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翠云草总黄酮(TFS)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糖酵解水平的影响及其对环状RNA_0009910(circ_0009910)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AGS,使用不同浓度的TFS处理细胞,同时分别将pcDNA、pcDNA-circ_0009910转染至AGS细胞,继而使用TFS处理细胞;采用MTT法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乳酸脱氢酶比色法检测乳酸含量,以及检测葡萄糖消耗;采用qRT-PCR法检测circ_0009910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量。结果:TFS处理后可明显降低细胞活力与Bcl-2蛋白水平及葡萄糖消耗、乳酸水平(P<0.05),减少克隆形成数(P<0.05),提高凋亡率及Bax蛋白水平(P<0.05),降低circ_0009910的表达水平(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与TFS-H+pcDNA组比较,TFS-H+pcDNA-circ_0009910组细胞活力、Bcl-2蛋白水平及葡萄糖消耗、乳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克隆形成数显著增多(P<0.05),凋亡率及Bax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翠云草总黄酮可通过下调circ_0009910的表达从而促进胃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以及降低糖酵解水平。

  • 标签: 翠云草总黄酮 胃癌 circ_0009910 增殖 凋亡 糖酵解
  • 简介:摘要: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的体现则是对待病人一视同仁,要尊重和爱护病人。而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科室,对护理质量的要求则更为高。因此,高质量的护理依赖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责任心,同时也需要科学的管理。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工作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多、护理难度大、护理工作任务繁重,长期高强度工作可导致护士压力大,影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及其身心健康。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持续开展,必须明确护士工作压力源相关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本文就神经内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干预对策,现综述如下:

  • 标签: 神经内科 工作压力源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护患纠纷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和护患关系。血液透析室是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重要场所【 1 】 。因为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年龄大,情况复杂,容易发生意外。一旦发生纠纷,将给双方带来巨大的伤害。通过对血液透析室实际工作环境的调查,分析了血液透析室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总结了缓解护患纠纷的临床经验,以供参考。

  • 标签: 护患纠纷 血液透析 科室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采取综合护理的方法对于手术患者其麻醉苏醒期间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我们医院对于 2017年 12月至 2019年 7月接受手术医治的患者作为本文实验的主要探究对象,共计 60例,为了形成鲜明的对比,所有的患者依据自身的病症情况将其分成两个组,分别为常规护理组和实验护理组,常规护理组之中的患者单纯的采取基本的护理策略,而对于实验护理分组之中的患者则在基础护理上采取综合护理策略对其展开护理,两种护理方式实行结束之后将对两组病患者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探究。结果:护理方法实施结束之后,统计了相关的数据,结果表明本次实验的过程当中的病患者 在实施综合护理护理之后仅有 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实验护理组病患者在实施综合护理方法护理之后病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更快。讨论:临床上,麻醉处理已经成为医学史上手术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医学手段,使用综合护理的护理方法来展开护理,可以显著的降低不良反应现象,又可以使患者更早的苏醒,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手术 临床效果 麻醉苏醒 综合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优化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流程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7年 1月 ~2020年 2月之间收治的 138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观察组进一步优化围术期护理工作流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骨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骨科手术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护理工作中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围术期对护理工作流程,不仅能降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还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应用。

  • 标签: 手术部位感染 骨科 围术期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 我国的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也越来越完善 , 医疗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中 , 这一系列举措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就医看病提供了很多的便利。近些年来,医疗机制的完善也对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有效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 充分发挥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能与作用 , 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与目标 , 最终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行效率 , 那么就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从而促使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有效进行。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医院 后勤保障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眼科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的主要来源是我院眼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选取其中100例开展研究。为了深入了眼科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运用分组对比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排序,将单数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n=50),双数分为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n=50),不同护理方法应用后观察和分析2组具体情况,并记录护理期间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等数据,同时将以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后,平均视力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参照组,相比后者有明显不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96.0%(48/50)比参照组86.0%(43/50)}以上数据比较,前者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应用眼科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眼科白内障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区组挑选 8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患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并行数据分析后归入本研究数据供后续分析使用,本次研究应用随机抽样原则把研究区组划分成两组,两组病患各有 44例。 B组病患接收化疗, A组病患在化疗的基础上加以应用利妥昔单抗,统计整合研究区组与治疗的关联性数据并应用比较分析法进行数据对比。 结果 A组病患经临床治疗后总缓解率为 97.23%相较于 B组的 84.09%, A组的数据明显优于 B组, P< 0.05;研究者病患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几率为 9.09%相较于 B组的 27.27%, A组数据明显优于 B组, B组数据为 27.27, P< 0.05。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效果远优于单一化疗治疗手段,病患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可有效提高病患生活质量,提高病患治疗意愿。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 静脉注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开展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时,将双心医学护理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将实验时段设置为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录入心血管疾病收治的36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两组均分,单组样本量设置为18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选择双心医学护理,在护理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进行评估,记录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低,说明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恢复状况良好,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心血管疾病老年人群进行护理时,将双心医学护理应用于其中,能够使老年人群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有助于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恢复质量,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

  • 标签: 康复期 双心医学护理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正骨调脊手法 [1] 是作者 20 余年临床手法治疗经验的总结,手法特点“ 稳、准、轻、巧”,整体观念强, 集正骨、调脊、理筋、按摩 等手法于一体。 作者于 2014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门诊治疗老年人脊柱相关性疾病 187 例,有效率 96.3 %,疗效满意。本法 治疗老年人脊柱相关性疾病,方法简单,疗效肯定,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正骨调脊手法 老年人 脊柱相关性疾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疼痛护理规范化在骨科脊柱疾病患者中的价值分析。方法 : 160 例骨科脊柱疾病患者 , 采用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 各 8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康复锻炼时间、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及康复锻炼时间 , 显著长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97.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95.0%、住院时间 (25.3±7.2)d 及切口恢复时间 (30.1±12.3)d 显著短于对照组的 (40.5±7.8)、 (39.8±12.9)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运动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骨科脊柱疾病患者中采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骨科脊柱疾病 规范化疼痛护理 效果
  • 简介:摘 要: 新型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凶猛,给全球带来严重伤害,经过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努力,我国疫情控制平稳,目前处于常态化管控。医院发热门诊是分诊预检筛查病例的第一道关,然而药房作为发热门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方战斗的“军火库”,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我们将从药品管理(药品种类、药品储存、药品调剂),环境管理(环境要求、环境消毒),人员管理(人力资源调配、安全防护、健康管理、情绪管理)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切实做好药品供应、指导合理用药的同时,避免药房交叉感染,确保工作人员、患者的安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发热门诊药房 管理 合理用药 交叉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像技术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现代影像技术的优点和影像技术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冠心病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种或者多种冠脉造影影像技术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确切的科学依据。结果:在冠心病的治疗和诊断过程中,使用先进的影像技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预后,可以提高患者的诊断质量和治疗效果。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影像技术的使用比较普遍,临床效果较好。结论:伴随着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心脏磁共振等新技术的发展,冠脉造影技术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影像技术 应用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期也越来越长,许多中大分子毒素蓄积可引发心血管事件、全身瘙痒,毒素不能充分清楚许多并发症也随着生存期的延长而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的血液透析只能通过弥散方式清除血液中部分小分子毒素,对于导致血透慢性并发症的中大分子或蛋白质结合类毒素的清除无能为力,而血液灌流以吸附的方式竞争结合,在中大分子及蛋白结合类毒素的清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独树一帜而被推崇。灌流对于毒素充分清除是最佳选择,但对于出血倾向的患者抗凝剂选择尤为谨慎,本文低分子肝素用于血液透析灌流中预防出血起到很好的效果,低分子肝素钠用于透析灌流能预防出血,给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低分子肝素钠用于血液透析灌流中预防出血显得尤为重要。现针对我科曾收治的消化道出血透析患者蒋才华出院后,门诊血液净化对于用低分子肝素钠做血液透析灌流预防出血起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出血 透析 灌流 效果
  • 简介:摘要: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下,细菌耐药率升高严重。针对抗菌药物而言,对其药物代谢动力学( PK)、药物效应动力学( PD)展开研究,应围绕病原体、宿主、药物三者进行,系统探讨其关系,进一步明确在抗菌药物中,杀菌效应、不良反应、血液浓度的关系,实现抗菌药物开发、使用的有效优化。

  • 标签: 抗菌药物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武汉火神山医院被确立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定点收治医院,为传染病专科医院。为了更好的落实医院感染制度的落实,火神山医院设立了感控联络员制度。特诊科作为辅助检查科室,感控联络员在一线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主要包括:感控知识培训与考核、科室感控工作督导与检查、及时与感控科碰头对接、不定时抽查与提问、职业暴露的紧急处置、建立奖惩机制等方面,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