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1

浅谈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

池燕

池燕新疆博乐第五师双河市89团幼儿园833408

育家德廖莫夫说:“并非所有的儿童都会写诗和唱歌,然而所有的儿童都会画画。”幼儿美术教育正是抓住幼儿爱画的天性,把绘画看成是一种最自由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这一“游戏活动”中,把自己心理上的需要、情绪和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了解表达出来,表现、舒展自己内在的意欲和情感。那该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美术教学工作呢?

一、用生动形象的讲解,引起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小班幼儿虽不会画画,但都喜欢看五颜六色的画,看老师画画。我在上课时边画边讲:“小花猫爱画画,画个长方形,再画两个圆,这是什么?”幼儿高兴地说:“这是大汽车。”我又画了,“画个三角形,再画个正方形。”没等我问,幼儿惊喜地喊:“老师画了个小房子。”这时,我问孩子们:“画画好玩吗?想画吗?”在幼儿画画时,我拍手称赞,鼓励他们,使幼儿树立了学画信心。

二、用添画的形式,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在美术活动中,我常采用在原来基础上鼓励幼儿添画,创造出新的物体形象。如在圆形基础上启发幼儿添画出太阳、钟表、皮球、苹果、人物头像等。另外,折纸添画也可吸引幼儿。小班幼儿有玩纸习惯,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幼儿折纸。第一次折了一个小猫头,我就问孩子们:“小猫的头都长着什么?”孩子们都争着回答:“有鼻子、嘴、眼、耳朵。”然后让孩子在自己折好的小猫头上画出五官,画完小猫后贴在白纸上,并提醒幼儿小猫爱吃什么,让他们画出来。这样幼儿既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又增长了知识。

三、让幼儿尝试组织画面

尝试组合画可分为两个步骤:

1.尝试刚开始或对接。接受能力较差的幼儿提供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幼儿动手操作进行形象组合,帮助幼儿取得感性经验,形象地得出哪些物体组合在一起是美观、合乎常理、有趣的,对幼儿的一些超出常规的想像我也给予肯定,要求幼儿大胆想像。

2.运用彩笔、泥塑等形象地作画,指出物体形象组合。如在学画小蝌蚪时,我先形象地比喻再加以组合。“点”像雨点有大有小,“线”像妈妈缝衣服的针,有粗有细,有直有弯,把“点”和“线”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蝌蚪。

四、启发幼儿尝试找规律

如画小兔,我先将不同动态的小兔展示在幼儿面前,让幼儿分析小兔由几部分组成,其特点是什么。然后找出不同姿态的小兔头、身体、四肢有什么变化,找出规律。因而幼儿据此画出了千姿百态的小兔。以此类推画出了不同姿态的鸡、鸟及人物等图。

五、利用儿歌及简短的语言,启发幼儿尝试作画

如:儿歌“热带鱼”。“小大两块三角糕,小糕头顶大糕腰,大糕前面放把刀,刀前有颗黑葡萄”。

1.通过这首有趣的儿歌,帮助幼儿掌握热带鱼的特点:由大小两个三角形组成,小三角正顶大三角形的一半的地方,眼睛在大三角形里。

2.帮助幼儿掌握热带鱼的生活环境与动态。

3.让幼儿创作多姿多彩的“海洋世界。

六、以游戏的方式鼓励幼儿尝试作画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教学形式之一。在美术活动中我有意识地运用了绘画游戏。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因此他们在美术活动中,不可能象中、大班的幼儿一样会先想好了再画,而是画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时画上几笔就不愿意动手了。这时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比如在涂色活动“苹果”中,洋洋随手拿起一支黑笔涂了起来,我走过去对他说:“你的苹果是不是坏了呀?坏苹果吃了可会肚子痛的哦。”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连忙又发了一张纸给他:“画一只吃了身体健康的红苹果好吗?”他立即边唱苹果歌,边带劲地涂了起来。

此外还可以让幼儿进行一些玩色游戏:如让幼儿在纸上拓印树叶后添画,变成一条条小金鱼。又如用石头蘸上颜色,放在纸盒里进行滚画,不一会儿便会变出一块块漂亮的花盒子。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幼儿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贴、捏、画、撕等基本技能,而且对美术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还应该提供幼儿多样化的绘画材料和工具,这对幼儿而言会是一种新的刺激,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除油画棒,水彩以外,还可用棉签、纸、树叶、硬币、刮画笔、牙刷等等作为幼儿的绘画工具,让幼儿学习选择利用这些工具来绘画,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而且使幼儿对绘画技能的掌握更快,更能表现出幼儿自己的作品。绘画完成后的评价部分也是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把评价开放化,可以是:

(1)幼儿自评——就是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讲述自己的绘画内容和所表达的意思,让幼儿讲出自己画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心绪和对外界的认识。

(2)幼儿互评——引导幼儿互相观察,欣赏别人的作品,了解别人作品的内容并从中体验到美感,提高幼儿的评价能力和审美意识。

(3)教师评价——具体说是教师要对每一位幼儿的作品作出评价。对每个幼儿的评语中都要有一定比重的肯定性评语。以保护和鼓励幼儿为主,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幼儿的作品教师更应予以认可,具体地评价他们提高的水平,改变过去整齐的横向评价。

陈鹤琴先生在他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让我们多给幼儿一些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画画,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