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验教学,拓展创新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1

加强实验教学,拓展创新能力

张效珍

张效珍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蒋峪镇蒋峪初级中学262613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每个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致力研究的问题。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还是课外活动中都可以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本文从实验教学角度上谈了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潜能

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也是我国教育适应未来世界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实验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笔者结合几年来的生物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实验前培养兴趣,激发创新欲望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的限制,实验开设率相对比较低。而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所以做实验是他们上生物课最高兴的事了。但是感觉几次实验后,他们的兴趣在减退,原因很简单:课本实验虽然数量不少,但内容和形式与学生的需求、农村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实验远远满足不了他们对生物的好奇心。因此,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兴趣:

一是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如“呼吸作用”一节中“种子在呼吸作用中释放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可改为学生实验,大部分学生按照课本上的装置及方法验证了萌发的种子在呼吸时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由于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基础,因此我就提示:能否用学生已知道的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来探究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积极思考后,许多学生想到用口吹气的方法,通过比较,自然地理解了种子呼吸时放出了与人呼出的气体中一样的成分即二氧化碳。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了解学习过程,学会思考,这样能很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配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补充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实验,增加实验内涵,拓展实验外延。这样能打破按部就班进行实验操作的传统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好地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二、实验中自主互助,启发创新思维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必然要求教师将教学的重心从“教”转到“学”,注重学生自己去思考、体会、讨论、研究、下结论,增强学习的研讨性、互动性,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辩,对于敢于发表反驳意见的学生,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即使他的意见是错的,也要在肯定他的勇敢精神的前提下,通过讨论加以指导。

我首先表扬了这些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然后认真给学生讲解,在讲解的同时启发学生解剖菜豆的种子,让学生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在质疑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到此还没有完,学生又开始发问:老师,所有的种子结构都相同吗?接着又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其它种子,让他们自己比较是否相同。以眼见为实的方式,通过学生亲身实践,不断质疑,不断解疑,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本节的教学任务。

发现问题,大胆质疑,探奇索引,寻根问底,是创造的开端,是创造型人才的思维品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鼓励学生多发问,让他们敢想、敢问。即使某些问题是可笑的,某些发现是错误的,某些探索是失败的,教师也要给他们以鼓励,并帮助分析错误、失败的原因。这样,在实验中鼓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不仅提高了实验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能力,使学生产生的创新火苗得以燃烧和发展,养成创造型人才的思维品质。

三、实验后解答疑难,培养创新能力

如在进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教学时,涉及到“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淀粉的检测”的实验,有的学生把碘酒滴在干淀粉上,结果呈现黑色;有的同学把碘液滴在稀淀粉液里,发现呈现了紫红色;而有的同学把碘液直接滴在蛋糕上,结果呈现蓝黑色。对比以后,他们就提出了一个新问题:为什么淀粉遇碘会呈现不同的颜色?问题提出来了,怎么解决?我认为老师一定要慎重处理学生的问题,以达到升华学生兴趣的目的。教师应该不怕麻烦,向学生提供进一步探究的渠道。教师应鼓励学生针对实验结果出现的问题,想一想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是否有改进的方法,并且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要耐心细致地帮助分析解答,不要指责学生操作方法上的差异,以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课外拓展延伸,开拓创新空间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生物新教材虽然增加了大量的实验,但同理论部分相比,所占总课时还是偏少。另外,分散的实验课时破坏了某些实验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也一定程度上削弱和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流畅性以及创新的机会。所以开展课外活动、扩展实践和创新的空间势在必行。可以积极开展校外、课外观察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野外、田间去接触实际、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以扩大视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书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