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管炎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从而避免误诊误治。方法12例病人确诊为小管炎后在局麻下沿点处水平切开小管,用刮匙清除小管内的结石及脓性组织,庆大霉素冲洗泪道隔日冲洗一次,共3-4次。结果经过治疗术后7-10天病眼较快治愈,跟踪观察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小管切开法治疗小管炎方法简便,效果满意。

  • 标签: 泪小管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显微镜下微创点成形术及小管塞治疗点狭窄或闭锁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成都爱迪眼科医院诊断为点狭窄或闭锁19例(30眼),行显微镜下微创点成形术及小管塞,观察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点开口通畅,泪道冲洗通畅,无溢者26眼,治愈率86.67%;点开口通畅,泪道冲洗通畅,溢症状减轻者3眼。总有效率96.67%(29/3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显微镜下微创点成形术及小管塞置入治疗点狭窄或闭锁,手术操作精准、简便,疗效良好。

  • 标签: 狭窄,泪点 闭锁,泪点 成形术,泪点 泪小管塞
  • 简介:摘要:  高炉堵铁口时套跑,高炉日常生产中炮堵铁口操作中,炮头与套的缝隙,铁口套裂纹,炮堵口时跑的原因分析,套使用寿命延长探讨。

  • 标签: 高炉铁口 铁口泥套 泥套跑泥 泥套寿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用羊膜移植,硅胶管支撑塑形,人工囊成形治疗囊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来我院眼科对收治的18例18眼囊缺损患者。采用羊膜移植,腔内硅胶管支撑,重建缺损囊,两端分别同总管和鼻黏膜吻合,泪道成形再通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随访半年至3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8例18眼患者术中吻合成功。完成随访半年至1年者14例,成功者12眼;1年至3年随访11例,成功者9眼;3年以上随访到10例,成功者8眼。结论应用羊膜移植囊塑形重建泪道再通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远期疗效良好。手术较安全,无明显不良并发症。

  • 标签: 泪囊缺损 羊膜移植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取唇黏膜植片塑型囊治疗慢性囊炎。方法对48例57眼囊缺损病人,男性19例25眼,女性29例32眼。平均年龄36.26±2.3岁,其中囊摘除术42例51眼,外伤致囊损伤6例6眼,用唇黏膜移植塑型重建缺损囊,腔内硅胶管支撑,两端分别同总管和鼻黏膜吻合,泪道成形再通。结果81.25%吻合成功,随访半年至2年32例37眼成功31眼,成功率83.78%;2年至5年随访到26例31眼,手术成功25眼,成功率80.64%。5年以上随访到14例16眼手术成功13眼,成功率81.25%。结论应用唇黏膜移植囊塑型重建泪道再通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远期疗效良好。

  • 标签: 泪囊缺损 唇黏膜移植 远期疗效
  • 简介:目的总结鼻腔囊吻合术治疗慢性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67眼)慢性囊炎和(/或)鼻泪管阻塞患者行鼻腔囊吻合术后的疗效。结果本组6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治愈56眼(83.6%),好转11眼(16.4%),无失败病例。结论鼻腔囊吻合术是治疗慢性囊炎及鼻泪管狭窄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泪囊鼻腔吻合术 泪囊炎
  • 简介:读研究生时,我的导师吉纳经常告诚我们,不要一时冲动。成了情绪的奴隶。一次,一名研究生找到她,说另一名研究生出言不逊.当众讽刺他理论过时、见解平庸,令他大为恼火。他不知道是该直接找那个学生论个明白,还是应该找对方的教授评理。

  • 标签: 研究生 导师 讽刺 学生
  • 简介:赵古(1874—1933)是中国近现代书法篆刻史上一位著名人物,开虞山派一代新风,影响远播日本。当代书学研究者对其多有疏忽,且对其生平史实及创作历程也多有误载。“年表”对赵古生年、名号、师承、社交、印书诗画创作以及艺术思想和社会思想等,通过辩证,以年序为纲,直接记述。

  • 标签: 年表 著名人物 现代书法 创作历程 社会思想 艺术思想
  • 简介:“你别高兴得太早!”毛北京指着沈阳说。“我一定要这个女人好看,你别高兴得太早。”毛北京和沈阳站在泥河镇中心大街的东街口,毛北京穿着领尖上砸着铜扣子的针织衬衫,脚蹬着黑黄两色的霹雳鞋。他一只手叉在后腰里,

  • 标签: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风过泥河》
  • 简介:母亲的黑土地走过富饶道路,父亲的黄泥地走过绿茵道路,走走走,曲曲折折洒落一地珍珠,点击你敦厚的胸脯,悠悠然,旋转起互联网弄潮舞步,献上姹紫嫣红新园圃。

  • 标签: 乡土 故乡 黑土地 互联网 道路
  • 简介:知名悬疑作家陈渐杂取稗官野史笔记传奇,在历史的空白处驰骋奇诡的想象力,演绎一出奇绝千古的西游前转。大唐武德六年,神秘僧人造访河东道霍邑县衙,县令崔珏随即悬梁自尽。本是异事,亦生异闻。传说崔珏乃是入犁狱做了判官,审善断恶,掌管轮回。数年之后,高僧玄奘为寻兄长来到霍邑,深陷迷局。县衙之鬼非鬼,谋划之人非人。判官庙

  • 标签: 唐泥犁狱
  • 简介:今天值得纪念,我不仅学会了做土豆,而且享受了和妈妈共处的快乐.早晨醒来,我就特别兴奋,因为昨天晚上就和妈妈约好,今天晚上和我一起做土豆.吃过早饭,我就按妈妈的吩咐做起准备工作来:洗土豆,切葱花,择香菜……准备完毕,只等傍晚到来.一小时,两小时,半天……嗨,时问怎么走得这么慢啊!这也难怪,毕竟要等近一天的时问啊,谁叫我那么着急呢!傍晚,妈妈终于下班了.我连忙催促妈妈开始做.首先必须把土豆煮熟,但妈妈没向我说明,就把土豆切成块了.

  • 标签: 制作土豆泥
  • 简介: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海岸的潮间带滩涂上,常常生长着大片的木本植物群落,被称为“红树林”。涨潮时,这些树木有的被完全淹没,有的只有一部分树冠露在水面,所以红树林又被称为“水底花园”或“水上花园”。退潮后,树木以及它们脚下的淤泥会完全露出,这个时候,红树林就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 标签: 亚热带地区 世界 红树林 植物群落 潮间带 树木
  • 简介:作为土和水合成的,是生活中最常见之物了,不过,此物虽常见,但却实实在在有误解之嫌。翻开报刊和词典,常见将“烂醉如泥”一词解释成一个人由于饮酒过量而醉得瘫成一团的样子——“烂醉如泥”中的“”成了“烂泥、稀泥”。

  • 标签: “泥” “烂醉如泥” 汉语 词汇
  • 简介:就目前资料而言,"筩"名称当来自1966年陕西省博物馆在西安征集的前凉升平十三年(369年)的"灵华紫阁服乘金错筩",为器物自名。无论从文献记载还是历史实际来看,均无法证明筩是"当时少数有收藏封泥嗜好的人制作的收藏工具"。筩为储藏封泥的用具应无疑议。

  • 标签: 泥筩 封泥 文具
  • 简介:在乡间的小路上行走,田野上人影渺渺。大田承包了,耕田收割机械化,除草杀虫用药物,无需多少人劳作。在乡间的大路上行走,宽阔的河面上见不到摆渡船,桥梁飞架,车来人往,时间大大节约。回忆一下除了摆渡船,还少了什么?还有罱船。曾有一首歌唱道:“水乡三月风光好,罱的船儿水上漂。”农民有句话:“人要肥鸭炖蹄,田要肥草搅。”如今的人在减肥,而田里早已用上了化肥。时代在发展,增加的增加,消失的消失,化肥增加了,罱消失了。

  • 标签: 风光好 肥鸭 宁绍平原 钱载 息土 《淮南子》
  • 简介:准备材料、工具:泥土、水粉颜料、水粉笔等。制作过程:1.塑形将不规则的团拍打成一块长方体的泥块,将虎头、虎耳捏制出来。2。捏制虎腿用美工刀切出一个十字形的凹槽,掏出泥土,再用笔杆滚圆表面,将虎腿、虎爪捏出来。

  • 标签: 老虎 神气 制作过程 长方体 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