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11”恐怖袭击谈突发事件的报道 论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4
/ 3

关键字:价值 发生 恐怖 媒体 灾难 突发 美国 报道 新闻 事件

 [摘 要] 2001年9月,美国遭受突如其来的恐怖袭击。随之,一场激烈的“新闻大战”也在各媒体之间迅猛展开。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责任重大,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一定的方法,做到慎之又慎,遇忙不乱。
[关键词] 恐怖袭击 突发事件 报道
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国纽约、华盛顿及其他一些城市相继遭受恐怖袭击。这是二战以来美国遭遇的最严重的恐怖袭击无疑具有极大的新闻价值。一时间,一场争夺眼球的“新闻大战”也迅猛展开,全球各媒体纷纷想方设法、竭尽心智,力争在这场激烈的突发事件报道中胜人一筹。所谓突发事件,指突如其来、不期而至的事件,是人们无法预料的,甚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变动,其变动时态往往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通常表现为对社会和人们生产、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变故和灾祸。重大突发事件总是对社会迅速产生巨大冲击力和震撼力,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也往往成为考评一个媒介综合实力或一名记者实战能力的试金石。
一、对待突发事件的态度
美国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博士认为:“对新闻媒介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1] 西方传媒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往往迅速、深入、全面、准确,不仅不隐瞒负面的、悲剧性的因素,甚至充分展示灾难性细节。“9·11”事件发生后,某些西方传媒将此次灾难当做一次千载难逢的“盛宴”,“9·11”事件的现场直播就如同一部好莱坞的灾难恐怖大片。而在我国,新闻传媒长期以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团结稳定鼓劲”的舆论导向原则,把正面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主流,以灾难性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一般被视为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舞和激励人们斗志和信心的新闻题材,因而往往把灾难等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归结为负面报道。一些人甚至从个人目的或局部利益出发,能捂则捂,能瞒则瞒。2000年,广西南丹曾发生一起死亡上百人的重大矿难,竟然被矿井老板和地方官员捂了一年之久。这些人往往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动辄以影响地方声誉或损害稳定大局为由,隐瞒或压制报道。这实际上是一种严重的失职渎职、违法犯罪行为。在资讯异常发达的今天,对待突发事件,只有实事求是,客观报道, 才能以正视听有效引导舆论。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宾馆发生大火,300多人被烧死;后来,武汉长江大桥附近发生公共汽车爆炸案,造成许多人员伤亡。新华社对这两起突发事件都及时进行了报道,不仅没有产生任何副作用,而且收到了稳定人心、清除小道消息和流言蜚语的良好效果。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突发新闻处理得好,其正面的效应不可低估。例如1998年的抗洪报道,宣传出了一个伟大的“抗洪精神”;重庆綦江塌桥事件由于报道及时、深入,挖出了一大串腐败分子,并将他们送上了被告席。

“9·11”事件发生后,中国主流媒体保持了其在灾难报道中一贯的沉稳和谨慎,不炒作、不渲染。事实上,从以往媒体对灾难等突发事件的报道看,我们多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定胜天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思想,极少出现灾难的描摹以及对灾难本身的注视极少突出毁灭感、死亡感和绝望感,而代之以人民群众与灾难作斗争的乐观精神以及战胜灾难的英雄气概,并以此来凝聚公众的注意力,唤发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
新闻除了新闻价值外,还具有政治价值、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和商品价值。其中新闻价值是基本的、主要的,但不是惟一的。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还要考虑其他价值尤其是政治价值(即宣传价值)的要求。在“9·11”事件的灾难新闻报道中,西方媒体一方面极尽追逐信息报道动态和分析猜测之能事,另一方面也注重对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保护和宣扬,使人们对其标榜的所谓“新闻自由”有了新的认识。
从这次“9·11”事件的灾难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西方媒体都加入了只发出一种声音的“大合唱”,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支持美国在没有任何有效证据的情况下打击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10月1日,美国政府所属的美国之音电台台长惠特沃恩以及国际广播局局长被撤销职务,原因即是美国之音不顾美国国务院官员的警告,于较早前播出了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领袖奥马尔的专访。据美国《纽约时报》9月28日披露,自从9月11日之后,已有多名媒体从业人员因批评布什总统或发表不同意见而遭白宫国务院发言人的批评,在官方的压力之下,有的记者甚至因此丢了饭碗。事实表明,美国政府对新闻的调控手段是非常成功的。
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无疑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坚持报导的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统一。
现在,随着我国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新闻事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在媒介观念变更以及受众需要的推动下,负面报道包括灾难性新闻报导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并开始从以“人”为本位(即站在“人”如何与灾难作斗争的角度来充分肯定人的精神与力量)向以“事”为本位、追求信息层面意义的价值取向转变。


   
 
二、报道突发事件应遵循的原则
记者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责任重大,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一定的方法,做到慎之又慎,遇忙不乱。
(一)报道突发事件,既要快速反应,注重时效,又要合乎时宜,把握分寸
美国遇袭后,美国有线新闻电视公司(CNN)的记者最先报道了这一惊心动魄的事件,并拍下了第二架飞机撞击世贸大楼的全过程,在新闻大战中夺取头功。新闻是“易碎品”,时效越强越有生命力。新闻报道的是瞬间变动的事实,这瞬间的变动如不及时抓住,事实就会时过境迁,不再依旧。突发事件的新闻价值和生命力,同传播的及时迅速密切相关。因此,无论是采访,还是写作,记者都要竭尽全力地设法缩短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报道之间的“时间差”,力争在第一时间内做出迅速全面的反应,使新闻价值更充分、更有效地显现出来。“兵贵神速”。抢新闻,是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意识,也是当今新闻竞争的需要。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后,全世界的各家媒体各显神通,时时刷新“美国恐怖袭击事件最新动态”,推出“美国遭受恐怖事件袭击大事记”等,进行深入详尽的跟踪报道。在当今新闻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国内外新闻竞争更趋激烈,新闻采写的时效性特点愈发明显,对重要新闻事件、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的采访写作,往往是争分夺秒。记者应利用自己的优势,及时捕捉别人没有看到或看不到的情景和情节,并对这些情景和情节精雕细刻,力求准确生动。
论文从“9·11”恐怖袭击谈突发事件的报道来自

新闻报道讲究时效,并不等于对所有事实的报道都无条件地一味追求时效。我们主张“抢新闻”,但又反对“唯快主义”。对于新闻,什么情况下要“抢”,什么情况下“不抢”,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应当从全局利益出发,选准报道时机,该快则快,该慢则慢。所谓报道时机,指现实生活中潜存着的有利于某项报道获得良好效果的机会。时机选择得当,就会引起受众的兴趣和重视,反之,则可能使受众的兴趣减弱,甚至产生错觉、误解和反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选择报道时机,应注意报道时的环境与背景、受众的兴趣和注意力的变化,尤其要考虑是否与实际生活与重大政策等相配合,即合乎时宜。要反对只图快速不求准确的做法;要强化法制意识,在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报道;不能把注重时效同匆匆忙忙混淆起来,更不能丢掉政治原则、违反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而把时效看得高于一切;尤其要注意严守机密,涉及国家机密和正在调查中的重要案件,不得泄密,有关重大灾情、震情、疫情不得做预报性报道;在报道恐怖主义活动和暴力事件时,不应过分追求细节,制造所谓的“轰动效应”。
(二)报道突发事件,既要适当渲染,注重情节,又要选准角度,坚持正确引导
美国遇袭后,世界反应强烈,全球谴责恐怖行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等一些外国领导人甚至加入美国人民的献血行列;江泽民主席于当夜致电美国总统布什,深切慰问美国政府和人民。江主席还对我国在美人员的安全深表关心,中国政府指示中国驻美大使馆、驻美各总领事馆、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立即采取措施,给所有受到伤害的同胞提供一切必要的帮助。总之,巨大灾难,无限关爱。这些都是值得传播和赞扬的事实。
中国主流媒体对这起灾难报道显得冷静、沉稳、谨慎。相比之下,西方传媒却“很懂得新闻作为一种商品所具有的价值”,[2] 这种价值取向所带来的过于血腥残忍的报道有时也会超出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带来巨大的负面效果。为了吸引受众,获取最大利润,他们的报道往往注重仔细描摹事实,字里行间充满了恐惧、绝望和怜悯。在我国,一些小报、晚报和电视台对待突发事件的报道,不端正的态度也时有发生,常表现为以不健康的内容招徕受众,刻意描写暴力行为,刻画血腥场面,对一些犯罪行为津津乐道,力求制造轰动效应,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实践证明,报道突发事件,在价值取向上应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着眼于积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积极的轰动效应。具体而言,报道突发事件,记者应把握好四个“度”:在量度上,不搞“有闻必录”,而求突出重点;在程度上,坚持实事求是,不为追求轰动效应而夸饰,不为迎合受众口味而媚俗;在力度上,保持适当规模,不炒作,不过分;在尺度上,遵守宣传纪律、把握政策口径。可以说,把握好“度”,是搞好突发事件报道的一个关键环节。
突发事件报道是新闻竞争的焦点之一,关注突发事件中人的命运是突发事件报道的着力点。“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后,凤凰卫视立即停止了正常的节目播出计划,同步传输美国福克斯电视网的节目信号,在第一时间向国内电视观众传递这一震惊世界的消息,并进行了长达几十个小时的直播报道。随着事件的进展,凤凰卫视开始在报道中注重“人文关怀”的内容。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通过电视公布遇袭事件中失踪者家属的寻亲电话,以及失踪者的一些信息。此种做法,真正秉承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张扬了电视媒介的服务功能。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真正的关爱生命决不能仅限于直面悲剧,更应该表现出在特殊情景下人们之间无私的救助和支援,让更多的受众感受到其中高尚、昂扬的一面。


   
 
(三)报道突发事件,还要善于化不可知为可预知,进行新闻报道方案预演
“9·11”恐怖袭击事件中,当第一架飞机撞击世贸大楼后不久,第二架飞机又接踵而来,还有第三架、第四架。一时间,人们被搅得晕头转向,无所适从,一切都处在混乱之中。突发事件虽然突如其来,无法预料,但记者的新闻敏感却可以培养。机会只给有准备的头脑。
突发事件的发生并不是没有任何预兆的,它往往是一系列事件的导火索,或者是一系列量变的事情临界到质变时的具体表现。显然,美国甚至世贸大楼遭受突袭也不是第一次。如果我们在前期就对一些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新闻进行预先策划,作出预案,那么,在事件真正来临的时候,就可以做到有条不紊,有的放矢,能够在到达现场后,迅速进入角色,知道自己基本应该从哪几个角度进行报道。如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坠毁的飞机基本资料等,都是人们关注的新闻要件。
对突发事件报道之后,记者不可浅尝辄止,而应追踪它的发展变化,继续进行采访报道。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后来发生的新变动,可以转化为可预知性的新闻事件。如美国随后调查、逮捕恐怖袭击事件的嫌疑犯,国际社会的反应,拟进军阿富汗等。此时,记者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其可预知或是可预测的有利条件,进行先期采访,并先行准备好新闻报道的“预制构件”——准备有关的内容片断。待到事件真正发生时,再依据现实情况,对“预制构件”进行核实、补充或订正。而在新闻事件现场,记者应当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掌握事件的结果和捕捉种种生动的情节、典型的细节等,特别是着力关注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或出乎意料、与原先设想大相径庭的结果等,并迅速加以真切的表现。这样统筹配合运作,无疑可以大大加快完成新闻报道稿件的速度,增强时效性,也有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当然,突发事件往往情况复杂,现场混乱,报道的事实可能有误差,尤其要避免不负责任的对事实真相、伤亡人数的猜测性报道。如美国遭遇袭击事件刚刚发生时,曾有电视记者猜测是导航系统发生故障引起飞机撞击世贸大楼,也有西方媒体曾估计世贸中心的伤亡人数在5万左右。后来的调查表明,这个数字被大大夸大了。类似谬误一经发现,就要在后续报道中及时纠正。
在报导实践中,记者还应逐步摸索、总结一些较常发生的突发事件的报道模式,注意收集已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背景材料,了解突发事件的基本类型和有关知识,积累海内外媒体报道突发事件的资料、经验和作风。同时,注意掌握突发事件的采访写作技能和稿件送审程序具备实战能力,比较熟练地操作使用移动电话、便携电脑、传真设备等技术装备。
[参考文献]
[1] 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J].国际新闻界.1999(1).
[2] 童兵主编.中西新闻比较论纲[M].新华出版社,1999:131.
[作者简介] 刘优良(1971-),男,湖南汨罗人,武汉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研究生。
(文章来源:《大众传媒》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