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到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12例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根据他们是否发生相关性肺炎,将分为甲组(发生相关性肺炎)和乙组(未发生相关性肺炎),甲组26例,乙组86例。回顾性分析他们的年龄、性别、机械通气时间、昏迷评分、使用呼吸机前48小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抑酸剂使用情况等。结果甲组与乙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昏迷评分、使用呼吸机前48小时抗菌药物使用率以及抑酸剂使用率均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机械通气时间、昏迷评分、使用呼吸机前48小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抑酸剂使用情况等,应加强对其病房管理、气道护理、体位护理等护理干预,以降低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相关性肺炎 独立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常规临床检验相关影响因素。给临床尿常规检验提供参考数据支持。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我院对101例尿常规检验误差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寻找,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在患者尿常规检验误差中实验室影响是第一因素,共有59例,占58.42%,药物因素是第二位因素,22例,占21.78%,标本采集因素是第三位因素,14例,占13.86%,标本保存是第四位因素,5例,占4.95%,标本送检是第五位因素,1例,占0.99%,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中尿常规检验所受影响因素比较多,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有助于我们针对性的进行干预和预防,提升检验的准确性,让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的治疗。

  • 标签: 尿常规 临床检验 相关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年间收治100例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患儿则接受舒适型护理方法,观察上述两组间的护理效果情况。进一步对相关指标进行2检验统计学比较分析,如果出现P值小于0.05,则说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比较两组间给予不同护理方法患儿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儿有效人数47人,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患儿中有效例数为36人,占该组总病例数的百分比为72%。进一步通过统计学研究发现,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实施舒适型护理策略,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其显著效果,因此,该护理方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肠道感染 热性惊厥 小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高水平持续时间与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患者108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病例组于入院第1、7、14天,对照组于体检当日,采取静脉血5毫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在病例组中分析血清骨保护素水平与NIHSS评分、脑梗死部位、梗死面积大小及预后mRS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入院第1、7、14天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分别为553.44±34.49、478.67±27.36、431.18±24.36pg/mL,与对照组65.71±7.77pg/mL相比,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入院第1、7、14天血清骨保护素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血清骨保护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血清骨保护素高水平持续时间与梗死面积大小呈正相关;血清骨保护素高水平持续时间与脑梗死不良预后呈正相关;结论血清OPG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功能预后不良呈正相关,OPG是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标志。

  • 标签: 骨保护素 急性脑梗死 NIHSS 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到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12例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根据他们是否发生相关性肺炎,将分为甲组(发生相关性肺炎)和乙组(未发生相关性肺炎),甲组26例,乙组86例。回顾性分析他们的年龄、性别、机械通气时间、昏迷评分、使用呼吸机前48小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抑酸剂使用情况等。结果甲组与乙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昏迷评分、使用呼吸机前48小时抗菌药物使用率以及抑酸剂使用率均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机械通气时间、昏迷评分、使用呼吸机前48小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抑酸剂使用情况等,应加强对其病房管理、气道护理、体位护理等护理干预,以降低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相关性肺炎 独立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应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方法将5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者分为2组,每组25例。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阿托伐他汀钙片+通心络胶囊,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TG,TC,HDL-C以及LDL-C的水平变化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为96.00%。相较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患治疗期间内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者,使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能够全面改善患者血脂指标,延缓疾病发展,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通心络 阿托伐他汀钙片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味疏肝汤治疗失眠症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相关激素水平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失眠症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右佐匹克隆联合加味疏肝汤治疗,对照组仅常规使用右佐匹克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评分(SCL90评分)。检测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游离甲状腺激素、谷丙转氨酶等指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PSQI评分显著降低、SCL-90评分均显著增高,谷丙转氨酶和游离甲状腺激素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加味疏肝汤对于失眠症患者能够改善治疗效果具有改善作用,并且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加味疏肝汤 失眠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医改形势下对医务人员积极性造成影响的因素,以及探讨其应对对策。方法在2018年1月-2018年2月期间选择我院医务人员150例为研究对象展开本次研究,让医务人员填写本院专业人员设计的积极性调查问卷。结果结果表明对医务人员积极性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体现为薪酬福利、执业环境、管理制度以及技术职业发展前景这四个方面。结论针对对医务人员积极性造成影响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能够有效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

  • 标签: 新医改 医务人员 积极性 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98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年龄、BMI水平、吸烟情况、糖尿病史等进行调查,并对患者的血脂、血压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高龄、BMI超标、吸烟史、糖尿病史及血脂偏高等因素均呈现出较高的相关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中老龄化、BMI超标、有吸烟史、糖尿病史及血脂偏高均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且呈现出正相关趋势,临床可根据多危险因素加强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控制。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乙肝患者应用PEG-IFN期间症状困扰、生活受干扰程度及焦虑、抑郁程度,并分析症状困扰、生活受干扰程度与焦虑、抑郁的相关关系,为进行有针对性的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以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在我院应用PEG-IFN治疗的84例慢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MDAnderson症状调查量表和焦虑抑郁量表调查该群患者应用PEG-IFN期间的症状困扰和焦虑、抑郁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的症状困扰及生活受干扰评分为2.27和2.67,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与症状困扰和生活受干扰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症状困扰在应用PEG-IFN的慢乙肝患者中较为普遍,且症状困扰会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在护理此类患者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症状困扰,同时应关注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指导合理的宣泄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乙肝 抗病毒 症状困扰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导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逐渐增加。患VAP的病人入住ICU,住院总时长明显延长,显著增加了住院治疗费用。医务人员应严格诊断和联合治疗,尽量避免VAP的发生,取得新的进展。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折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找有效护理对策。方法患者选择2015年4月~2016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病例,抽取128例随机分对参照组和考察组各64例,对两组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参照组接受一般护理,考察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情况。结果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包括手术原因和患者自身原因,在不同护理干预后,考察组的感染控制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因此需根据相关因素进行相应的护理,而采取综合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感染情况,避免感染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儿超声骨密度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为婴幼儿保健提供指导。方法在我院门诊健康体检的6-12个月婴儿中选取164例进行超声骨密度检查。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将婴儿分成4组,采用SPSS软件对各组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骨密度Z值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骨密度Z值与LDL-C、TC、TG、身长呈显著正相关。一般线性模型的结果显示,在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TG水平与骨密度Z值呈显著正相关(β=0.605,P=0.023)。结论婴儿期的骨密度水平与血脂水平关系密切,合理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婴儿 骨密度 血脂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肺炎的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

  • 标签: 脑血管意外/护理 肺炎/预防和控制
  • 简介:摘要在肿瘤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癌痛是肿瘤患者最痛苦、最难以耐受的症状之一,最大程度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主要的护理目的。随着整体护理的逐步完善,护士在疼痛控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增强镇痛药物的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如何有效的止痛,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都对疼痛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护士进行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增强他们对肿瘤患者疼痛护理的能力,显得至关重要。作者综述了疼痛的评估方法、评估的项目、WHO推荐三阶梯止痛给药原则,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护理等,并予以合理指导患者应用镇痛药物,保证多样化及均衡的饮食护理,通过有效的沟通、放松疗法、社会支持等心理护理的方法以及物理疗法、治疗环境、日常基础护理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的实施,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对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痛苦,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肿瘤患者 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儿科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因素,总结相关有效措施,以为以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主要应用了调查法、文献法等方法,主要选取了通过ICU呼吸机治疗的40例的新生儿,然后观察不同影响因素对于他们病情转归的影响,然后再深入探究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经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儿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能够明显降低或减少。结论影响儿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医护人员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儿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从而保护孩子们的健康,同时也能为以后临床研究做一定的参考。

  • 标签: VAP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症患者治疗中具体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选取6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症患者,以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的治疗方式为纤维支气管镜,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灌洗吸痰,然后对患者的痰培养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对患者在接受不同灌洗治疗后的气道峰压以及内源性、阳性情况等各项指标进行研究。结果在6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症患者中,全部完成治疗,各项临床症状有效减轻,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气道峰压以及内源性都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对观察组患者以支气管肺泡灌洗痰培养进行40次痰培养,检测时发现其中阳性例数为35,对照组患者进行过40次普通痰培养,阳性例数为26次,而且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症患者患者进行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后,纤维支气管镜可以有效检测病人各项病原菌数值,并且可以起到很强的对抗作用,效果优异,可以被推广应用。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症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患者中采用规范化护理流程法进行干预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深静脉导管治疗出现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相关指标及护理满意度、感染发生时间。结果观察组CRBSI、导管堵塞、非计划性拔管及外周血培养阳性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经检验表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发生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规范化护理流程运用于深静脉导管治疗发生的相关感染患者中能有效的改善感染症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了感染时间,临床运用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感染 规范化护理流程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25-(OH)D与围绝经期膝关节疼痛的相关性。方法选2017.1-2018.3在本中心更年期门诊建病例的40-60岁更年期妇女123例,根据更年期症状改良Kupperman评分,将膝关节疼痛程度分为有、无疼痛2组(75人和48人),检测其血清25-(OH)D水平。诊断标准依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提出血清25-(OH)D标准,即正常≥30ng/mL,不足>20ng/mL<30ng/mL,缺乏<20ng/mL。结果25-(OH)-D平均值为13.38ng/mL,疼与不疼两组均值分别为9.85ng/mL,11.66ng/mL,VD缺乏者占82.11%,两组分别为69.30%,30.69%,其中严重缺乏者(<10ng/mL)分别为45.55%,10.89%。对缺乏者给予阿法迪三和钙补充剂,对膝关节疼痛者随访124次,随访率78.67%,有效率达95%以上。结论更年期妇女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膝关节疼痛者维生素D缺乏及严重缺乏较无关节疼痛者更显著。对其补充适量VD可有效改善关节疼痛。

  • 标签: 25-羟基维生素D 围绝经期关节炎 膝关节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集束化护理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失禁性相关性皮炎中的改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失禁性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以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失禁性相关性皮炎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0.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显著地减少失禁性相关性皮炎的发生并缩短治愈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重症监护室 失禁性相关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