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心内科老年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患者出院延续护理的可行进行研究。方法 参与到本次实验的患者都是来自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22位H型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的男性患者。为了试验结果的准确,以及分析的便利,将这122名患者分为了两组采取对比模式进行分析。主要针对患者的护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Hcy水平;②GQOL-74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生活质量、物质生活,每项100分,生活质量与分值呈正相关。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Hcy水平较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生活质量、物质生活较对照组评分相比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H型高血压实施延续护理可明显促进预后恢复,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可以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心内科 老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柳州市柳江区近年发生的家族麻风病患者发病情况,为减少或阻断麻风病的传播,防治麻风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来自国家麻风预防与控制信息系统(LEPMIS),选择近年发生的家族麻风病患者的临床记录和监测数据,以及他们的密切接触者数据,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家族成员发病间隔5月至18年。家族疫情首例病例是家外传播,亲属成员有4个是通过 I级亲属感染,占66.67%;1个是通过 Ⅱ级亲戚感染,占16.67%;和1个是通过 III级亲戚传播,占16.67%。结论:麻风病密切接触者,特别是家族成员,应该加强对他们的身体检查和健康状况监测;在重点人群中发展宣传员,加强麻风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至关重要。

  • 标签: 家族性 麻风病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以及痛风的临床疗效加以分析.方法抽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2例高尿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别嘌醇片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苯溴马隆治疗,分析这两组患者治疗9周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5%(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肌酐、谷丙转氨酶以及血尿酸的检查结果明显优先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以及痛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关键词高尿酸;痛风;临床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58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6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08-2012年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患有重症高胆红素的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儿的入选标准出生时间在14d之内,血清胆红素峰值达342μmol/L以上,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非结合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80%以上的患儿;设立对照组40例,入选标准出生时间在14d之内或者是足月婴儿,其中,其血清胆红素峰值在258μmol/L、221μmol/L。结果经过两者的对比研究发现,引发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感染,另外还有溶血、早产、头颅血肿、窒息等。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的病理原因发生很大程度的变迁,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的临床不明原因将是未来婴儿医疗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黄疸仪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01月-2014年12月门诊及住院572例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值和血清胆红素测定值分别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结果经皮黄疸仪操作简单、快捷、安全、无创伤,准确度高,患儿家属易接受。结论经皮黄疸仪在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 实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高直接胆红素临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高直接胆红素新生儿82例,并选择同期在本院中接受查体的健康新生儿80例,观察两组新生儿的基本情况,检测患儿组新生儿治疗前后的血清生化指标情况,对比两组新生儿体格和智能发育情况。结果患儿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占比均高于健康组,治疗后,患儿组各项血清生活指标值均低于治疗前,患儿组智能发育评分低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组体格发育情况与健康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直接胆红素新生儿的临床预后状况比较差,尽管体格发育与健康新生儿无异,但智能发育程度比较低,因此,应积极给予患儿干预,加强随访,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新生儿 高直接胆红素血症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引起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的原因,并分析各危险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可能的机制。方法随机选择从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出生的484名新生儿,其中包含确诊为重症高胆红素的242名新生儿(观察组)和242名未见重症高胆红素症状新生儿(空白组)。通过整理两组新生儿从分娩到28天的健康记录和身体状况,分析了新生儿感染、窒息、早产、溶血和窒息等因素对新生儿患重症高胆红素的影响。结果通过对观察组和空白组新生儿的生理数据分析,找到对其患重症高胆红素有直接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感染、窒息、早产和溶血。了解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可能的发病原因对于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重症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方案对社区居民高尿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20例患有高尿酸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采用的是综合干预方案,针对两组患者血尿酸、血脂水平、肝、肾功能进行了比较。结果:在干预后,对照组与实验组血尿酸、血脂水平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干预方案 社区居民 高尿酸血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新生儿高胆红素治疗中采用开塞露灌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病例随机分为参照组(n=44,实施常规治疗茵栀黄口服液口服)和灌肠组(n=44,实施茵栀黄口服液口服常规治疗+开塞露灌肠治疗)。评估临床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经皮胆红素测定值黄疸指数变化。结果灌肠组临床效果分布与参照组经秩和检验发现差异有显著(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卡方检验显示差异显著(P<0.05);灌肠组治疗前经皮胆红素测定值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P>0.05),本组内治疗前后数据经配对t检验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数据经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高胆红素新生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开塞露灌肠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指标。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开塞露 灌肠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新生儿高胆红素发病率正逐年攀升,新生儿出生后红细胞破裂增多,胆红素生成增加,不能被肝脏及时清除,出现病理性黄疸,严重者可并发中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碳酸镧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高磷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存在高磷的维持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随机分为醋酸钙对照组和碳酸镧治疗组,每组23例.观察12周.检测实验前和实验后4、8、12周时钙、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对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口服碳酸镧4周后磷及钙磷乘积水平明显下降,血清磷水平由服药前(2.65±0.33)mmol/L降为(2.34±0.28)mmol/L(P<0.05),而血清钙、iPTH在治疗前后并无明显变化.醋酸钙组磷、钙磷乘积、iPTH水平明显下降,钙水平上升.碳酸镧与醋酸钙组比较,磷下降速度更快.结论碳酸镧能够安全和有效地降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磷水平.关键词高磷;血液透析;碳酸镧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87-02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换血术在救治新生儿高胆红素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方法对确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的22例患儿采用脐静脉插管换血术,比较换血前后胆红素、血糖、K^+的变化。结果换血术后胆红素下降49.5%,有统计学意义(P<0.01),K^+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血糖升高并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换血术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换血术 临床分析 救治 血K^+ 脐静脉插管
  • 简介:摘要分析对新生高胆红素的患儿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实践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入院治疗的96例患有高胆红血素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护理后的黄疸和胆红素指标,以及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新生儿黄疸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缓解黄疸指数,降低高胆红素的出现几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应该在临床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早期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例育龄期人型支原体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育龄期女性患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后出现人型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并学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经及时处理后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人型支原体临床少见,特别是基层医院识别困难,容易造成漏诊误诊,检验科微生物室精准识别病原指导临床治疗,可极大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人型支原体血症  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高尿酸治疗中加强饮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公司体检时发现的血尿酸增高者(n=70)。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指导;观察组加强饮食治疗。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未实施治疗前,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P>0.05);开展治疗后,指标水平明显改善,对比(P<0.05);且予以饮食治疗,各项指标得到有效的控制,两组比较(P<0.05)。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开展治疗后血脂水平有明显好转(P<0.05);加强饮食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血脂水平,提升治疗效果,结果比较(P<0.05)。结论:加强饮食治疗,对高尿酸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效果明显提升,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饮食治疗 高尿酸血症 血脂水平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