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化后进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如何转化后进生

李祥伟

山东泗水县大黄沟中心学校李祥伟

一、情感教育——给后进生以关爱

热爱学生,不歧视每一名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和精髓。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唤,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去赢得学生的爱和尊重,才能共建师生感情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真挚无私的爱,体现在敬业、奉献、爱生的精神上。教师要以情感为本,把爱心和微笑带入课堂,留给学生,切忌板着面孔上课,要把学生当知心人,做到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耐心细致地做到厚爱学生,尊重其人格,不贬低学生。使后进生在爱中受到情感熏陶,自觉接受教育,主动改正不良习惯。

二、教师应从潜移默化中感染后进生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作为教育者不能正其身,如何去正人呢?教师只有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才能确立在教育中的地位,身教能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使后进生受到感染,使他们自觉地形成遵守校纪、班规、热爱学习的好作风。

三、多开展一些智力活动,促进后进生的智力发展

目前,大多数后进生主要是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贪玩好耍等造成的,也有少数后进生是由于智力低下造成的。对于前部分后进生,我们可以利用上课、课外活动、郊游等时间对他们开展谈理想、树立人生观、端正学习态度等专题活动。对于后进生,他们学习比较费力、费时,掌握知识也难于进行学习的迁移,那么我们也可以利用上课、课外活动、节假日等时间,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定向性智力活动、规则性智力活动和习惯性智力活动等训练,以提高这部分后进生的智力水平。例如:结合教学,引导后进生学习如何观察事物、如何进行记忆、想象,如何分析问题等方法,来促进后进生的智力发展,达到教会他们如何学习的目的。

四、尊重、表扬和激励后进生

大多数后进生普遍存在的弱点是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行为和情绪反复性强。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加以鼓励和表扬,使他们从自己的成功里发现自己,树立信心。切不可讽刺、挖苦甚至粗暴指责。处理问题要抓住时机,不要问题过了很久才处理,否则会使后进生的上进心受挫折。后进生与其他人一样,有自尊心,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允许他们有失误、反复,使之真正享受着被尊重的欣慰,确信自己在老师、同学心目中是“人”,在成功大厦的建设中是“料”。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真、善、美,而且还要发动后进生去寻找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以唤起他们的自尊、自信,帮助后进生扬起前进的风帆。

五、发挥班集体作用,开展帮带活动

班主任对在心智、行为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后进生”,应当建立档案卡、家长责任卡,并利用班集体的凝集力,倡导全班同学都来关心“后进生”,帮助“后进生”。根据“后进生”的各种症状,把他们分组归类,每一个阶段确定一组重点转化对象,并制定出相应的转化方案,同时从班内挑选表现良好的同学进行帮扶,由此形成互帮互学、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从而产生较大的动力,不仅能感染、激励学生,而且还能约束“后进生”,使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优良的学习品质,努力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六、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转化后进生

学生和家长朝夕相处,学生的品行,成绩的好坏和家长有着直接关系。同后进生的家长保持联系尤其重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及时把差生的进步和成绩给予肯定、表扬,教育家长改正对后进生的粗暴教育,消除父母与子女的紧张关系。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班会等时间请一些社会上的名人给后进生上一些道德课、法制课、理想教育课等,以便他们能树立信心,改掉坏习惯,发奋学习。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持久、艰辛的工作,只要每位教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倾注爱心,必定能点亮后进生心中的“绿灯”,使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奋勇直前,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