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孙冰洁 刘宴娟 席铁举 陈远秀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9-12
  • 出处:《健康体检与管理》2023年9期
  • 机构: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黄埔、拾悦城社康中心 51810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计免流程的优化对儿童疫苗接种率及疫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至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黄埔社康中心接受疫苗接种的儿童,其中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传统计免流程的儿童为对照组,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优化计免流程的儿童为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疫苗接种率及疫苗不良反应的区别;结果:接受优化计免流程模式的观察组乙肝、百白破疫苗接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群流脑、麻腮风疫苗接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例数高于对照组的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计免流程的优化,部分疫苗接种率有所提高,降低疫苗不良反应的工作模式仍有待探索。

  • 标签: 计免流程优化 疫苗接种率 疫苗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瘫儿童与非脑瘫儿童在接种乙肝疫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及甲肝减毒活疫苗后所产生的异常反应发生率有无区别,脑瘫儿童是否可以接种这四种疫苗。方法将1694例脑瘫儿童与1510例非脑瘫儿童在接种上述四种疫苗后所产生的异常反应例数进行比较。结果脑瘫组与非脑瘫组在接种相同疫苗情况下所产生的异常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瘫儿童在接种这四种疫苗后所产生的异常反应决不比非脑瘫儿童发生率高,脑瘫儿童可以和非脑瘫儿童一样接种这四种疫苗

  • 标签: 脑瘫儿童 接种疫苗 异常反应
  • 简介:摘要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影响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病例临床上较罕见,容易给临床和家属带来困惑。本院收治1例接种乙肝疫苗出现表面抗原阳性的病例,1周后复查HBsAg为0.00 IU/ml,表面抗体强阳性。

  • 标签: 新生儿 乙肝疫苗 表面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实施乙肝疫苗接种的人群发生乙肝病毒感染的情况,评价乙肝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6月到我中心体检办健康证人群,行空腹抽血检查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相关指标,并对其进行乙肝疫苗注射情况的调查,进行汇总。结果共统计512人,其中乙肝“两对半”全呈阴性的有133人,占总数的25.98%;HBsAb呈阳性的302人,占总数的58.98%。且发现随乙肝疫苗注射次数增加,被检人群中HBsAb阳性人数及阳性率也增加,而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数及百分率逐渐减少。结论接种乙肝疫苗后能有效避免乙肝病毒的感染,且乙肝疫苗注射次数增多可增强预防效果。

  • 标签: 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感染 预防 效果
  • 简介: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已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给人们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和经济负担。肝移植作为一种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其技术已发展日趋成熟,在国内外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而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乙肝的再感染和复发是影响肝移植预后的主要因素,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最经济也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肝相关性肝病 肝移植 乙肝疫苗
  • 简介:全球每年有1,4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三分之二死于腹泻、呼吸道传染病、麻疹和新生儿破伤风,另外,百日咳、肺炎小儿麻痹症等可用疫苗预防的疾病,曾在70年代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提出免疫扩大计划(ExpandedProgramonImmunization,EPI),以免疫方法对抗全球人类疾病的流行,其后,联合国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免疫扩大计划。

  • 标签: 乙肝疫苗 新生儿破伤风 严重 百日咳 免疫 WHO
  • 简介:我部于1998年对1240名干部进行了HBsAg和抗-HBs的检测。结果表明,HBsAg阳性者9名(0.72%),抗-HBs阳性者126名(10.16%)。这126名中94名已接种乙肝疫苗,32名未接种。对这32名进一步调查,发现10名有直系亲属乙肝病史,其中2名经常在营区外就

  • 标签: 乙肝疫苗获得 例未 分析摘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农村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的影响因素,为采取必要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与概率比例规模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抽取1000名≤15岁的儿童开展问卷调查,利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村儿童首针及接种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经调查,农村儿童乙肝疫苗疫苗接种率及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8%及81%。多水平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于高级别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年龄越小、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及具有户籍的儿童首针及时接种较好。结论通过分析与研究,保证儿童出生于医疗结构,重视无户籍新生儿并提高父母认识水平可有效的提高农村地区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的概率。

  • 标签: 农村儿童 乙肝疫苗首针 及时接种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而预防乙型肝炎最好的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但是自乙肝疫苗问世以来,有5%一10%的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无应答和低应答。接种乙肝疫苗后的低应答和无应答是国内外专家研究较多的一个问题。导致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可分为4类因素(1)机体因素,如接种人群的年龄、性别、体重、遗传因素、机体免疫状况;(2)接种因素,如接种的途径、部位、针次、程序;(3)疫苗因素,如疫苗的抗原成分、含量、灭活方法、佐剂的质量;(4)其他因素,如隐性感染、疾病因素、不良嗜好和病毒变异等。针对免疫失败的原因,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 标签: 乙型肝炎疫苗 低应答和无应答 影响因素 补救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年龄在8月龄~3周岁的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测定。结果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2岁内抗-HBs阳转率为91%,2~3岁抗-HBs阳转率为81.1%。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后仍有部分无应答,另外接种后随着年龄的延长免疫水平下降。

  • 标签: 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抗体生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接种后发生死亡病例原因,总结预防接种工作经验。方法根据现场调查,综合分析患儿接种情况、死亡前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儿按免疫规划要求接受乙肝疫苗第2针次和卡介苗接种,接种符合要求。患儿接种部位出血不易凝固,死前表现为口吐白沫,双手上举,死亡急速。结论死者被排除由于疫苗质量和接种操作不当引起死亡,分析可能由于接种疫苗后诱发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死亡。

  • 标签: 接种 乙肝疫苗 偶合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疫苗接种不产生抗体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首次接种乙肝疫苗,但没有形成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患者,再次进行疫苗接种,并在第7个月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对仍然没有形成乙肝表面抗体患者,检测其乙肝5项、乙肝病毒核酸(HBV-DNA)。以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3O例患者2次接种乙肝疫苗,其中16例抗-HBs阳性、4例抗-HBs(±)、6例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4例乙肝病毒E抗体(HBeAb)阳性,并且阳性结果与HBV-DNA阳性、ALT升高一致。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后不形成乙肝表面抗体可能与免疫应答迟缓、HBV的隐匿性感染、免疫耐受有关。

  • 标签: 乙肝疫苗 接种 抗体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报告旨在调查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程度对免疫效果的影响,并评估免疫效果的持续性。方法:共招募120名成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人。通过比较不同接种程度的成人在接种后的6个月和24个月内的HBsAb阳性率,同时检验和子组分析,以确定不同接种程度之间的差异。结果:在接种6个月后,对照组的HBsAb阳性率为95%,而实验组为88.33%。接种24个月后,对照组的阳性率为91.67%,实验组为81.67%。卡方检验显示两组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的(P < 0.05)。结论:完整接种乙肝疫苗的成人在接种6个月和24个月后表现出更高的HBsAb阳性率,支持了疫苗接种乙肝感染预防中的关键作用。

  • 标签: 成人乙肝疫苗 接种程度 免疫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应答者,分析再次接种的免疫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n=60),是本辖区医疗机构2019.7~2020.7月收治的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应答者。再次接种根据根据剂量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30,原剂量注射)和实验组(n=30,追加剂量)。分析观察再次接种者抗-HBs阳转率以及药副作用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抗-HBs阳转率为76.67%,实验组抗-HBs阳转率为100.00%,实验组抗-HBs阳转率高(P

  • 标签: 免疫应答 乙肝疫苗 再次接种 免疫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并总结应对策略。方法 自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对我辖区300名1-12岁儿童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关于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的调查问卷,以此进一步了解问题所在,提出积极的应对策略。结果 经过统计,1-6岁儿童接种合格率较高,7-12岁儿童的接种合格率较低,年龄段对比有差异性P<0.05;流动儿童接种合格率与本辖区常住儿童接种率相对比较低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目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接种合格率未达到100%,因此应加强乙肝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保证身体健康。

  • 标签: 儿童 乙肝疫苗 接种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并总结应对策略。方法 自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对我辖区300名1-12岁儿童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关于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的调查问卷,以此进一步了解问题所在,提出积极的应对策略。结果 经过统计,1-6岁儿童接种合格率较高,7-12岁儿童的接种合格率较低,年龄段对比有差异性P<0.05;流动儿童接种合格率与本辖区常住儿童接种率相对比较低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目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接种合格率未达到100%,因此应加强乙肝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保证身体健康。

  • 标签: 儿童 乙肝疫苗 接种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乙肝疫苗在成人群体中的普及,了解乙肝疫苗在成人中的免疫效果以及影响这一效果的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乙肝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原性,同时还将研究影响成人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旨在为提高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免疫保护水平和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效果。

  • 标签: 成人 乙肝疫苗 免疫原性 影响因素 接种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儿童中选取264例进行研究,并按照儿童实施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前后将其分为治疗组(实施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后)和对照组(实施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前),均为132例,对比两组儿童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血清中IgG阳性率和保护率,治疗组患者清中IgG阳性率同对照组患者间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患者保护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本次研究实施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后的132例儿童中,12例儿童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一过性发热反应和腹泻等,2天后会自行缓解,少数儿童在采用对症输液后症状消失。结论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后可有效提高儿童免疫效果和保护率,对儿童健康成长具有一定保障作用。

  • 标签: 儿童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后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乡镇预防儿童接种疫苗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从2014年12月到2017年12月选取60例才湾镇卫生院中儿童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儿接种疫苗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在60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中,一般反应46例(76.67%),异常反应12例(20%),偶合反应2例(3.33%)。在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中,由于患儿体质导致的不良反应有10例(16.67%),由于接种时间导致的18例(30%),由于接种中操作不规范导致的27例(45%),由于接种环境和接种后的作息导致的有5例(8.33%)结论要加强乡镇预防儿童接种疫苗的管理,完善干预措施,提高操作技术,减少儿童的不良反应,提高疫苗接种的安全性。

  • 标签: 乡镇 儿童接种疫苗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