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学生质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鼓励学生质疑

张步强

四川广元市五权中学张步强

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是一切创造活动的起点,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我们的课堂教学,其最终的目的不也是为了“授人以渔”吗?因此,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之一。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我想作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宽松的氛围,营造质疑的环境

我们的学生很少有对所学的内容向老师质疑的。难道他们真的没有疑问吗?我想肯定不是,茫茫书海,知识无穷,怎会无疑可问呢?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成绩差的甚至一般的同学不知问什么,成绩好的对语文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是认为,已经学会,没啥可问,还有的根本不敢问。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此不能质疑,何谈促使其更好的发展呢?中国历来讲究师道尊严,教师享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即使有“疑”,可能也被吓到九霄云外去了。而“学起于思”,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勤于思考的表现。因此,要引导学生质疑,创设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亲切的微笑迎接每一个提问,以宽厚的胸怀容纳每一个问题,如此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疑的环境”为每一个敢问不会问,会问不敢问的同学解除了后顾之忧。因此,我努力在教学中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大胆探索。对此,在课堂上,我常用商量的口吻和激励的语言,以激励学生去探索和创造。

二、扩大质疑的空间,培养质疑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特殊的价值。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做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判。如讲授《孔乙己》时,一开始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一下子难以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兴趣盎然地深究其名?寻找名字来源。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势利导地让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也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激疑激趣的疑问,会诱发学生研究的欲望,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当然,要上好一节语文课,要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宋代哲学家张载说:“如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一个善学的人,疑将贯穿其学习的全过程,而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不能使学生将其“疑”提出并加以解决,长久下去,学生质疑的兴趣会大大降低。那怎样保持学生质疑的兴趣呢?必须扩大质疑的空间。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质疑,课外也可以质疑,不仅可以对老师质疑,学生家长亲朋好友都可成为质疑的对象,不仅可以对语文所学内容质疑,而且可以对相关知识、相关学科质疑。扩大质疑空间,可以引发学习探索的内驱力,培养质疑的兴趣和能力。

三、指导质疑的方法,提高质疑的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工具”,学习方法是学生的“工具”,只有这两种“工具”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整体作用,对学生来讲,学习方法作为“工具”,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系统,才会形成学习能力。学生在质疑时,往往不知如何质疑,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质疑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质疑,形成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循循诱导,点拨促思

要想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就要要求学生读课文。首先,在泛读的基础上,循循诱导让学生抓住质疑的关键点:文眼、字眼、特殊含义的词句、修辞手法、文章的主要内容、材料的选择、作品的构思、主题等。此点拨促思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迅速深入课文,体验到质疑成功的快乐。其次,让学生抓住疑难点质疑。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学生面对一篇阅读材料,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接受的信息总有不想适应的地方,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他们的疑难点,在读中解疑,这样顺藤摸瓜,对文章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2.反复精读,悟出道理

教师在提出阅读能力的训练要求后,让学生反复精读课文,不断地对获取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悟出某个道理,并通过说或写表现出来。另外,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要有设计质疑这一环节,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不提问题不读书,把自己一些想法及疑问写在预习本上。有意识让学生去找疑。如教材中的《山的那边》是一首抒情诗,它饱含着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意象壮阔,意蕴丰富。适合反复读,不仅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感情,悟出哲理,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教师要求学生:各自放声读,读准字音。四人小组对读,读出韵味。在此基础上,每人就自己的感悟,提出三个问题。这些问题可自己解答,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寻求老师及同学的帮助。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山”和“海”在诗中蕴含了怎样的哲理?为什么“海”的梦对我有如此的诱惑?作者所说的全新的世界你认为是什么样子的?诗人为什么能做到失望而不绝望?……在熟读领会全诗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诗的内容创造性的扩写作文。扩写前可让学生讨论作文的题目以开阔思维。

3.想象训练,提高能力

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在思维能力训练方面,注重了写实实在在的人和事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还应把想象力与发散思维相结合。如,我们可就课文来拓展思维点,让学生想象出课文情节中没有的情况。例,七年级上册的课文《落难的王子》,就可补充材料说明他多愁善感的性格、突遭厄运时的心理及行动、在磨难中表现的非凡勇气、大彻大悟后的豁达等。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我们可试着更换结局来拓展思维。让学生做出种种可能的设想,为故事设计一个新的结局。如:杰利找到的是“我”的母亲……杰利没有找到我的任何亲人……杰利在途中劝说伙伴们一起回来帮助“我”……杰利被伙伴们恶作剧地拉走,不允许他去报告“我”的家人,也不允许他独自来帮助“我”……这种改变课文内容的的训练,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最大限度地张扬学生的思维个性,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

4.疏导释疑,求异创新

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与态度。它决定人们愿不愿意创新、敢不敢创新的欲望与倾向性,是创新能力品质的基础和动力。初中语文教材已为我们提供了创新的条件。因为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如有写顽强生命力的“紫藤萝瀑布”,有写让人心生敬意的“行道树”,还有写物候现象的“大自然语言”……。所有课文记叙的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创造精神。《社戏》中对往事的回忆,对难忘生活的体验,《月亮上的足迹》中,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壮举。以上种种的创新,无疑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强烈的震撼。引导学生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在释疑的过程中,教师切不可包办代替,同时在释疑中,不要统一为一个答案,要鼓励、提倡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团结协作,尽显潜能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时代的到来,导致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合作共事,能否准确、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领悟、概括和吸收他人的意见、建议等。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团结协作、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不容忽视的方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可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一是注重信息的多向互动式交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可针对教学的重点、关键处和学生的疑难点,采用多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互相探讨、议论交流。二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情感交流和相互启发,甚至辩论,从多方面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群体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三是注意在合作学习时,探究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面临的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才有利于让学生不同的思路尽可能出现,并进行碰撞,同时又在观察、比较、归纳、概括中相互接纳,既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又尽显了他们的学习潜能。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今天,实施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能力,最大限度的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无疑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孜孜不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