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积极心理学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

马如仙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省昆明市650304

摘要:贫困生作为高等院校的特殊群体,普遍存在自卑等心理问题。在本文中,首先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系统分析目前和田地区部分高等院校贫困生心理状况,运用积极心理学,让学生从正确认识自我、创造积极的校园氛围和改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个层面,提出了改善高等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途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

引言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小康社会。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性脱贫,国家提出扎实推进教育、就业等攻坚行动,出台了一系列缓解贫困生经济压力的政策,帮助他们减轻了经济和生活压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值得关注的是,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一直存在,对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贫困生渴望得到心理援助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力求挖掘出人类内在的正向能量和积极向上的潜力,并将个体的内在潜力和积极的特质作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为积极引导与解决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路径与理念。因此,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研究与探讨如何干预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于西方兴起,主要采用实验和测量的方法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发现和挖掘人类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增进个体健康、快乐和幸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主要研究三方面内容:一是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满意、幸福、快乐、乐观、希望等,主要强调个体对过去感觉满意、对现在感到快乐、对未来充满希望;二是积极的人格品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美的感受能力、勇气和创造力等,倡导个人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寻找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强化现实能力、激发潜在能力,并使之习惯化;三是积极的组织系统,探索建立健康的家庭、有效能的学校、和谐稳定的社会,以培养公民的美德、责任感等。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肯定人类的优点和价值,注重人类积极品质的培养和内在潜能的挖掘。这种新的理念,有助于从积极的视角出发,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2高等院校贫困生常见的心理活动

2.1焦虑状态

贫困大学生在入学后学习过程当中,往往会肩负着父母和自己对未来更高的、更远的、更好的期待和向往,他们会希望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来改变自己、想减轻父母的负担,原生家庭的贫困现状和现实状态。但是,在实际生活当中,有很多问题是难以仅仅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和拼搏是得不到结果的;同时,他们还要应付对贫困生来说高昂是每年的学杂费和生活费,与此同时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竞争也越来越剧烈,导致了贫困生发展机遇的缺乏性,从而造成贫困生心理失衡,这样容易产生他们对自己生活和未来生活危机的长时间焦虑心理,从而表现为行为的无所适从、无法正确自我评价和认识自己。

2.2自卑心理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生长环境等,贫困生在平时生活中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与同学们交流,不愿意融入到集体生活中。而且有部分同学不愿与贫困生交往,从而会伤了他们的自尊,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更有甚者有的贫困生成为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难的多困生。

2.3挫败感和孤独感

贫困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困难,使得他们在与人交往时常常处于紧张状态。他们既希望融入大家,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肯定,又担心被同伴们看轻,对于涉及到自己的事情异常关注,容易出现强烈的情绪情感波动,从而引发一些同伴之间的矛盾。由于他们内心敏感,在与人交往时过于拘谨,即便发生矛盾,从心理上虽然想得到周围环境的帮助,可是又不愿被他人所同情,在他们看来,经济上已经不如别人了,绝不能让他们看到自己内心的脆弱,所能采取的方式多是将自己封闭起来,伪装自己,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久而久之就会脱离人群,陷入孤独。

3积极心理学下改善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3.1正确的认识自我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贫困生对自己的认识都停留在消极的层面,认为自己经济贫困就低人一等,例如,有的贫困生常常被同宿舍或者班级同学孤立,他们会将被孤立的原因归结为是因为自己贫困才导致被孤立和排斥的这种错误的消极的想法。班主任和辅导员在对贫困生的教育中,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用积极眼光去看待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积极的去面对一切的挫折和挑战,不要将所有的一切都归结为由贫困所导致,要将贫困当成是对自己的考验,积极进取,热爱生活。当然贫困生的消极的自我认知是长期积累形成的,老师在引导的同时,也离不开贫困生自身的积极努力,更加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

3.2注重环境构造,营造良好的干预氛围

高校要把握好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要求,在干预工作中多方发力,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阳光的氛围。

(1)保障心理干预工作有序开展

首先要加强各类制度与设施保障,比如在资助制度方面,可以借鉴当下部分高校的做法,通过对于学生日常消费的监管,直接将补助发放至贫困学生,以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自身上。在设施方面,要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结合社会发展,保障各类心理活动所需要的场地和设备设施等方面的供给。其次,要加大对参与心理健康干预的教师们的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师德师风往往决定了教育的成效,在对贫困学生的干预过程中,除了专业水平,教师自身拥有的真善美和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更能温暖学生,帮助他们激发潜能,达到内心的坚强。

(2)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抓住契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依托雷锋日、清明扫墓等引导同学们热爱祖国、帮助他人、铭记先烈;依托入学教育帮助同学们了解校规校纪,帮助学生积极适应大学生活;依托校园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月等活动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专业技能等。并且我们还要不断地完善活动内容与形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理、学习与生活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3.3改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每个学习阶段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有关心理讲座,把心理学知识普及到每个人,从而帮助贫困生掌握和学会心理辅导方法。根据学校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了安排为实用性课程,使大学生(包括贫困生)从这些基础知识当中学到必要的心理知识,了解其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自我疏导的方法,最终树立起健康的心理观,稳定的情绪状态,乐观、进取的态度和健康成熟的心理。还应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心理咨询工作,充实心理学师资队伍,开设针对性的心理咨询热线和心理咨询信箱等,帮助贫困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现阶段贫困生主要困惑就是经济压力、学习态度、人际关系、与父母间的矛盾、就业压力等,而很多心理问题他们不愿向自己周围的同学诉说,因此他们非常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最后,要运用榜样的力量,用学生去带动学生,让贫困生在群体中看到希望,看到未来,觉得自己是可以的,促进他们积极心理的形成。

结语

总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思想教育中的重点,而贫困生由于其特殊性,更多方面处于弱势境地,更应该重点关注,需要学校、教育工作者们以及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不断更新我们的工作思维与理念,以积极向上的视角,深入探索与实践,为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构建一种阳光的心理干预机制。

参考文献:

[1]孙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贫困生心理现状与教育对策[J].明日风尚,2018(09):254.

[2]桑海云,强冬梅,咸大伟.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5(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