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MRI/CT诊断原发性睾丸胚胎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9例原发性睾丸胚胎癌患者的MRI/CT诊断资料,总结睾丸胚胎癌的MRI/CT表现。结果9例患者表现为睾丸渐进性肿大,MRI/CT表现为混杂不均匀信号或不均匀密度,5例CT检查出现小点状及小条形钙化影,5例后腹膜腔淋巴结转移。结论原发性睾丸胚胎癌的MRI/CT表现有一定特点,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睾丸胚胎癌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复发因素。方法对2016年9月~2017年9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饮食不合理、过度劳累是引起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的重要因素。结论积极预防并控制感染、合理饮食、避免劳累以减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复发,继而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标签: 儿童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复发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失眠伴白天嗜睡患者有无执行功能损害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进行观察,根据睡眠呼吸监测、威斯康星分类试验结果将50例失眠伴白天嗜睡患者分为观察一组,50例失眠不伴有白天嗜睡分为观察二组,将同期在本院体检的50名健康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进行匹茨堡睡眠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嗜睡程度(ESS评分)、使用威斯康星评估执行功能(完成归类数、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持续性错误百分比、非持续性错误数、持续性应答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的应答数、概念化百分比)评估患者执行功能,每组完成PSG监测(入组标准为AHI指数小于5),分析原发性失眠伴白天嗜睡对执行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一组PSQI评分、ES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观察二组>健康对照组,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一组威斯康星评估执行功能结果<观察二组<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失眠伴白天嗜睡会损伤患者的执行功能,且嗜睡程度越严重,执行功能损伤越严重。通过威斯康星分类试验、睡眠呼吸监测可以了解患者嗜睡、执行功能缺陷程度,指导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 标签: 原发性失眠 执行功能损害 白天嗜睡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基层医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有患者76例,对其进行了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有38例,对其实施了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38例,对其实施了厄贝沙坦治疗,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占比为71.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占比为92.5%,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舒张压方面,观察组也比对照组低。结论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而且能够让血压水平进一步的降低,这在医学临床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基层医院 老年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中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均行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超声检查结果较之病理诊断结果其诊断准确率,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其准确率较高,可较为精准的判断疾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 腹膜后肿瘤 诊断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使用社区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于2016年2月到2017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12例,以随机综合序贯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社区全科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全科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社区全科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 知识知晓率 服药依从性 血压控制率
  • 简介:摘要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sclerosingcholangitis,PSC)由Delbet于1924年首次报道,其自然病史表现为进行性胆管炎症闭塞,不规则狭窄,肝内胆小管消失,狭窄区近端胆管扩张。本文旨在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病理、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

  • 标签: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病理 病因 临床表现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实施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的血压、心率、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患者收缩压(142.07±8.05)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4.12±4.09)mmHg,较护理前的(159.01±6.08)、(102.11±5.26)mmHg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的心率、生活质量与护理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有利于对病情的控制,并且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采用CT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38例,均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均经病检证实,并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统计良、恶性率,以病检结果做金标准,记录多层螺旋CT诊断特异度、敏感度、总准确度,同时,分析CT图像特征。结果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定位诊断准确率经统计为97.4%。以病检结果作金标准,多层螺旋CT诊断特异度为93.8%(15/16),敏感度为86.4%(19/22),准确度为89.5%(34/38)。采用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对周围脏器、血管侵犯情况进行判断,同病检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进行诊断,可显著提高定位、定性准确率,对术中的处理发挥理想的引导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手术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60例患者实施的手术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6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其中显效36例,有效24例,治疗总有效率达100%,未见1例并发症;55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达91.7%。结论有效的手术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超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30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分析患者的彩超特性。结果通过对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分析,30例原发性心脏肿瘤全部检查出来,其中良性肿块25例,恶性肿块5例。恶性肿瘤严重时,可能会入侵附近的心肌组织和心包。结论采用彩超诊断对原发性心脏肿瘤能取得有效的诊断效果,和采用临川诊断相比,其诊断效果更佳,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方法1。

  • 标签: 原发性心脏肿瘤 彩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手术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30例临床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的30例患者中术后均出现血钙明显下降,6例低钙血症严重者一周,给予相应处理。术后3个月复查血钙、尿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均正常。结论甲状旁腺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有效方法,早期治疗、减少骨关节和泌尿系损害。

  • 标签: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手术探查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干预性护理及实施效果.方法:以2016年10月-2018年6月我院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策,实验组应用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满意人数;原发性高血压的了解程度、患者遵医行为;护理前后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满意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原发性高血压的了解程度、患者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情况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预性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血压和提高遵医行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干预性护理 实施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气道不同位置发生的原发性黏液表皮样癌的CT图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资料,按病灶位置分为中央型、肺门型和周围型三型。结果:9例中央型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中,8例表现为气管或左右主支气管腔内结节灶;15例肺门型表现为肺叶或段支气管的管腔结节灶,其中10例(66.7%)合并病灶远端肺组织不张和扩张支气管黏液栓形成;4例周围型均表现为较大肿块。斑片样低密度区在各型中均常见,甚至可形成空洞。结论:气道不同位置发生的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具有不同的典型影像表现,但均易出现内部斑片样低密度区。

  • 标签: 黏液表皮样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甲胎蛋白浓度下GPC-3、AFP-L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表达差异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原发性肝癌(PHC组,n=34例)、肝硬化(LC组,n=25例)和病毒性肝炎(VH组,n=2例)。选择30例体检正常的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肝组织和血清中AFP-L3和GPC-3的表达水平。观察肝组织和血清中GP73、AFP-L3和GPC-3的表达水平,并比较AFP-L3和GPC-3单次和联合检测PHC的阳性率。结果PHC组肝组织和血清中AFP-L3、GPC-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三种标记物(AFP-L3和GPC-3)用于检测PHC。阳性率分别为70.6%、76.5%和79.4%。PHC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2.3%、85.3%和88.2%。三项指标联合检测PHC的阳性率高达91.2%,明显高于此,单次检出率(P<0.05)。结论联合检测AFP-L3和GPC-3可提高PHC的阳性率,对PHC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甲胎蛋白浓度 GPC-3 AFP-L3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肝脏是人体内较为脆弱器官,原发性肝癌手术过程中会导致血管损伤,大量出血与输血是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并发症增加危险因素,若术中输血出现异体输血,则会导致溶血、过敏等现象发生,甚至还可传播肝炎、艾滋病等。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是一种经济实惠的血液保护措施,而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促使视野更清晰,两种方法联合使用能有效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在原发性肝癌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提高其存活率。

  • 标签: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 原发性肝癌手术 新进展
  • 简介:摘要浅谈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急性肺栓塞1例。结论对症支持治疗、纠正可逆转的危险因素、重视原发疾病的治疗可能是急性肺栓塞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 标签: 原发性血小板 急性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在基层医院的误诊情况。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基层医院收治的32例高度疑似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基层医院进行初步诊断后,转至省级三甲医院再次诊断,比较评估两次诊断结果,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开胸行肺部活检后,确诊30例,基层医院的误诊率(56.7%)明显大于省级医院(23.3%)(P<0.05)。基层医院的医师人数、从业年限及经验,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诊断的理论知识及技巧掌握,医疗检查设备均明显落后于省级医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的诊断误诊较高,主要原因为基层医院的医生从业年限较短,从业经验缺乏,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诊断的理论知识及技巧掌握不完善;医疗检查设备简单、落后。

  • 标签: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基层医院 省级医院 误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胆囊癌通过CT与MRI诊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并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5人。对照组患者给予CT诊疗法进行诊疗,观察组患者给予MRI诊疗法进行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观察组的诊疗效果与患者病情的发生率的吻合度较高,具有显著差异,可以进行比较。结论经研究证明,MRI的诊疗效果远远高于CT,临床诊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 标签: 原发性胆囊癌 CT MRI 诊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