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9月期间,收集到我院就诊的8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疾病状态,分为2组,即活动期组(n=39)与非活动期组(n=43),另选同期体检的40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3组对象均进行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比较IgG、IgA、IgM、C3和C4,活动期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而非活动期组的IgG、IgA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周病患者应用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其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临床影响分析。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64例牙周病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组参考组与实验组,各32例。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采用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水平状况以及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比较差异不明显,护理后,实验组的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且实验组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显著。结论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在牙周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 牙周病 口腔保健 知识认知率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系统性护理对甲状腺癌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00例 甲状腺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SAS及 SDS评分与治疗后对比显著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2组患者在治疗前时评价患者的 SF-36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SF-36评分显著升高( P< 0.05),观察组患者除生理功能和躯体疼痛外其余都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系统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系统性护理 焦虑抑郁情绪 生活质量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应用于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30例行股骨远端骨折术后康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5)。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早期系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术后不良反应与患者的膝关节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系统康复治疗运用于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治疗优良率,降低术后不良反应,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早期系统康复治疗 股骨远端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采取早期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均给予早期内固定系统治疗,进一步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经积极治疗,随访6个月,骨正常愈合67例(95.71%),延迟愈合或骨不连3例(4.29%)。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提高,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给予早期内固定系统治疗具备显著疗效,能够促进患者骨正常愈合,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及应用。

  • 标签: 早期内固定系统 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为人体内体液调节系统,其中人体循环系统中含有RAS,但此物质亦遍布于人体血管壁及心脏、中枢与肾脏、肾上腺等组织,并协助靶器官各项调节。现代医学证明RAS与人的心血管系统正常发育密切相关,并发挥着心血管功能稳态及电解质、体液平衡维持的作用,亦可起到明显的血压调节效果。故临床上常用抑制RAS系统的药物治疗脑血管病,为此本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作探讨。

  • 标签: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脑血管病 方案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对羟氯喹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8)与对照组(n=28),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采用波尼松联合羟氯喹治疗,对两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足月妊娠、早产及终止妊娠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为17.86%,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患者采用泼尼松联合羟氯喹治疗效果优于泼尼松单药治疗,妊娠结局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羟氯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系统心理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9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以患者就诊顺序的先后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系统心理护理,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对。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积极因素明显上升,较常规护理组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系统的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期 精神分裂症患者 心理护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近三年我院救治的4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系统健康教育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程度、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统计学无比较意义(t=0.5124、0.5127、0.6201,P>0.05);干预后,两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干预前,观察组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统计学存在比较意义(t=4.2154、4.6214、5.0213,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通过应用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度和依从性明显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应用。

  • 标签: 系统健康教育 类风湿关节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和MRI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撷取的15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参照组,两组人数相同,均为75例。实验组通过MRI检测,参照组通过CT检测,对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诊断情况实行观察。结果实验组、参照组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3.33%、69.33%,组间比较差异突出,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采用CT、MRI均可获得一定效果,但后者的异常检出率更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CT MRI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发症系统化护理干预在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放化疗肺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放化疗肺癌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呼吸内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系统化并发症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PSQI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肺癌患者,采取系统化并发症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并提高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肺癌 放化疗 系统化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66例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1例在术后出现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结果所有肿瘤均发生于自体肾、输尿管和膀胱处;肿瘤出现于术后3~72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例,其余10例均为存活状态。结论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最主要原因,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临床上多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并可以通过输尿管CT对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肾移植 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CT联合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征得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下分别对其实施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磁共振诊断、CT联合磁共振诊断,并以脑脊液病细胞学结果为参照依据,对其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脊液病细胞学结果证实,5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分别为病毒性脑炎26例、结核性脑膜炎10例、脑囊虫病7例、化脓性脑膜炎4例、新型隐球酵母菌脑膜炎3例,三者诊断准确率相比较,磁共振诊断结果与CT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与CT联合磁共振诊断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联合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准确率高,可作为临床优选诊断方案推广使用。

  • 标签: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旋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妇产科门诊部收治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共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左旋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以分析左旋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由(13.45±0.23)mm下降至(7.23±0.19)mm。而血红蛋白含量由治疗前的(54.92±3.32)g/L上升至(102.82±4.93)g/L,治疗前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含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后的子宫及卵巢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左旋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左旋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 围绝经期功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及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撷取时间是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对其予以超声TI-RADS(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度79.3%,阳性预测值为90.3%;超声TI-RADS的敏感度95.1%,阳性预测值为81.5%;超声弹性成像联合TI-RADS的敏感度97.6%,阳性预测值为82.4%。超声弹性成像联合TI-RADS的敏感度远比超声弹性成像以及超声TI-RADS的高,差异突出,P<0.05。结论超声TI-RADS可用于诊断甲状腺微小癌,超声弹性成像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所以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检查措施,最大限度的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 数据系统 超声弹性成像 甲状腺微小癌(TMC)
  • 简介: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nephrogenicsystemicfibrosis-NSn是一种少见的以多系统累及纤维化为特点的后天获得性疾病。目前文献报道该病所有患者都有肾功能不全病史。此病于1997年首次在美国被发现,加利福尼亚州、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密西西比州共15例患者出现相似的以四肢皮肤变硬、变厚、颜色加深为特点的临床表现。2000年Cowper等首先报道了此病.2001年该临床表现被命名为。肾源性纤维化性皮肤病(nephrogenicfibrosingdermopathy,NFD)。随着对疾病的进一步认识,研究者发现患者全身多脏器均可发生进行性纤维化.如肺、心脏、肝、。肾、肌肉等。因此,使用NSF能更准确地描述此病,并被后来的研究者广泛接受。据国际NFD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CenterforNephrogenicFibrosingDermopathvResearch。ICNFDR)的统计,截止2007年6月全球已报道约215例NSF。目前,NSF的发病机制虽然尚未明了.但几乎所有的患者在出现NSF临床症状前都接受过注射含钆(Gd)MR对比剂(gadolinium-basedMRcontrastagent,GBMCA)进行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检查1231。因此,含Gd的MRI对比剂的应用与NSF发生的相关性引起越来越多学者及研究机构的重视。

  • 标签: 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 对比剂 安全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循证护理)各300例,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各指标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可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前处理系统的功能,使前处理系统实现自动接收样本、自动分类编号、自动分杯处理和归档管理功能。方法:编写前处理系统与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实时索取双向式接口程序及样本定位监控程序,使前处理系统与实验室信.包系统有机结合.以实现样本接收和管理自动化.比较前处理系统样衣自动化接收和管理功能使用前后两种工作方式的工作效率,以对新工作方式进行评价。结果:实时索取双向式接口方式使前处理系统自动完成样衣接收和管理工作,工作流程简单,节约人力,样本差错率显著降低。结论:前处理系统与实验室信息系统间的实时索取双向式接口方式能实现样本自动接收和管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前处理系统RSD 800A COBAS IT3000 实验室信息系统(LIS) 接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IK细胞治疗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CK细胞免疫治疗,对照组给予不给予CK细胞免疫治疗,仅给予临床最佳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CD3+、CD3+CD4+、CD3+CD8+、CD3+CD4+/CD4+CD8等淋巴细胞亚群免疫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临床获益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K细胞治疗能明显改善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疾病控制率高,不良反应小。

  • 标签: CIK细胞 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免疫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符合适应症的心血管疾病的安全性。方法2017年9月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WebofScience、Clinical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数据库,收集关于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用药安全性的所有研究类型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并提取资料。所纳入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性研究(病例对照、队列研究、病例系列、病例报告等),分别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TREND非随机对照研究报告规范、SUMARI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85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试验155篇,非随机对照试验6篇,病例系列11篇,病例报告13篇。纳入13篇病例报告中,出现不良反应15例。在155篇RCT研究中,使用舒血宁注射液患者共8553例,出现不良反应162例,4例发生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结局主要是对胃肠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损害程度多为轻度;不能明确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与用药剂量、方式、溶媒、联合用药的关系。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总体安全性可接受,现虽系统分析了关于舒血宁注射液安全性病例报告的直接证据,但缺少针对该药安全性的机理研究或临床观察性研究。

  • 标签: 舒血宁注射液 心血管疾病 安全性 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