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结与绘画特点的形成——关于对绘画语言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2-12
/ 1
绘画特点的形成对每个从事绘画艺术的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而绘画艺术特点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磨练和积累的过程,对此我的感受颇深。回顾过去的创作,我感到,我的绘画特点的形成与乡土情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对农村,特别是窑洞这种中国传统民居有着深厚的兴趣,常常是自己作品表现的主体。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乡土情结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同时也离不开线的表达,线在画面中是有情感有表情的。在外出写生和平日的创作中我总是要用一些明线和暗线或者是色块互相咬合出的线。其次是在以画笔(扇形笔或平刷)铺底、画形、找关系,然后待画面干后以刀飘色,露出色底及第一遍笔痕(第一遍笔痕是情感传达的最真切印记)。色彩多以反衬的手法去画,如亮底飘以相对重的色,倾向红的底色飘以倾向绿的色彩,形成反衬,加强了画面的实体感,更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待飘刀这一层色干透后,视画面需要局部或全部用刀片刮底,然后再染上需要的色彩。再一种作法是,作底色,然后涂以厚色层,与底色反衬,趁湿以刮刀勾出物象外形,待干透后,以松节油调薄色按需要染出各部分的色彩,趁湿以刮刀刮或画出需要的图形。这刀与笔、油与色的搭配应用成为个人的一个基本的绘画手法,亦及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