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综合修复技术治疗牙隐裂的临床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3

口腔综合修复技术治疗牙隐裂的临床效果探讨

程维平

甘肃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 , 甘肃 白银 730900

【摘要】目的:观察口腔综合修复技术治疗牙隐裂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6例牙隐裂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口腔综合修复技术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填充术治疗)与实验组(33例:口腔综合修复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03%)低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牙隐裂患者口腔综合修复技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填充术治疗。

【关键词】口腔综合修复技术;常规填充术;牙隐裂

Discussion on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prosthodontic technique in treating cleft teeth

Cheng Weiping

(Baiyin Municipal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Gansu Province. Gansu. Baiyin. 7309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oral repair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cleft teeth. Methods: 66 patients with cleft teeth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ll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33 cases: conventional filling treat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33 cases: comprehensive oral repair treatment)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received comprehensive oral repair treatment, and the prognosis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96.97%)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3.03%)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O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oral prosthodontic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left teeth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filling therapy.

【 Key words 】 Oral comprehensive repair technology; Conventional filling; Tooth cracked

牙隐裂属于目前较为常见的牙齿疾病,本病的发生是在个体牙齿矿化的基础上牙齿受到创伤,牙尖斜面增大,牙齿结构缺失,患者以牙齿出现裂缝同时伴有牙髓发炎症状为主要表现,若未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牙体损伤可逐渐加重,甚至致牙劈裂,甚至拔牙,并诱使个体发生牙髓炎等口腔疾病[1-2]。本次研究比较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33例给予常规填充术治疗的牙隐裂患者与33例给予口腔综合修复技术治疗的牙隐裂患者预后情况,从而论证腔综合修复技术治疗牙隐裂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33例牙隐裂患者中男(18例)女(15例)比例为6:5,年龄在19~65岁,中位年龄为(43.12±1.12)岁,病程在1年至13年不等,平均病程(6.14±0.12)年。对照组33例牙隐裂患者中男(19例)女(14例)比例为19:14,年龄在20~68岁,中位年龄为(43.15±1.13)岁,病程在1年至13年不等,平均病程(6.15±0.13)年。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因牙痛入院,医师结合患者口腔检查结果以及患者临床症状,判定患者均符合牙隐裂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肝、肾、肺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2)排除合并全身性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代谢性疾病患者。(3)排除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患者。(4)排除患牙或邻牙有急性炎症、残根、埋伏牙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均行充填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医师检查患者口腔并确定牙齿隐裂位置,制备窝洞后将牙裂纹磨除,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对牙体进行填充治疗,最后检查患者上下牙颌咬合情况,并对术牙进行调整[3-4]

1.3.2实验组患者行综合修复技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体位,根据患者情况调领,以降低患牙牙尖斜度,缓冲牙尖受到劈裂力,促使患者全口颌力承担重量处于均衡状态,对于牙隐裂较浅的患者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对牙体裂缝部位进行充填,对于伴有牙周炎患者,应先行根管治疗或牙髓炎抗炎治疗,而后填充牙体裂缝,对于牙隐裂深度较深的患者可拔出患牙而后行种植牙治疗,对于疼痛敏感患者可行全冠修复治疗[5-6]

1.4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患者术后患牙牙体无压痛,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术后未出现不良反应。有效:患者术后患牙牙体疼痛明显减轻,咀嚼功能得到改善,术后未出现不良反应。无效:患者治疗后出现明显压痛、咀嚼功能受限。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与有效率的和[7-9]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牙龈肿痛、牙体破损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1.0统计软件包,结果中以(%)表示的相关计量数据,两样本百分数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术后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均多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 [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33

18(54.55%)

14(42.42%)

1(3.03%)

96.97%

对照组

33

16(48.48%)

12(36.36%)

5(15.16%)

84.84%

χ2

5.986

P

<0.05

2.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体情况如下:实验组术后未出现感染、牙龈肿痛,有1例患者术后牙体破损,术后共有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术后2例患者发生感染、1例患者发生牙龈肿痛、2例患者牙体破损,术后共有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15.16%),经χ2检验5.103,数据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牙隐裂由于疾病较为隐秘,患者早期不易发现,随着个体病情的加重,牙体牙裂缝程度可逐渐增加,从而降低牙体敏感性,当患者口腔进食冷热食物时,患牙在接触到冷热刺激后可出现牙龈酸痛症状[10-12]。除此之外,随着牙隐裂深度的增加,隐裂发展至牙本质深处后,可危及患者牙髓,促使患者发生慢性牙髓炎,当患者咀嚼食物时,口腔特点位置可出现剧烈疼痛,部分牙隐裂深入牙本质及牙髓患者,患牙受到刺激后,可出现头痛症状,因此对于牙隐裂患者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对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3-14]。常规充填术治疗属于常用治疗手段,目前临床常用充填材料为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口腔综合修复技术是一种对传统修复手术的改良,对于牙隐裂较深的患者清除牙体后行固化治疗,对于疼痛敏感患者行全冠修复治疗,使临床治疗更贴近患者牙体损伤情况[15-17]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病情好转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由此可见的,对于牙隐裂患者给予口腔综合修复技术治疗其疗效好,安全性高,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何琳霞.口腔综合修复技术治疗牙隐裂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28):34-35.

李毅萍,潘灏.口腔综合修复技术对牙隐裂治疗的疗效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5,1(6):352-352,353.

赫平.应用口腔综合修复技术治疗牙隐裂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5):523-524.

杜林娜,谢志伟.口腔综合修复技术治疗牙隐裂的临床效果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2):57,59.

刁辉明.探讨口腔综合修复技术对牙隐裂治疗的临床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2016,(21):124-124,125.

陈宇,林正梅.牙隐裂的临床研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3):355-357,360.

聂二民,姜瑞,张春元,等.正畸带环和树脂临时冠对牙隐裂的暂时性保护[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30):4805-4809.

陈宇,林正梅,凌均棨.牙隐裂患者咬合特征及牙体磨耗特点的临床观察[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9,(9):520-523.

王金川,周霞.135例牙隐裂的病因分析与临床治疗[J]. 重庆医学,2013,(5):511-512.

梁登忠.综合治疗牙隐裂65例的临床分析[J]. 广西医学,2011,(12):1615-1617.

王常瑜 口腔综合修复技术治疗牙隐裂的临床效果观察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 (23) :160-161

[12]包高峰 牙隐裂治疗中采用口腔综合修复技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 (28) :41-42

[13]戚泓琳,陈晓芳,刘建敏 牙隐裂治疗中应用口腔综合修复技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 ,3 (17) :29-30

[14]韩永连 牙隐裂治疗中采用口腔综合修复技术的疗效研究 .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 ,5 (13) :42-43

[15]李春洁 口腔综合修复技术对牙隐裂治疗的疗效探讨 .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 (53) :10347,10350

[16]马再春,薛烈慧 口腔综合修复技术对牙隐裂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 .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 ,5 (33) :69-70,75

[17]朱癑 口腔综合修复技术对牙隐裂治疗的疗效分析 .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6 (2) :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