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及其伪品鉴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补骨脂及其伪品鉴别

范胜莲王纯玉李天敏

范胜莲王纯玉李天敏(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四川攀枝花617000)

【中图分类号】R2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9-0178-01

【摘要】鉴别补骨脂及其伪品的性状特征。

【关键词】补骨脂伪品鉴别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oraleacorylifoliaL.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暖脾止泻、纳气平喘之效。在工作中常发现有掺伪或纯伪品现象,现将其性状鉴别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补骨脂的性状鉴别

本品呈肾形,略扁,长0.3-0.5cm,宽0.2-0.4cm,厚约0.15cm;果皮黑色、黑褐色或灰褐色,具细微网状皱纹;顶端圆钝,有一小突起,凹侧有果梗痕,质硬,果皮薄,与种皮不易分离。种子一枚,子叶二,黄白色,有油性,气香,味辛辣苦[1][2][3][4]。补骨脂以粒大、饱满、色黑者为佳。

2伪品补骨脂的性状鉴别

2.1白曼佗罗子

白曼佗罗子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Daturastramoniuml.的干燥成熟种子。本品呈肾形,稍扁平。长0.33-0.4cm,宽0.26-0.32cm,厚0.15-0.18cm。表面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不规则隆起,具细密的点状小凹坑,背侧呈弓形隆起,腹侧的下方具一楔形种脐,中间为一裂口状种孔,胚乳白色,胚曲折,具油性。气微、味辛而特异[4][5]。

2.2毛曼佗罗子

毛曼佗罗子为茄科植物毛曼陀罗DaturainnoxiaMill的干燥种子。本品略呈扁肾形,长约0.5cm,宽约0.35cm,厚约0.15cm。表面黄棕色,具细微的网状纹理,边缘有明显不规则的弯曲沟纹,背侧呈弓形隆起,腹侧具黑色的种柄,种脐呈深缝状。胚乳白色,胚曲折,略显油性。

2.3苘麻子

苘麻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AbutilontheophrastillMedic.的干燥成熟种子。本品呈三角状肾形,长0.5-0.6cm,宽0.25-0.45cm,厚0.1-0.2cm。表面灰黑色或暗褐色,有白色稀疏绒毛,凹陷处有类椭圆状种脐,淡棕色,四周有放射状细纹。种皮坚硬,子叶2,重叠折曲,富油性;气微味淡[4]。

2.4木蝴蝶

木蝴蝶为紫威科植物木蝴蝶Oroxylumindicum(L.)vent.的干燥成熟种子。本品为蝶形薄片,除基部外三面延长成宽大菲薄的翅,长5-8cm,宽3.5-4.5cm,表面浅黄白色,半透明,有绢样光泽,上有放射状纹理,边缘多破裂。体轻,剥去种皮,可见一层薄膜状的胚乳紧裹于子叶之外。子叶2,蝶形,黄绿色或黄色,长径1-1.5cm。气微,味苦[1]。

虽然补骨脂与前三种混伪品性状相似,但仔细鉴别,定能区分;至于第四种木蝴蝶其性状差别很大,也很好区分;主在名称上混淆多。木蝴蝶又名破故纸,千张纸,常有人与补骨脂(因又名破固子,补骨子等。)混淆而用错;其功效为清热利咽、疏肝和胃,与补骨脂有天壤之别,应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74.

[2]康廷国主编,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341.

[3]邬家林,荣贤碧主编,药材学[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88:111.

[4]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编著,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3[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10,109,118.

[5]彭艳,李百华,王俊平编著,中药新伪品鉴别[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