期单独用石蜡油作为润滑剂、或石蜡油润滑+利多卡因注射液作表面麻醉、直接用利多卡因注射液作表面麻醉,近年多使用利多卡因胶浆、丁卡因胶浆作表面麻醉剂,均起到了一定的改善舒适度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对表面麻醉剂辅助导尿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表面麻醉 辅助 导尿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前心理疏导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手术患者1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对象的不同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疏导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过心理疏导的焦虑评分(23.36±4.25)和抑郁评分(25.58±4.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焦虑评分(36.67±5.78)和抑郁评分(34.47±5.22)(P<0.05)。结论手术工作人员在对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工作之前进行心理疏导的工作,对于患者手术治疗依从性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患者术后身体康复也有着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心理疏导 心理状态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行剖宫产分娩产妇30例临床连续硬膜外镇痛的麻醉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剖宫产中,麻醉开始至始儿娩出时间在30~45min,麻醉效果优7例,良21例,差2例。结论腰段硬膜外神经阻滞是目前用于分娩镇痛的最有效和最佳方法。合理使用硬膜外阻滞不仅可以消除产妇的疼痛,还可以得到产妇的主动配合,避免母儿抑制。

  • 标签: 连续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复苏室病人术后常见的护理隐患及预防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未实施护理隐患预防管理前麻醉复苏室接收的术后100例病人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另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实施护理隐患管理麻醉复苏室接收的术后100例病人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实施护理隐患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护理隐患预防管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满意率为99%,而实施护理隐患预防管理前,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2%,满意率仅为87%,差异各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麻醉复苏室病人术后常见的护理隐患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隐患预防管理,有效降低其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麻醉复苏 护理隐患 预防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外科手术中麻醉准备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及麻醉方法选取进行分析。结果将其血糖控制在10~12mmol/L之间,手术过程顺利,无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结论避免麻醉过浅,使麻醉平稳过渡,以免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糖升高,另选用对血糖影响较小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 标签: 糖尿病 手术 麻醉管理
  • 简介:摘要氯胺酮为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静脉全麻药。在应用过程中,在不同剂量的作用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幻觉、噩梦、颅内压升高等不良反应。使用剂量越大,患者不良反应越严重。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且其副作用较小,因此在临床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 标签: 氯胺酮 亚麻醉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瑞芬太尼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观察二者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了不错的麻醉效果,观察组的效果更佳显著,不仅表现在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上,也体现在手术时间、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等指标上;结论瑞芬太尼在麻醉科的应用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值得在手术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麻醉科 瑞芬太尼 芬太尼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醉下胃镜检查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纳入的100例行麻醉下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采取多步骤麻醉下胃镜检查,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通过胃镜检查,无一例发生麻醉并发症,麻醉效果良好,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主诉满意度高。胃镜探查期间,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探查工作结束,患者清醒,血压、心率等生命指标均恢复于探查前水平,探查前后各指标检测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下胃镜检查在老年患者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安全可行,具备于临床推广的意义与价值。

  • 标签: 麻醉 胃镜检查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阑尾切除术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行阑尾炎切除手术患者20例临床麻醉方法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确切、满意的麻醉效果。结论妊娠期阑尾切除手术的临床麻醉以连续硬膜外麻醉为宜。

  • 标签: 妊娠期 阑尾切除手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手术治疗麻醉处理。方法选取44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手术治疗麻醉管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1~6h,术中血压脉搏平稳42例,手术过程中出现血压下降明显,需要麻黄碱升压患者2例。结论探查范围较大,手术时间较长,特别是要施行纵隔探查者,一般以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为宜。

  • 标签: 原发性甲状腺旁腺功能亢进症 手术治疗 麻醉处理
  • 简介:摘要伴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医学领域中患者所关注的重点不仅仅是治疗或检查的结果,同时还涉及到治疗与检查本身对于身体的负面影响。临床中,无痛胃肠腔镜检查时需要采取麻醉处理,但是麻醉处理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隐患。对此,为了更好的明确麻醉科在临床中的作用以及价值地位,本文围绕着快速康复外科进行针对性分析,希望可以为今后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无痛胃肠腔镜 麻醉 问题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自然分娩62例,经单盲随机法分组。对照组31例,不给予镇痛;余31例入组实验组,给予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分娩配合度评分高,产痛程度轻,第一产程和总产程较短,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组间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新生儿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硬膜外阻滞镇痛麻醉对提高产妇分娩配合度、减轻产痛有积极意义,产程明显缩短,值得推广。

  • 标签: 分娩 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 镇痛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