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孙长峰

孙长峰(内蒙古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028000)

【摘要】消化系统疾病除了可出现消化系统的相关症状外,还常会伴有其他系统或全身性症状,有些患者的其他系统症状甚至比消化系统症状还要突出。因此,认真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综合,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结果。

【关键词】消化疾病并发症分析诊断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229-02

1消化系统疾病概述

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发生在口腔、唾液腺、食管、胃、肠、肝、胆、腺、腹膜及网膜等脏器的疾病。临床上将口腔及唾液腺疾病列为口腔科疾病,其余多为内、外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及多发病,其总发病率占人口的30%。在世界范围内,因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4%。

2消化系统疾病的体征

全面系统而重点深入的查体极为重要,首先应注意患者的一般情况,有无黄疸及蜘蛛痣,锁骨上淋巴结是否肿大,胸腹壁有无静脉曲张及血流方向,心、肺有无异常。腹部检查更应深入细致,腹部有无膨隆、蠕动波、移动性浊音、压痛、反跳痛、腹肌强直、震水音、肠鸣音;如发现肿块则应了解其部位、深浅、大小、形状、硬度、表面情况,有无移动性、压痛、搏动等[1]。

3消化系统疾病的分类[2]

3.1炎症性疾病

指原因不明的一些炎症,如慢性胃炎。局限性肠炎也称克罗恩氏病,病变多在小肠末端。溃疡性结肠炎自直肠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多形成溃疡,长期慢性腹泻可使患者衰弱无力,服药无效时只能以手术切除结肠。该病以欧美各国比较多见。

3.2先天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

本系统的先天性疾病多属畸形,即各脏器的粗细、数目、形态及位置的异常。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如小肠息肉合并皮肤黏膜色素斑(黑斑息肉综合征)、组织异位(如胃黏膜发生在肠黏膜,胰腺组织发生在胃黏膜上),这些疾病多数不影响身体健康,但少数(如锁肛)也要进行手术治疗。

3.3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及含有异位胃粘膜的美克尔(MECKEL)憩室。这些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近年研究发现溃疡的形成与幽门螺旋桿菌(HP)的存在有关。

3.4传染病

最常见的消化系统传染性疾病是细菌性痢疾和胃肠炎,夏季尤为多见。其次是病毒引起的肠炎,因为病毒难以查出,所以确诊比较困难。肝炎也是病毒传染引起的,有甲、乙、丙、丁及戊型,目前认为以乙型最多。消化道寄生虫病也占很大比重,如蛔虫、蛲虫、钩虫、鞭毛虫、绦虫、姜片虫、线虫、阿米巴、吸虫等引起的疾病,以蛔虫病、蛲虫病最多见。

3.5结石病

消化管内结石较少见,偶尔可见胃结石,多因吃柿子或黑枣引起,有因吃甘薯及香蕉引起。胆总管、胆囊甚至肝内胆管结石最为常见。

3.6肿瘤

消化系统各个部位均可发生肿瘤,其可分为两类:(1)良性肿瘤,如纤维瘤、脂肪瘤、肌瘤、良性息肉等。除息肉在肠中多见外,其他均属少见。(2)恶性肿瘤,如癌、肉瘤及恶性淋巴瘤,其中,以癌最为多见。与良性肿瘤相反,其与正常组织之间无明显界限,无包膜,可以转移到附近或全身各组织,常见于食管和胃。中国大肠癌的发病率比欧、美国家低,无明显的地区性。

3.7消化道功能异常性疾病

消化道各部分的组织(如肌肉、黏膜等)并无损伤,但其功能不正常。食管发生痉挛时,患者感到胸骨后剧痛,同时有咽下困难。胃痉挛时可以反复呕吐或厌食。

3.8其他系统疾病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①结缔组织病②各种脏器引起的并发症。例如心力衰竭引起,消化道瘀血,肾功能衰竭引起胃黏膜充血,③血友病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胃肠道出血。

4小结与展望

消化系疾病与全身性疾病关系密切。消化系疾病可有消化道外其它系统或全身表现,甚至在某个时期内会掩盖本系统的基本症状,另一方面全身疾病常以消化系症状为其主要表现或者消化道病变仅是全身疾病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消化专业医师必须具备坚实的一般临床基础。着眼于病人的整体,进行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诊治。

参考文献

[1]赵平.浅谈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及诊治方法[J].求医问药,2012,10(10):2-3.

[2]江米足.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5):332.