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前处理对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送检的标本检筛,分别对合格的和不合格的标本进前处理,对比两种标本阳性菌的分离,同时探究预处理对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合格标本的阳性菌分离约为50.9%,不合格的分离为3%。经前处理的标本可以提高阳性菌株的检出,且预处理时间对流感嗜血杆菌检出有影响。结论标本前处理有助于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痰标本 预处理 细菌学 检验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标本送检的对策。方法:选取2023年02-03月培养检查患者70例次进行现状调查。经调查分析,提出标本送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统计改进后标本送检合格情况。结果:改进后标本送检合格从58.57%提升至84.28%(P<0.05)。结论:呼吸科系统改进标本送检后,提高标本的送检合格,有利于患者快速有效的救治,减轻病痛,对临床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呼吸科 痰标本 送检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分析不同时间采集并培养的检验结果,为临床肺炎的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确诊的460例肺炎患者,分别于不同的时间对标本进行采集并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经过不同时机的液采集后,经检验,晨起空腹采集液的试验组阳性准确(217/230,94.3%)显著高于无固定时间采集液的对照组(179/230,77.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正确的时间采集患者的标本并予以培养有助于检验准确的提升,为临床肺炎的诊断奠定基础,应广泛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集尿袋口放无菌棉球留取新生儿尿标本的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需要采集尿液标本的新生儿1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新生儿均为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生产的,按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将新生儿随机分为给予一次性集尿袋方式进行尿液采集的对照组(n=96),以及给予在集尿袋口放无菌棉球方式采集尿液标本的观察组(n=96),观察两组新生儿尿液标本留取的成功率。结果:对新生儿进行尿液标本留取的时候,在一次性集尿袋口放置无菌棉球可以更方便采集尿液,采集成功几率显著提升,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集尿袋 无菌棉球 尿液标本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吸在重症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8例为我院2019年11月-2021年05月收治,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纤维支气管镜吸、普通吸,比较两组肺部感染。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吸效果显著。

  • 标签: 肺疾病 纤维支气管镜 吸痰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菌检验标本合格的提高方法。方法从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我科共接收2036例各类细菌检验标本。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1018例)和对照组(1018例),其中对照组标本采用传统的标本采集法,观察组则采用我院制定的规范标本采集法,对两组的合格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创伤组织标本上合格,血液标本合格,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合格标本合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优良上占比,合格上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的标本采集法在采集、运送、保存以及处理方法均有所改进,可以大大的提高标本检验质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标签: 细菌检验 合格率 标本采集 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1142例肺结核疑似患者标本质量。方法Zienhl—Neelsen染色法(AFB)。结果即时检出201例(72.3%);晨检出253例(91.01%)夜间检出265例(95.32%)。结论不同时间,不同性质的标本对结核菌的检出结果也不同,因此,留取标本时一定对受检者严格要求,留取合格的样,只有把好标本的质量,才能提高结核菌的阳性检出,另外规范的操作也是关键之一。

  • 标签: 标本 质量 检出率
  • 简介:目的建立SARS冠状病毒的RT—PCR核酸检测方法。方法合成针对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引物,从SARS病人及疑似病人标本中提取RNA,经反转录和巢氏PCR扩增出相应大小的DNA片段。对这些片段克隆后进行DNA序列分析,并将序列与SARS冠状病毒和其它已知冠状病毒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从SARS病人、咽拭子或血液标本中得到多例RT—PCR阳性片段,其中8个片段经克隆和DNA序列分析证实为SARS冠状病毒序列(同源性100%),而所有参照标本RT—PCR均为阴性。结论该方法可用于SARS冠状病毒的RT—PCR核酸检测。

  • 标签: 咽拭子 痰标本 SARS 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患者标本中的细菌进行菌种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筛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菌株,同时通过分析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0年8月至11月临床各科送检的合格标本159份,经过分离培养及革兰染色初步鉴定后,将肠杆菌科细菌采用法国梅里埃ATB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同时采用K-B法对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159份标本中共分离鉴定出61株肠杆菌科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最高(54.1%),其次是大肠埃希菌(34.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上述两种细菌均对β-内酰胺/β-内酰胺抑制剂复合物和头孢类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普遍敏感。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菌株,临床治疗首选亚胺培南。但目前临床上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应引起重视,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提高临床治愈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肠杆菌科 ATB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标本微生物检验,加强临床治疗针对性。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中就诊的2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对患者进行标本取得以及微生物检验,包括病原菌以及药敏实验,对检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200例患者有病原菌195例,占比为97.5%,其中50例革兰氏阳性菌,11例革兰氏阴性菌,以及30例真菌;革兰氏阳性菌中主要为铜绿假单细胞菌,对青霉素存在普遍耐药性;革兰氏阴性菌中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以及头孢曲松等耐药性较高。结论:针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标本微生物检验,对于明确患者抗生素使用合理性意义较高,可提高临床针对治疗效果,价值显著。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痰标本 微生物检验 革兰氏阴性菌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采取改进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有关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112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12月,结束于2020年12月。回顾性研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试验组,每组均为56例。对照组应用自然咳痰法采集标本,试验组采用应用改进培养标本采集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阳性检测、阴性检测以及标本质量检测合格。结果:对比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阳性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阴性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标本质量检测合格,结果表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改进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可显著提高细菌学检验质量。

  • 标签: 改进痰培养标本 采集方法 细菌学检验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将品管圈应用于临床血标本留取过程中的管理,提高血标本留取的规范性。方法通过品管的管理的活动流程,对2017年3月1日至5月31日(周一至周日)自检验科对全院各病房的血标本留取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召开会议,制定整改措施并予以实施后,再对2017年6月1日至8月31日(周一至周日)期间标本管理进行调查,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后,血标本留取的规范性明显提高,溶血率由0.54%降低到0.081%,凝块由0.097%降低到0.028%,标本量少由0.002%降低到0.0025%,标本管错误0.02%降低到0.001%,采血方法错误由0.009%降低到0.0005%。结论将品管圈应用于临床血尿标本留取过程中的管理,可以有效减少血尿标本留取过程中的失误的发生,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确保护理质量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血标本留取 规范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 护理干预对无肺结核患者引成功率及菌阳性的影响。 方法:以本院诊治的 无 肺结核 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诊疗时间为 2017 年 7 月 -2020 年 2 月,根据住院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 50 例 。 结果:治疗三个月后,实验组引成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几种影响培养结果常见因素的分析,探讨提高培养阳性的方法.方法对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2014年05~10月的832份培养标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去除常见影响因素,分析两组实验数据阳性.结果实验组培养阳性为48.7%,对照组阳性为23.8%.结论提高送检标本质量,去除影响因素,对提高培养标本阳性至关重要.

  • 标签: 痰培养 阳性率
  • 简介:为了解某医院内真菌感染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对2005年6—12月分离自该医院临床标本并经Vitek—AMSC32细菌鉴定仪鉴定的真菌分布及其药敏(纸片扩散法)情况进行分析。共分离真菌325株,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72.62%,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9.54%及光滑假丝酵母菌9.23%;标本来源以标本为主,占90.77%,不同标本真菌分离差异有显著性(P〈0.001),其中以标本分离最高,为20.00%;对各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白假丝酵母菌均〉90%,略高于其他真菌。

  • 标签: 真菌 抗药性 微生物 病原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